全部都是困难。投资的时候找不到资金,拍摄之后面对审查,审查之后就是市场。再优秀的导演都要面对,你看像贾樟柯,可能也就是吸引资金的那一步容易一点。这是现在中国的整个电影环境。
——李玉 (《苹果》的导演)
文/ 老晃
2007年,对绝大多数中国导演来讲,合理控制成本和追求个性风格这对天然矛盾,依然是阻碍他们事业发展的死穴。预算永远不够,票房永远低于期待,没有任何渠道获得额外经济补偿的那些年轻导演们,注定要继续在生死线上徘徊挣扎。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舆论和民声,也仍旧保持着隔岸观火的标准姿态,将市场化和国家化的悖论同时压在天平两侧,并坐等奇迹出现。2006年的《疯狂的石头》并没有带来投资环境的根本性变化,虽然它确实是低成本电影获利的一种可能性参照,随后蜂拥而至的效仿者也大都不遗余力,但"疯狂"黑马电影遍地开花的热闹场面却并没有如期出现,多数低成本电影的实践者仍然在朝不同的方向摸着石头过河,或者搬起石头砸自己和别人的脚,至于那些背景深厚的大制作,则纷纷以各自的华丽之姿向着不可思议的深渊和漩涡跌落……
政治正确是永不破碎的坚冰,在此前提之下,"昆汀模式"难以成为突破的捷径,性和暴力这对现代电影的迷人利器仍然受到最严厉的制约,不过,在种种严峻现实之下,2007年毕竟诞生了几部"前所未有"的新颖作品:《铁三角》的肆意妄为堪称惊艳,《太阳》则在一片唏嘘中再度冉冉升起,《集结号》在冯小刚导演漫长的世俗履历中绝非庸俗一笔,而李安的《色,戒》,虽然在黄纪苏等人借题发挥的长篇檄文中被扣上历史罪人的骇人高帽,却也毫不保留地向着电影尺度的漏洞发起挑战;此外的惊喜还有政治图典式的《投名状》,不知道监制黄建新在这部影片创作中分量几何,但我分明看到《背靠背,脸对脸》里的那个对政治斗争理解透彻的黄建新,陈可辛出面勾画的所谓兄弟情,不过是影片挡在幕前的一面幌子。至于那些在历史的枕边被迫无声滑落的低成本电影,尽管每一部在现实中的遭遇都像是一出经典的黑色悲剧,但毕竟也出现了像《十三棵泡桐》、《图雅的婚事》、《颐和园》、《盲山》、《苹果》、《光荣的愤怒》这样既保持着中国电影现实主义传统,又凝聚着当代中国冷静、警醒意识的反省之作。在这个以奥运、股票、房地产和个人置业为话语核心的疯狂年代,2007年注定是草率平淡的一年,但却绝非敷衍塞责的一年,一切劫数与变故,似乎都在预见着那个即将扑到我们眼前的未来。
一、阉版、零宣传和禁止上映
春天,吕乐导演的《十三棵泡桐》在最后关头因教育部的意外干预推迟上映,直到不久前才以音像制品的形式凄惶上市,不但原本可能达到的社会影响完全烟消云散,正版DVD寒酸的影像品质更让这部先锋电影的光彩大打折扣,不能说不是一大憾事。在这部刀子般的作品中,吕乐第一次将矛头直指中国当代教育,刀锋划过表皮,割裂皮肉,却并未继续用力挫其筋骨,可以说批判已经有所保留,但仍难逃被临时从宴席上撤换下来的命运。如果说政策的意外插手是导致《十三棵泡桐》出局的主要原因,那么,有着柏林电影节金熊奖皇袍加身的《图雅的婚事》,虽然如期踏入院线之门,最后却也票房惨淡就有些令人费解。但这其实也不希奇,中国缺少像美国的米拉迈克斯那样不遗余力(并卓有成效)发掘艺术电影掘金潜能的电影发行公司,《图雅的婚事》在宣传推广上的投入几乎为零,对一部名副其实的大奖影片,此种待遇实在荒唐。没有人把赚这笔小钱太当回事儿,另一个客观现实是,《图雅》在商业上缺少卖点,而中国市场从来没有提供给公众消费艺术电影的良好环境,质量上乘和票房基本难成正比。处境类似的低成本电影,还有下半年上映的表现农村现实的黑色喜剧《光荣的愤怒》,该片以悄无声息地低调从院线滑进滑出,和《图雅》的倒霉劲儿如出一辙。这部导演曹保平在2006年就已拍摄完成的电影,在审查和入市两个重要环节上都遭遇围追堵截,影片为最终上映付出的代价,就是在绝无任何宣传的前提下,毫无悬念地放弃票房。
本年度比"零宣传"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所谓"洁版"的频繁出现,民间对此的戏谑说法是阉割,搅动国民不安心态的《色,戒》当属个中翘楚。不过,从最初的30分钟到最后的12分钟,代表"公众利益"的剪刀手们也还算手下留情,好在公众期待的底线还有盗版作后备。其实,针对过境影片的删节,通过这几年的不断强化训练,观众已基本可以忍受(不忍又能怎么着呢),况且《色,戒》亦属"必须分级"的罕见个案,以此衡量,本年度真正称得上删节过度的电影只有那部徐克、林岭东、杜琪峰合作的《铁三角》。《铁三角》第二部分被剪地相当潦草,完全不顾因果逻辑,该部分的导演林岭东却因此背了黑锅,受着千万影迷的痛骂、诟病,实在冤枉。
无论肢解、阉割、放逐,即使受尽千般委屈,获准上映的影片相比那些被"禁止上映"的电影,总算拥有合法身份。政策并非完全不懂通融,最近几年真正"禁止上映"的国产电影其实屈指可数,多数是所谓"无限延期"——只是死刑、死缓和无期徒刑,毕竟悬殊有别——比如李玉导演的《苹果》,经过长达一年的斡旋谈判,修改了又修改(情节删节共有51处之多),终于可以重见天日。但彭浩翔的《出埃及记》就没有这样的好运,它的的确确是因为"我们国家没有这种组织(片中虚构的女人谋杀男人的组织)"这个令人百思不得其解的理由,被断然枪毙的。娄烨的《颐和园》也不是拿来陪绑的,因为它死的更早,据传说,该片在性爱场景的程度和密度上不亚于《色,戒》,但我们现在不能公开谈论它。娄烨这次,相当于被主流遥远流放,他代表了另一种可贵的坚持,虽然这种坚持被普遍认为是值得肯定却不必效仿的——在任何时代,"修改后发表"都不是专属于中国电影的特殊语境,一部电影想上市赚钱首先必须接受行业"游戏规则"的改造,这里的"游戏规则"包括商业规律、道德底线、国家政策和商业利益权衡等很多方面,复杂地如同世界本身。
二、苹果削掉的不是皮,是肉
不合时宜、粉饰涂抹的旋律小片往往令人大倒胃口,但那些真正富有诚意且质量上乘的低成本电影也屡遭市场和政策的双重排挤,就难免令人焦虑不安。它们或被有意忽视或被暗地阉割的现实,不仅挫败创作者的激情,也常常加深了观众对"看不见的影像"的层层误解,这误解有时表现为它们被吹捧地过了火,有时则是被挖苦过了头。我非常同意某位高人的这一见解,"艺术的成功才是真正的成功",但这个判断可能回避了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艺术的成功如果缺少商业成功的庇护,至少在它出现的那个时代,其成功是要打折的,甚至要打上一个问号。
相比《图雅的婚事》获得的追加荣誉,《十三棵泡桐》和《光荣的愤怒》这类低成本电影不但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补偿,还被冷酷地人为放逐,这既不公平也不正常。在几乎所有主流媒体,关于《十三棵泡桐》的评介都非常罕见,关于纪录片《高三》和《请为我投票》的讨论就更少,也许教育问题不如"华南虎"和"纸包子"更有趣更值得纠缠?《光荣的愤怒》涉及中国农村的基层建设问题,话题本身讳莫如深,它比教育更尖锐、更触及根本,因此也更不便于展开深入讨论。另一部涉及农村问题的《盲山》,则被认为是导演李杨富有诚意的失败之作,但反映城市生存状态的女导演李玉的新作《苹果》,却显然是她目前最好的作品,我个人毫不掩饰将其视为2007年华语电影最有价值作品的"极端"看法。
有人认为"影片的剧情是对时代的侮辱性描写",我不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仅仅是个智商问题,对一部严肃的现实主义作品作出如此严重的判决,其所代表的价值观令人不安。这是一部让人内心翻江倒海的电影,它并未侮辱这个时代,相反,它以令人钦佩的勇气和叙事手法,深刻见证着这个时代。有一天,我相信当我们都已经死了,它一定还活着。当然它并非完美之作,比如影片对女主角刘苹果的处理就缺少必要的深思熟虑,在她身上,似乎还缺少令人震动的个人觉醒,这实际上也是影片没有造就足够悲剧感的关键所在。也许。但毕竟很少有作品敢于如此写实、坦白地反映当代中国城市的冲突问题,这足以令我感到内心震动;很少有作品如此有力度地去表现这个时代的道德崩塌和价值迷失;很少有作品深刻地、戏剧化地表现贫富差距拉大带来的情感撕裂(相比之下,《好奇害死猫》就像是一个自欺欺人的童话)。梁家辉这个角色没有使中国富人被主观地妖魔化,有钱人严格遵守着游戏规则(不是因为他们比穷人更高尚,而是因为那么做对他们更有利),相反,容易价值失衡、铤而走险的倒是那些处于劣势的穷人。这难道不是现实?但,又是谁一手造就了这个现实?
三、吹响集结号,纳下投名状
相比那些步履艰难、随时随地面临当头棒喝的小片,2007年,中国式大片的生存环境也并没有获得任何根本改善,张艺谋离席而去,让公众对久违的姜文更加期待,但这位被寄予厚望的导演却让所有人的希望落空。短暂的错愕之后,是不得要领的辩护和一轮轮暴民式的攻诘。这是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特色?也许,也许中国向来就是如此。
把电影拍成梦和把梦拍成电影,貌似一码事,其实相去甚远,电影和梦幻天然相通,费里尼的《八部半》就把电影拍成了梦,但梦和电影之间咫尺天涯。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企图把自己的梦翻译成电影,这种创作方式"前所未有",非常刺激,但相当冒险,这冒险带来的结果,就是作为成品的《太阳》优势和缺陷都极醒目——技术上无懈可击,叙述上极端个人,整体像一幅气势恢宏、色彩饱满的表现主义绘画,结构错落,情感深沉,但故事本身不能引起集体性共鸣。然而即便是一部"毁誉参半"的作品,《太阳》依然堪称迷人,它用饱满、朴拙和瑰丽的梦幻视觉证实了"梦乡"存在,那里超乎想象的东西饱满而纯粹,那个世界让人有想扑进去看个究竟的冲动。这电影就像是一本长篇魔幻现实主义小说的头两章,但就像用来打断美梦的铃声总是来的太早一样,波涛汹涌的舆论过早终结了捕梦者姜文的叙述,让他从一个急于说话的人,变成了一个开始学习沉默的人。
相比姜文,李安是个一向懂得沉默并善于利用沉默的导演,但《色,戒》表明,他也许更懂得如何在沉默中的爆发。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整个华语世界都在为一部《黄金甲》争得面红耳赤,而今年,看过《色,戒》的人都在议论汤唯(因为看不到这个女孩和梁朝伟做爱的镜头,很多人甚为光火)。与其探讨永恒的暴政,不如讨论女人的裸体,这迷乱中的前行相当来之不易,黄纪苏的檄文貌似狂飙谬误,实如一道闪电,照出各人的犬儒与狰狞。《色,戒》再次证实,电影并非单纯的世俗娱乐,它能给面无表情的时代注入情绪,能让每一个日常生活,成为全民参与的盛大节日。相比《色,戒》的克制与压抑,《集结号》局部的血腥令人惊愕,但整体的历史反刍却令人欣喜,对于一篇必须在政治正确的前提下书写的追问(质问)文章,编剧刘恒、导演冯小刚已经绞尽脑汁,他们如果全无羁绊,决不会这样委婉地处理故事的后半部(抱歉,后半部实在比较泄气)。现在的《集结号》,我相信已经是他们能够做到的最好经营。
再说《投名状》。《投名状》并非一部探讨复杂人性的电影——虽然复杂人性是使这部电影得以实现的根基,兄弟情是它的叙事表皮——在艰深的政治诉求之下,它实际上也牺牲了部分的人物合理性,比如姜武阳富有层次但略显单调的单纯,特别是他最后企图用杀嫂来阻止兄弟反目的荒唐举动,比如赵二虎至死未能看透"大哥"本质的仁厚和忠诚,三兄弟中只有一人始终逻辑严密,那就是李连杰扮演的庞青云,因为只有这个人物,这个一步步主动倒向黑暗面的核心人物,才最有效地击中了权力的要害:最危险的谎言总是堂而皇之,先将人征服,方加以利用——暴力革命的队伍总是在被洗脑后才踏上不归的征途,而征途本身则是最有效的洗脑,这并非新闻,同样的故事曾发生在历史更迭的任何时代,比如中世纪欧洲的圣战骑士和异教徒之间……当然也曾发生在中国,如果你的记性还没有那么坏的话。
虽然《投名状》可以被看作一个普遍适用的经典文本,但它更主要地还是投射出自由派对近代历史程序的深刻反思,而这种反思是带有几分剑拔弩张的,它决不同于《集结号》提出问题后又迅速自我瓦解的妥协态度,它提出一个更为尖锐的问题,却并不急于得到回答,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答案早在每个人心里集结,根本无须反复证明。
四、关于批评的批评
擅长非难和鄙视的社会,总是会把怨恨的脏水泼到那些手足无措的导演和作品身上,从来也不手软,但那些斩钉截铁的批评却总是带有可疑的想象成分,一半以上的"观后感"其实只想借题发挥。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人都可能对参与评论兴致勃勃,最终大家成功地将批判一部热门电影演变成为一口全民大涮锅,每个人都不断地扔东西进去,然后又不断捞走所需,结果电影本身沦为无用的药渣。但奇怪的是,在这种"繁荣"之下讨论却并未变得更多元,相反,绝对化倾向总是将人们对一部电影的看法从这个极端引向另一个极端。在疯狂捍卫自己观点的过程中,人性之花绽放了,有时愤怒便趁机取代温和,狂妄就势淹没了理性,反正任何一种观点都无法得到仲裁,人们在恼怒之后学会了用默认自己的胜利来维护自尊。虽然我不认为这就是书上所说的言论自由,但我依然要珍视这样的自由,因为,胡说八道的含混比万众一心的沉默更有价值?!
美国诗人弗罗斯特曾说过一句精辟的格言,对于某些总是默许自己频频发飚的"评论家们"来说,这也许是个非常好的提醒:"我年轻时不敢太激进,免得年老时变得太保守。"
对于评论界含糊其辞的评判标准问题,可能还有这样一种更理论化的解释:"由于知识背景和社会利益的分化,活跃在各阶层的评论者们几乎在任何问题上都无法达成共识,从而形成了各种形式的激烈讨论……随后热力丧失,争论平息,但这并不意味着问题的解决,反而预示着这个问题的无法解决……虽然分化是个成熟的思想市场标志之一,多元社会也以此为基础,但多元并不等于离散,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因离散而走向的极端。"(引自并篡改自许纪霖《启蒙的自我瓦解》导言)。
当好莱坞以复杂的审判者和被审判者的双重姿态,走到了《谍影重重3》和《死亡证据》(或《老无所依》和《血色将至》)这种电影美学的双向极致,走到了《一望无际》或《狮入羊口》这种能真正使用一部电影和政府阴谋论公开对话,并迫使媒体和民众也一起反思国家命运和处境的时候,大多数的中国电影还依然在烂泥路上踉跄着奔赴市场化的热闹集市,但你无法否认,有一股粘稠到任何力量都难简单化解的痛惜和批判之力,正在从时代与历史的双重伤口中用力涌出,这就是我们的2007年,和2006年一样尴尬,和2008年一样缺少悬念,但你最好不要说我只感到绝望,因为,这是一份不失望的备忘录。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