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13日星期二

离婚,知命之年的选择?

现年51岁的道恩(Dawn)家住威斯康辛州,她和前夫蒂姆(Tim)结婚二十年,育有三个女儿。多年来,两人一直将他们之间在理财、子女教育和宗教等方面的种种分歧掩藏起来。然而,2009年,当他们最小的女儿也从高中毕业后,所有被遮掩起来的分歧突然在一夜之间都冒了出来。道恩说,"我是个律师助理,为了职业发展,我曾回学校进修过。而他的工作在走下坡路,因此他每天基本上只是和他那些朋友混在一起。我们无话可说,即便是说话,也都是在拌嘴吵架。"

这么多年来他们勉强在一起都是为了孩子,而今没有什么事情再值得牵挂了。她说,"他对我十分冷漠,我对于我所信奉的宗教十分虔诚,而他却从来不和我一起去教堂。我意识到,在这份婚姻里我是孤独一个人,如果和一个价值观和兴趣都同我更相近的人在一起,我会更幸福。"因此她提出了离婚,抓住这个时机抽身离开了。

在新一代的空巢家庭中,离婚现象正变得越来越普遍。根据博林格林州立大学(Bowling Green State University)的社会学家苏珊•布朗(Susan Brown)和林一芬(I-Fen Lin)的最新研究结果,过去20年间,在年龄达到或者超过50岁的人群中,离婚率增加了一倍。今年4月份布朗教授将在俄亥俄州立大学(Ohio State University)宣读她们这份题为《灰发者的离婚革命》(The Gray Divorce Revolution)的学术论文。论文中引用的数据来自美国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负责完成的两份调查报告:《1990年美国重要统计数据报告》(1990 U.S. Vital Statistics Report)和《2009年美国社区调查报告》(2009 American Community Survey)。美国人口普查局在调查中询问了所有接受调查者在过去12个月中是否离过婚。

据布朗教授介绍,尽管整体离婚率在上世纪80年代达到峰值后有所下降,但"灰发人群的离婚率"却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1990年,只有十分之一的离婚者到了知命之年,或者年逾50,至2009年,这个比例大致到了四分之一。2009年,有超过60万名年龄达到或者超过50岁的人离了婚。

此外,美国退休人员协会(AARP)在2004年进行的一项范围覆盖全国的调查显示,女性是大多数这类离婚事件中的主动方。在离婚者年龄在40岁到69岁的离婚案例中,由女性提出离婚的比例为66%。而对于那些头发灰白的离婚者来说,欺骗似乎不是主要的原因。退休人员协会的这项调查还显示,27%的离婚者将不忠诚列入提出离婚的三大理由之一,这个比例和大众人群差别不大。

那么在婴儿潮中出生长大的这一代人到底出什么问题了?难道他们是在子女独立成人后,终于开始寻求自己人生的探险旅程了吗?或者是女性终于开始针对《女性的奥秘》(The Feminine Mystique)一书中描述的那种默默无闻的人生状态展开反抗了吗?

这一趋势无法用任何一个简单的理由来解释。不过这至少部分上与在婴儿潮中出生的这代人的婚姻状况有关──他们是以自我实现为核心目标而走入婚姻的第一代人。当他们环顾着自己空荡荡的家,设想着未来还有几十年的健康人生,他们便会越发下定决心:既然自己为人父母的责任已尽,现在是走出去的时候了。随着婴儿潮一代步入老龄,他们做出的这些决定不仅正改变着美国老龄人口的面貌,而且也让"我们将相濡以沫直至死亡将我们分开"这句传统的结婚誓言变得言不由衷。

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Wharton School of th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研究婚姻和离婚现象的商业和公共政策助理教授贝特西•史蒂文森(Betsey Stevenson)说,"一些而今以离婚的方式告终的婚姻若发生在之前几代人身上,则可能会以死亡作为婚姻的终点。"在以前,许多人根本活不到婚姻进入四十年之痒的那一天。史蒂文森说,"既然人都死了当然就不能离婚了。"

不过这并非全部原因,别忘了晚年离婚数量增加最多的人群大多是在50岁到64岁之间。婴儿潮这一代人过去改变了美国人对于婚姻的观念,而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已种下了令他们自己感到不快的种子。

大多数社会学家认为,婴儿潮出生的这代人步入婚姻时抱有与之前几代人迥然不同的期望。上文提及的灰发婚姻论文的作者布朗教授说,"在上世纪70年代,人们第一次把婚姻的重点放在需要让个人感到幸福之上,而不是关注个人在婚姻中能够如何完成自己的角色。"

布朗教授认为,在上个世纪里,美国人对于婚姻的看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所谓"正统化"阶段,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数十年,那时候的婚姻基本上被视为是经济上的联姻。

之后到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进入"伴侣式"的阶段,那时候的成功婚姻是指那些结婚的伴侣们能够很好地完成各自角色的婚姻。丈夫成功与否取决于他作为家庭经济支柱的能力大小,妻子好与不好则取决于她处理家务以及相夫教子水平的高低。

到70年代,婴儿潮一代发起了被布朗教授称作"个性化"的阶段,那时候人们的关注重点在于个人的需求是否得到了满足。"个性化婚姻更加以自我为中心……在上世纪70年代之前,没有人会想在自己与好妻子好母亲形象之间划清界限。"

对于"自我一代"来说,这没什么奇怪的。不过如今的老龄离婚现象中包含了一个这代人普遍存在的问题:对于很多婴儿潮一代来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婚姻破裂。在年逾50的离婚者中,有53%的人之前至少有过一次离婚史。

实际上,布朗教授所说的这种更为"复杂的婚姻史"似乎是导致老龄离婚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之前曾有过离婚史,会导致那些年龄在50岁到64岁之间的人再次离婚的可能性增加一倍。对于年龄在65岁或者更高的人来说,这种可能性则是不曾离过婚人群的四倍。

对于那些过去在履行婚姻承诺时就遇到过麻烦的那些婴儿潮一代来说,自己的家庭突然进入空巢阶段似乎会引发他们对于死亡的思考,他们还可能会突然感到,自我价值有可能将永远无法实现了。

《就此离开:晚年离婚和新生活》(Calling It Quits: Late-Life Divorce and Starting Over)一书的作者迪尔德丽•贝尔(Deirdre Bair)说,"孩子离家后,那些婚姻不幸福的婴儿潮一代常常会彼此看着对方,然后想,'我可能还有25年到35年的寿命。这个人是我希望共度余生的那一个人吗?'"她的这本书记录了近400份与中年离婚者的采访对话内容。贝尔说,"他们有这样一种强烈且迫切的感觉,'我必须现在有所行动,否则我将再也没有机会了。'"

然而,许多选择在鬓发灰白之年离婚的人没有预见到,在当今这个黯淡的经济环境下,离婚会带来很多复杂的问题。对于女性而言尤其如此。

宾夕法尼亚州的离婚和家庭事务律师伊丽莎白•班尼特(Elizabeth Bennett)指出,虽然离婚后房子通常会留给女方,但在当前房地产市场惨淡的背景下,保留房子可能会成为一种负担,而不是幸运的选择。而且,得克萨斯州的离婚和家庭事务律师詹妮斯•格林(Janice L. Green)表示,当遇到与子女相关的责任问题时,比如负担子女未来的教育、结婚开支以及支付他们的购房首付款等,"通常母亲们会愿意放弃应该属于自己的那部分财产。"

离婚后的父亲们也有自己的麻烦。根据北佛罗里达大学(University of North Florida)在2003年进行的一项研究,与婚姻家庭稳定的父亲们相比,离婚后的父亲们与至少一个子女失去大部分联系的可能性更高,而离婚后的母亲们与子女的关系往往会变得更加密切。

不过,仍有很多年长的离婚者们表示他们很幸福。根据退休人员协会在2004年进行的一项调查,如果将人生看做一个等级从1到10的阶梯,大部分年龄在40岁到79岁的离婚者(80%)认为他们在这个阶梯上处于较高的那半截上。其中56%的人甚至认为自己处在最高一级(即8-10)。然而不管怎样,"独自一人"对于男性和女性来说,都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之一,调查报告显示,那些再婚者对生活的满意度要远远高得多。

如此说来,倘若这些晚年离婚者曾为挽救他们亮起红灯的婚姻做过些许努力的话,他们中一些人的生活会不会变得更完美些呢?西雅图婚姻咨询机构高特曼机构(Gottman Institute)的创始人、《离婚前兆》(What Predicts Divorce?)一书的作者约翰•莫迪凯•高特曼(John Mordecai Gottman)称,晚年离婚者或是空巢家庭离婚者离婚前在行为上出现的先兆与比他们年纪更轻的那些夫妇并无二致──相互指责,彼此防备和蔑视对方,经常陷入冷战。而毋庸置疑,这类行为持续的时间越久,对夫妻双方个人生活的影响便会越发地根深蒂固。

高特曼机构的治疗专家们在接待家庭陷入危机的老龄夫妇时,向他们提出的建议是,彼此"向对方靠拢"──也就是说,他们应该积极地回应对方有关重新建立亲密关系的要求──而不是断然拒绝说,"拜托,我正看《犯罪现场调查》(CSI)呢!"

不过,那些没能成功守住婚姻的婴儿潮一代将来也不太可能会孤独终老。布朗教授在论文中预计,按照当前的趋势,到2030年,美国每年的50岁以上离婚者数量极有可能会超过80万。因此对于那些新离异的人们来说,要想找到新的约会对象应该不是很难。实际上,根据互联网数据分析和市场营销企业comScore Inc.的数据,过去一年间,红娘网站上年龄达到或超过50岁的用户数量增长之快,是其他任何年龄阶段用户数增幅的两倍。

51岁的道恩在同携手20年的丈夫离婚后,通过专门为年逾50者服务的约会网站OurTime.com找到了现任男友。如今俩人在一起已经有九个月了。这位男友也是个离异者,没有子女。在谈起现任男友时,道恩说,他"非常虔诚,非常有爱心,这是在我前夫身上看不到的品质。"她说,她那三个年龄分别为19岁、20岁和26岁的孩子对她的新男友没那么有信心。"你不可能指望孩子们对于一个不是他们生父的陌生人感到兴奋……不过,我很开心。"

SUSAN GREGORY THOMAS


-完-

2012年3月12日星期一

刘军宁:从投资错误走向承认投资错误

一直想找个合适的机会,谈谈错误与承认错误在投资哲学中的地位。前不久,我看了一本早有耳闻的书──《奥马哈之雾》(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这是一本想深度了解奥马哈圣人的投资者们必读的书。

在书中,我读到了这样一件事:1998年,在与佛罗里达大学MBA学生的座谈会上,当有人问巴菲特在生意上犯过哪些错误时,巴菲特风趣地答道:"那要看你有多长时间听我说了!"于是,他就历数自己投资的种种错误,滔滔不绝。再回过头来看看巴菲特每年的致股东信,其中必有的内容,就是对自己在当年所犯的错误做自我检讨。

一般人对谈论自己的错误,避之不及,而巴菲特却担心听者时间不够。回避错误,逃避批评,可以说是每个人的天性。错误是投资者的终身伴侣,不犯错误的投资人永远不会存在。离开了错误就没有投资。所谓投资能力,就是寻找到被错误定价的优质资产的能力。有人犯了错误,才有被错误定价的优质资产。

造物主赋予了每个人犯错误的能力,但是赋予了少数人寻找到被错误定价的资产的能力。这里所说的少数,就是那些天才的投资者。任何投资生涯都常常始于跟错误邂逅并结缘。如果用四个字来概括投资者与错误的关系,那就是"不离不弃"。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说,人类的头脑既是宇宙的光荣,也是宇宙的耻辱。光荣来自人类大脑的惊人潜能,耻辱来自人类大脑常常神经搭错。约翰•坦普顿爵士坦陈,他所做的每三笔投资就有一笔是错的,他也因此变得特别谦卑。彼得•林奇承认,他曾经把40块钱买进来的股票,在50块的价位上卖掉,发现它涨到60块,又赶紧买回。他不觉得承认这件事伤他的自尊。巴菲特曾幽默地说:芒格的长项是分析错误,我的责任是负责犯错误,并提供源源不断的错误案例供他分析。

既然在投资中错误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承认投资中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对替股东或客户管钱的职业投资者来说,仅仅在自己内心中承认错误是不够的,必须从错误走向承认错误。只有承认错误,才能承担错误的责任。

乔治•索罗斯认为他自己的优势在于"有认错的勇气"。他说:"对于其他人,犯错是羞耻之源。对我而言,认识到我的错误是我感到自豪的事。一旦我们意识到不完美的理解是人之常情,那么就不会因犯错而感到羞耻,而只是因未能及时纠正错误而感到羞耻。"索罗斯认为,他的真正快乐来自于发现了一个错误。他号称成功"不是来自于猜测正确,而是来自于承认错误"。(引自一只花蛤的文章《乔治•索罗斯的"易错性"》) 

索罗斯更是把能否承担并承认错误与投资者的人品联系起来。不能面对自己的错误及其后果的人,在人品上都是不可靠的。不承认错误意味着不愿意承担责任,谁也不愿意跟不愿意承担责任的人打交道。错误与投资者的姻缘也开始受到国内投资者的关注,记得投资家段永平曾经写过一篇文章,叫"改错不惜代价"。改错的前提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拒绝承认错误,既是欺骗自己,也是欺骗别人。错误可以原谅,但掩盖错误而说谎就不能原谅。拒绝承认错误也意味着拒绝改正错误,因此也不可能从错误中受益,也就很难避免再犯类似的错误。不仅如此,为了掩盖一个错误,往往还需要犯一连串更多的错误。现实中,承认错误的投资者不会玩完,拒绝承认错误的投资者一定会玩完。以不肯承认错误而著称的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由于无视自己的错误,把自己变成了"管理长期资本的短期公司"。

保守主义的投资哲学是建立在保守主义的人性论之上的。这种人性论不承认这个世界上有什么"伟光正"。它坚信,人是不完善的,而且不可能达到至善。谁都不是神仙,都会犯点儿错。出错才是人。避免犯错误的最好方式是不投资。可是,如果一个投资者因为害怕犯错误而不投资,他还是投资者吗?还有什么错误比这个更大呢?在这个世界上,找不到不犯错误的人,但是能找到,承认错误的人。承认错误,并不是一件令人羞耻的事情。我甚至觉得,巴菲特在谈自己的投资错误时,带有某种骄傲的神情。他甚至在暗示自己的错误也是杰出的错误,并有炫耀那些巨大数额投资损失的嫌疑。的确,普通的投资者根本就没有犯杰出错误的机会。

正是如何面对投资中的错误把普通的投资者与杰出的投资者区分开来。如果你不知道一个投资者水平的高下,那就听听他对什么夸夸其谈。是谈起自己的成功就缄默不语,谈起自己的错误滔滔不绝,还是谈起自己的错误就王顾左右,谈起自己的成功滔滔不绝?用这个标准,高下立判。

看待投资者与看待政治家很相似:如果碰到拒绝认错的政治家,你的感觉如何?会对他评价很高吗?会对他抱有信心吗?面对拒绝认错的投资者,你会把你的钱交给他管理吗?有人认为,投资最大的风险并不是买到下跌的资产,不是判断错误,也不是发现未来和期望有所差距,而是在于当自己犯错时应该如何去坦然面对。害怕承认,反而会犯下大错。

由于人们常常不愿意面对错误,其结果之一就是严重低估了错误对成功的巨大贡献。在我看来,通向未来的成功之路是由过去的错误铺就的。错误才是成功的垫脚石。错误是我们学习与尝试的证据。很少错误的人很少成功,没有犯过大错的人,没有大的成功。大的错误甚至是成功人士的专利。跟成功比,错误是更大的财富。成就是外表,错误是内核。前者常常是有形的,后者常常是无形的。

人们常说,失败是成功之母。错误跟失败不同。错误不仅不等于失败,甚至能带来更大的成功。不成功的人把错误变成失败,成功的人把错误变成成功。杰出的投资者常常有个非凡的能力,就是把巨大的错误变成巨大的成功。巴菲尔当年没有在纺织品公司上的投资错误,就没有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旗舰公司伯克希尔。错误的投资反而成为巨大投资成功的纪念品。

杰出的投资者真应该为这些错误而感谢上苍。他们的成功是他们的银牌,他们的错误才是他们的金牌。因为,人们从他们的错误中学到的,比从他们的成功中学到的更为宝贵。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