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31日星期二

刘德华的47部经典作品与21部庸俗作品

原始出处: DVD不完全手册

(本指数5个星为最高指数)

1:《暗战》(99)银河影像香港有限公司 杜琪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旺角卡门》(88)影之杰 王家卫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天若有情1追梦人》(90)艺能 陈木胜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4:《阿虎》(00)天幕 李仁港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5:《新上海滩》(96)永盛娱乐 潘文杰、徐克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6:《雷洛1、2》(91)永盛 刘国昌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7:《烈火战车》(95)永盛娱乐 尔冬升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8:《天长地久》(93)天幕 刘宇鸣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9:《黑金》(97)中国星集团 麦当雄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0:《龙在江湖》(98)中国星集团 王晶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1:《阿飞正传》(90)影之杰 王家卫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2:《投奔怒海》(82)南方 许鞍华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3:《战神传说》(92)天幕 洪金宝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4:《金牌五虎将》(91)艺能 曾志伟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5:《真心爱生命》(96)艺能电影 赵良骏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6:《孤男寡女》(00)中国星集团 杜琪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7:《人海孤鸿》(89)艺能 潘文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8:《全职杀手》(01)天幕 杜琪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19:《91神雕侠侣》(91)天幕 黎大炜,元奎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0:《惊天12小时》(91)艺能 王晶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1:《法(外、内)情》(86、89)思远 吴思远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法内情大结局》新香港 麦当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2:《省港骑兵》(89)新香港 王龙威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3:《至尊无上之兄弟情深》(90)永盛 杜琪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4:《天地雄心》(96)永盛娱乐 陈嘉上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5:《爱君如梦》(01)寰亚、天幕 刘伟强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6: 《杀手的童话》(94)百世纪国际娱乐 陈静仪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7:《赌神》(89)永盛 王晶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8:《92神雕侠侣》(92)天幕 黎大炜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29:《龙在边缘》(99)中国星集团 霍耀良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0:《中国最后一个太监》(86)寳禾 张之亮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1:《异域》(90)延平 朱延平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2:《烽火佳人》(95)永盛娱乐 杜琪峰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3:《大冒险家》(94)永盛娱乐 林岭东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6:《火烧岛》(91)嘉禾 朱延平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6:《爱人同志》(89)浚昇 黄泰莱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7:《第一阑》(89)?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8:《肝胆相照》(87)寳禾 黎大炜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39:《家在香港》(83)嘉禾 敬海林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40:《江湖情》及《英雄好汉》永盛 黄泰莱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41:《天与地》(94)天幕制作 黎大炜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42:《川岛芳子》(90)友禾 方令正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43:《狱中龙》(90)艺能 郑则仕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44:《极度追踪》(91)友禾 许鞍华

摄影:**** 灯光:**** 配音:**** 音乐:****

从1982年到现在整整20个春秋了,这二十年来说,对于时间是漫长的,而对于生命来说,是昙花一现。而当我看完刘德华的整整106部电影时,我的心头不仅仅是震撼……一个从无线艺员培训班出来在《彩云曲》中跑龙套的,到影响一代年轻人成长的影视歌巨星,不是运气带来的,也不是长相赋予的,更多的是靠常年的努力和实力……刘德华的戏路多与他清朗的外型相衬托,20年的积累和表演,使他成功的演绎了一个又一个的角色:

雅贼《暗战》

首当其冲的我要说这个雅贼,英雄不全是神话似的天马行空,英雄不全是个性张扬的浪子。《暗战》中体现的雅贼拥有的洒脱和魅力,即使吐血也让我们感觉到了难以抵挡的浪漫。生命终结之前的积极的生存态度和兵贼之间惺惺相惜的男儿情怀,依稀使我感觉到了当年修贤和发哥在鸽子飞扬时的壮语。这个世间中爱情不是永久的话题,男人与男人之间的英雄情怀也是如此美丽。当蒙嘉慧带着项链路过我们眼前,我想起这么一句话:生命因你而感动。本电影中刚气十足又不减浪漫,环环相扣的剧情和频频出击的激情打动着每一个观众。

情圣系列《旺角卡门》《追梦人》《天长地久》《孤男寡女》《91神雕侠侣》《杀手的童话》《92神雕侠侣》《烽火佳人》《烈火战车》《火烧岛》

笔者曾经细数,刘德华电影中扮演过的情圣角色有30多部,而在香港电影中,刘氏情圣则也是经典形象。懒散而两肋插刀,义气超过爱情的老大华哥为了小弟苍蝇倒在黑道的血泊中时,这个当年获13项提名的电影成为后来多少删情电影争相模仿的对象?而后来在古惑仔电影中这也成了定性规律,一般大哥都拥有重情重义的特点,强烈的责任感使他放弃爱情或者单亡而博得观众的热泪。《追梦人》中的华弟早就被认可为香港电影中最经典形象之一,初出茅庐的吴倩莲血染婚纱赤着双脚奔跑着呼唤华弟的镜头,成为那时多少少女梦中的浪漫。而当在《天长地久》中华仔解开保险跳下楼时,深情而专一的情圣为爱谱下壮丽的宣言。《91神雕侠侣》《92神雕侠侣》在继承忠贞不渝的爱情观里把爱延伸到超现实主义。当阿祖飚车飞驰,我们也似乎感受到了他在急速刺激中宣泄的来自亲人和恋人的精神负担(《烈火战车》)……

古惑仔系列《旺角卡门》《追梦人》《龙在江湖》《人海孤鸿》《龙在边缘》《肝胆相照》《江湖情》《英雄好汉》《狱中龙》《新上海滩》

当小马哥飘扬的风衣和嘴角歇叼的火柴树立出一个正义道德的完美古惑仔后,刘德华把这古惑仔形象继续拓展和发扬了。与众不同的是刘氏古惑仔一般不象发哥和伊健的那么个性张扬。他的经历也没有发哥跌宕起伏,他的身份也没有伊健那么辉煌。而古惑仔电影系列里,刘氏古惑仔往往都是以自己悲惨的结局慎重的告诉我们,混混没有什么好下场。《旺角卡门》中华哥倒在血泊中抽搐;《追梦人》中华弟血如泉涌,众人拼死;《龙在江湖》中华仔望着心上人的背影而死;《人海孤鸿》中离别诉说而死……到上海滩丁力激烈无声而死(这个古惑仔可以说是华仔出演的最NB的古惑仔了)。在华仔所出演的各类混混中,很多都是挣扎在黑白之间的边缘人,这也使得后来的古惑仔多都靠近此路线,而边缘人的形象日益发展成为古惑仔的一个流派。

赌侠系列《至尊无上之兄弟情深》《赌神》《赌侠》

其实赌片系列情节大都大同小异,而真正使其融入港产电影主流的就是《赌神》了,当年此片席卷整个东南亚,高进小刀形象深入人心,而且在此片应用的骗中骗的计谋、黑吃黑的阴谋以及娱乐上、技巧上取得巨大成功后,后来赌片纷纷效仿(在此之前的同类电影不如此完善)。而同期《至尊无上之兄弟情深》结合了爱情、友情、亲情,则更是精品。而十年后的赌片除了筹码更大,派头更大之外,也没有跳出以前的条条框框。

警察系列《雷洛1、2》《金牌五虎将》《阿飞正传》

警匪片从80年代以来一直是港片的主流,而刚刚出道的刘德华也早就塑造了香港警察的模型,就是1982年号称五虎的他主演的电视剧《猎鹰》(刘德华、陈敏仪、叶徳娴、秦沛等),而他的电影中,警察形象更是日见不鲜(《夏日福星》、《反斗马骝》、《哗!英雄》、《群龙夺宝》……)。而最具代表的则是雷洛、螃蟹和阿超了。被誉为香港〈教父〉的雷洛是刘德华在传记电影中最出色的形象。从一个混口饭吃的小警察成长为一手遮天的黑白霸主到最后远离家乡的沧桑老人,此电影中集合了警察之间、警匪之间、男女之间、父子之间等多个矛盾,错综复杂。螃蟹则是五虎一同出演的精品《金牌五虎将》的角色,其中五虎精湛的演技互不相让,一时传为佳话。最耐人寻味的就是《阿飞正传》中的阿超了,生活在沉闷忧郁中的阿超邂逅失意少女阿珍时,英武的阿超流露的不仅仅是同情和关怀,更多的是鼓励支持一起奋进的斗志……

武侠系列《战神传说》《91神雕侠侣》《92神雕侠侣》

"茕茕白兔,东走西顾",本身看到或听到这句词的人就会知道这是一种分离的浪漫,至今我还难以忘记伴随着玉玲珑和竹笛的悦耳声音下那段美丽的传奇。而公主和阿飞之间割舍难离的情分戚美的一塌糊涂。而不用说91、92两部超现实主义的武侠电影,它延展着古典武侠至死不渝爱情,又荡漾着现实浪漫积极的追逐态度,不论从电影的新尝试角度还是主角发挥等方面都是一等一的作品,尤其是梅艳芳等众人表演风格完全融入电影。不过至今为止我理解他的这两部电影取名还是从早期电视代表作〈神雕侠侣〉来的。

其他:

杀手《全职杀手》《杀手的童话》

律师《法内情》《法外情》《法内情大结局》

官方或公职《黑金》《烽火佳人》《大冒险家》《天与地》《爱人同志》《中国最后一个太监》

还有其他很多,象《天地雄心》中的科学家,《异域》中的山贼,《第一阑》中的卧底,《孤男寡女》的白领,《阿虎》中的拳击手……

刘德华的21部庸俗作品

★代表指数,而五个则为最高

1:《蓝血人》

★★★★★

汇集香港拙略的高科技、苍白的故事情节、演员的枯涩演绎于一体

2:《狼之一族》

★★★★★

刘德华虽属客串,但是漫不经心的表现过于做作,追女仔系列的败笔

3:《摩登如来神掌》

★★★★

受王祖贤鬼妹影响的电影之一(例如《画中仙》等),极为粗糙的喜剧包装下的烂片

4:《轰天龙虎会》

★★★★★

这是于仁泰首次闯荡西方影坛的作品,其在黑道电影中远远不如吴宇森、林岭东、杜琪锋等人作品,而刘客串反而到位

5:《赌侠大战拉斯维加斯》

★★★

远远没有了《至尊无上II》《赌神》等名作的感觉,王晶个人特征更明显,而整体的演绎自然到有点过头

6:《家在香港》

★★

一个叫敬海林的家伙导演,情节简单,刘德华河堤表演甚为做作,舞台痕迹明显

7:《同根生》

★★★

姜还是老的辣,老林盖住了刘德华表演,而刘氏电影中此片几乎无人提及

8:《爱情梦幻号》

★★★

玩票之作,不明白为何黄大电影人选1000万的刘德华,而不要不到500万的黎明

9:《哗!英雄》

★★★

本电影从摄影、编剧等方面看,确实是精品,或许和导演陈木胜的实力相关,而里面演出的各位本色演员全浪费了

10: 《决战紫禁之巅》

★★★

玩票之作,最大的失误莫过于刘德华陪赵薇了

11:《赌城大亨之新哥传奇》

★★

个人记传电影,本来或许可以赶上《雷洛》的高度,可惜被王晶糟蹋了

12:《精裝追女仔II》

★★★

远远不如梁氏(家辉)追女仔喜剧风格耐看

13:《中环英雄》

★★★★

听说是黑道逼拍电影之一,刘德华和梁朝伟个人表演相当不错,可惜了故事老套,结尾做作

14:《赌城大亨之至尊无敌》

★★

个人记传电影,本来或许可以赶上《雷洛》的高度,可惜被王晶糟蹋了

15:《醉拳III》

★★★★

珠玉在前,无法超越,而成为大牌济济的牺牲品

16:《侠圣》

★★★

拌酷作品之一

17:《1/2次同床》

★★★

拌酷作品之一

18:《最佳福星》

★★★

珠玉在前,无法超越,而成为大牌济济的牺牲品(福星系列还是老牌五福星厉害)

19:《再战江湖》

★★

虽然成为后来一些古惑仔的惯例仿版作品,但是刘德华还是稚气了点

20:《与龙共舞》

★★★★

王晶的又一部模仿作品,珠玉在前,无法超越(象发哥的《福星高照》等)

-完-

2010年8月30日星期一

傅国涌:胡适眼中的毛泽东

按:2007年是胡适先生去世45周年,也是陈独秀先生去世55周年,12月17日是胡适生日,12月16日,民间在北京举行了一个"胡适、陈独秀纪念会",表达对两位"五四"先贤的追思、敬意和反省。与会者包括丁东、王东成、邢小群、章立凡、王人博、秦晖、杜光、吴祚来、程巢父、邵建、张博树、傅国涌、余世存、李炜光,等等……纪念会开了一天,就胡、陈与新文化运动,胡、陈与国共两党、胡、陈与宪政民主、胡、陈与现代知识分子四个专题进行了讨论。

1945年8月抗战刚胜利时,远在美国的胡适给毛泽东发了一份电报,从中不难看出他那种属于书生本色的天真。1954年,他为司徒雷登《在中国五十年》所写的序中说:

"司徒(雷登)博士的大使任务也宣告失败,因为正如他自己说的,他是'外交的生手'。……事实上,在理想主义澎湃的那些日子里,我跟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的生手们同样的天真。的确,我在对日胜利后不久,竟天真到打了一封长的电报到重庆,以便转交给我的从前的学生毛泽东。我在电文里用严肃而诚恳的态度央求他说,日本既已投降,中共就再没有正当的理由来继续保持一支庞大的私人军队,中共现在更应该学英国工党的好榜样。这个劳工党没有一兵一卒,但在最后一次的选举中,却得到了压倒优势的胜利,获取今后五年里没有人能够跟他抗争的政权。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到了重庆,陪他同来的有美国大使赫尔利将军,也是一个外交的生手。那时候重庆的朋友打电报告诉我,说我的电报已经交给毛先生本人。当然,我一直到今天还没有得到回音。"(胡颂平编《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五册,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4年版,1895页)

1945年的毛泽东早已不是"五四"前北大的旁听生、图书馆的助理管理员,而是手握重兵的一党之魁、两强对峙中的一强,当然不会把这位手无寸铁的胡适放在眼里,时移境异,随着毛泽东在共产党阵营中的崛起,他也不再承认自己是胡适的学生了,北大留给他更多的只是屈辱的记忆。在毛的心目中,当年给胡适写信、写明信片、乃至登门拜访时的那份尊敬和谦卑都已荡然无存。

毫无疑问,"五四"时代,彻底皈依马克思主义之前的青年毛泽东曾是胡适的热烈崇拜者,虽然胡只比他大了两岁。直到1936年,毛还亲口告诉斯诺,他是陈独秀、胡适的忠实读者和崇拜者。毛在长沙创办"自修大学"就是受了胡适的影响,为此他曾当面向胡适求教,在给朋友的信中他也说过,自修大学"这个名字是胡适之先生造的"。1951年5月16、17日,胡适连日读了萧三《毛泽东的初期革命活动》,他把其中有关毛泽东年轻时办"自修大学"的经历抄在了那两天的日记中。17日,他读了胡华编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把有关毛泽东办"自修大学"等内容抄在了当天的日记中。他回忆说:"毛泽东依据了我在1920年的'一个自修大学'的讲演,拟成'湖南第一自修大学章程',拿到我家来,要我审定改正。他说,他要回长沙去,用船山学社作为'自修大学'的地址。过了几天,他来我家取去章程改稿。不久他就南去了。'自修大学'见于记录,似只有这两处,故我记在这里。"(《胡适日记全编》第八册,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123页)

周策纵在《胡适杂忆》中说毛泽东的《沁园春·雪》也是受了胡适《沁园春·新俄万岁》的影响而作的。

胡适总是忘不了这一切,忘不了1945年给毛泽东的电报,他晚年还几次提及那份用文言起草的电报。1961年12月19日,胡适在台湾,生命已进入倒计时。那天的《民族晚报》上有一篇玉垒生的文章《胡适文言信》,其中引用了他1945年8月4日给毛泽东的电文,勾起他对往事的回忆。他看了以后说,这个电报好象没有留稿,"电报,我差不多都用文言,可以节省电费,而且有些成语,或如韵目,的确可以省了许多字。"他指出几个排错的字,还在旁边注上了13个字:"从纽约发给毛泽东的无线电文"。(《胡适之先生年谱长编初稿》第十册,3843—3844页)

1949年以后,胡适虽身处海外,但几乎无时不在关注大陆的命运,文化的浩劫、知识分子的境遇、人民的苦难等都让这位漂泊的游子牵肠挂肚,大陆对胡适思想的清算运动没有让他多么痛苦,反而感到自己几十年来传播文明常识、自由思想的努力没有白费。虽然他一度收集了很多大陆批判他的材料,准备写一篇长文来个总答复。比他年轻十几岁的朋友叶公超劝他说:"一个处女怎好和一群强盗打交道,况且文字在政治斗争中并不是最有力的武器。"(《叶公超批评文集》,珠海出版社1998年版,245—246页)最后,他也就没有写什么回应文章。相比之下,反胡风运动、1960年饿殍遍野的报道却深深地刺痛了他的心。在他生命的黄昏,他对毛泽东的看法、判断就是建立在这些历史事实之上的。

毛泽东为什么如此惧怕胡适的思想,根子就在于胡适所提倡的独立思考、独立判断,重怀疑,重实证,与毛的愚民政策发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毛企图以无所不在的思想灌输、强行洗脑等,使普天之下莫不膜拜、盲从,最后将天下变成他一个人的囊中之物。在这个意义上,他才要对离开大陆的胡适进行缺席批判,当作一个靶子来打。

1956年9月,胡适已66岁。他在去美国加州大学讲学的途中和记者谈到《新青年》和《独立评论》在中国近代新闻史上的地位时说"从那时候开始,自由思想和共产主义便不能相容。"(同上,第七册,2546页)他还说:"共产党以三百万言的著作,印了十几万册书籍来清算胡适思想,来搜寻'胡适的影子',俩消灭'胡适的幽灵'。共产党越清算我的思想,越证明这种思想在广大中国人民心里,发生了作用。中国人民一日未丧失民主自由的信念和怀疑求证的精神,毛泽东、刘少奇和周恩来便一日不能安枕。郭沫若等一帮文化奴才便要继续清算我的思想。"(同上,2547页)

他感叹,大陆不仅没有说话的自由,特别可怕的是失去了不说话的自由。"中国知识分子就不能说许多非出自本身或虚伪的话,颂扬不值得颂扬的事,或不谴责他们内心不愿谴责的师友。总而言之,没有不说话的自由,就逼使许多中国知识分子讲政治性的谎言"。"当中共政权命令全国清算胡适思想毒素的时候,我的朋友或学生,都不得不说出他们对我的批判或痛骂。他们充分知道我会了解他们并没有不说话的自由。"(同上,2600页)

1961年,胡适71岁了,这年10月25日,他在给赵聪的复信中说:"'人民文学'发表的《鲁迅传》戏本,我尚未看见,中共恶诋我和我的师友,我见惯了,看作当然应该有的'戏文',只觉得板眼太死,腔调太陈旧,未免有点好笑。前些时(1957)我还曾搜集这一类'清算胡适的幽灵'的出版品,居然收集了一大堆。近年来,连这点兴趣也没有了,——原因只是嫌'板眼太死,腔调太陈旧了'。"(《胡适书信集》下册,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1712页)

也是在1956年9月那一次,胡适在谈及胡风事件时幽默地说:"胡风真是该死。张谷非的名字好好的,他不用,偏要叫'胡风'。在共产党一条鞭的奴才文艺制度下,他偏要提倡什么文艺自由。从毛泽东的立场来看,胡风自然应该清算。但是胡风事件可以说明自由思想依然在共产铁幕的控制下滋生蔓延。胡风可被清算,新文化运动已在匪区中止。昔日的文化革命者正在接受审判。但自由的思想将继续在匪区展开。"(《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第七册,2547—2548页)

1957年6月7日,中国大陆"自由的假期"突然告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运动眨眼变成了"控诉和整肃'右派'人士"的运动,毛泽东说,这是引蛇出洞的"阳谋",当年和胡适一样怀抱自由理想的同伴纷纷落马。9月26日,胡适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表长篇演说,为大陆发生的"抗暴运动"而欢欣鼓舞。"有些人说中国共产政权已经抓住了青年人的思想和感情,那是绝对不确的。……最近中国学生的抗暴运动,给了我们最好的证明,就是经过八年的绝对管制和思想改造,中国青年学生还是几乎一致的反对中共政权。"(同上,2598页)同时,"对于这些受到共产党的新的残害的牺牲者,对于成千成万胆敢公开指责并且与共产党暴政斗争的同胞"表示诚恳的同情和钦敬。他无比沉痛地指出:

"在今天中国大陆上,凡是想做一个独立的人,不分男女,都正被任意逮捕、拘禁、处决,或消灭。千百万农人都正在被放逐或遭受到最残酷的奴役。千百万无辜的人民,都正在驱作奴工,——共产党美其名为'劳动改造'。儿女们被逼着控诉父母,家庭没有温暖与私人生活。个人的尊严与价值,已被剥夺净尽。没有任何基本人权,甚至没有不说话的自由。"(2604)

这是胡适对毛泽东治下的中国的基本认识,他的这一看法至死都没有改变。所以,他一直惦念着1949年后留在大陆的知识分子朋友的安全。1958年12月17日是胡适68岁的生日,恰逢北京大学60周年校庆纪念日,他在北大校友会举行的聚餐会上发表演说,认为1957年春夏之交北大学生创办《接力棒》刊物,发起"新五四运动",正是"北大精神"未曾中断的标志。正值毛泽东退居二线,他说:"昨天,曾经当过北大旁听生的毛泽东的下台,'新五四运动'是其原因之一。"(同上,2775页)但他想不到的是,毛泽东并没有下台,而是继续牢牢地掌握着"和尚打伞"的权力,其无限的权力和异想天开的政策将继续给普通百姓带来无尽的灾难。1960年饿死数千万人的惨剧只仅仅是其中一个例子罢了。

1961年1月21日,胡适看到吴立行的宣言后说:"大陆上人民饿死的约有六千万人。在梅县一个村庄里本有四千人口,已经饿死了一半,只有两千多人了。在北京,每人每月还可配到八两油,在乡村,每月每人只有一两油。前天邵幼轩把她的祖母(邵飘萍的夫人)的信带来给我看,说副食都不够,'我们快要干死了'。一个人一个月只有一两油,她说的'干死',大概是指没有油吃而说的。中国古代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帝力于我何所有哉'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让人民自食其力,不要干涉他,他们会得到食物的。像油,农村都是自己做的,他们种的东西自己来榨油,本来不成问题,所以我主张的'无为而治'还是有道理的。到了政府去管制,已经不行了,再到了实行人民公社之后,什么都没有了。这是管制的结果,还不如无为而治,让人民自食其力,决不至于这个地步。"他用红色的原子笔在吴立行的宣言上划了好几处。他指着说:"大陆上人民真的是饿死了,这些都是真的,真气死人!"(同上,第十册,3460页)

在胡适身边工作了三年的秘书胡颂平,第一次听他如此沉痛地说出"真气死人"这句话。但胡适毕竟是胡适,他还是知道这些挣扎在饥饿线上的人并没有反抗的力量。饿死也就饿死了,历史将继续。

作为一个学者,胡适晚年耿耿于怀的是毛泽东对文化的垄断与宰制,由此造成文化风气的败坏,乃至文化命脉的中断。1959年3月11日,胡适读到大陆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看见大陆上所谓'文物出版社'刻印的毛泽东《诗词十九首》,共九叶。真有点肉麻!其中最末一首即是'全国文人'大捧的'蝶恋花'词,没有一句通的!抄在这里;

游仙,赠李淑一。

我失骄杨君失柳,

杨柳轻飚,直上重霄九,

问讯吴刚何所有,

吴刚捧出桂花酒。

寂寞嫦娥舒广袖,

万里长空,且为忠魂舞。

忽报人间曾伏虎,

泪飞顿作倾盆雨。

我请赵元任看此词押的舞、虎、雨,如何能与'有'韵字相押。他也说,湖南韵也无如此通韵法。"(《胡适日记全编》第八册, 568—569页)

也是这一年,程靖宇寄给他一些书,其中有钱钟书的《宋诗选注》。他在5月21日的复信中说:

"关于《宋诗选注》,我实在看不出何以这书会引起那么大的攻击。倘有关此事的资料,乞寄我一点,我很想看看。

我觉得这部书实在选的不好。例如黄山谷,他为什么不选《题莲华寺院》和《跋子瞻和陶诗》?他选的几首都算不得好诗。

大概此君颇得毛酋宠任,故招致妒忌,忌者借此书下攻击,意别有在,并非如你说的'钱真是高明而有胆'也。"(《胡适书信集》下册, 1396页)

在这些日记、书信中,69岁高龄的胡适透露了他对毛泽东一统山河,不仅主宰亿万生灵的命运,甚至要主宰绵延数千年的中国文化的嘲弄,御用文人大肆吹捧的毛词在他眼里只是"肉麻",而且连最基本的韵脚都不遵行了。钱钟书在大陆至今仍被捧为"学术泰斗",其《宋诗选注》也被捧为"经典",素来公允、客观的胡适感到其实"这部书实在选的不好",但大陆文人攻击此书,在他看来只不过是争风吃醋而已。

不过,胡适也曾对唐德刚说过:"共产党里白话文写得最好的还是毛泽东!"(《胡适口述自传》)

对那些伪造历史、篡改历史的作法,一辈子重视"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的胡适深恶痛绝,他感叹历史成了任人打扮的小姑娘。1960年5月3日,"五四"纪念日前夕,记者采访这位年已古稀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巨人,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五四运动是共产党策动吗?"他指出共产党的成立是在"五四"运动之后两年的事,"现在他们说是共产党的策动,完全是瞎说,不值得一驳。"(《胡适之年谱长编初稿》第九册,3254页)5月4日,北大校友会举行"五四纪念会",他发表了40分种的演说,他再次驳斥了这种编造历史的做法,"但我们算算历史,民国十年(1921)7月中国共产党才成立,民国八年那里有中国共产党?这是讲历史的人最简单的考据。"即使共产党创始人、被誉为"五四运动总司令"的陈独秀"在民国八年二月就辞去北大职务离开了。学生的爱国运动爆发后,陈独秀才知道,在座的毛子水、罗家伦,当时都在场,可以证明。"否定了英国作家罗勃特《毛泽东传》中所谓"陈独秀在北大召集学生演说,学生们才出去有所行动"的说法。他也不讳言"五四"那天,自己"在上海蒋梦麟先生家里,晚上还喝了酒。根本不知道。第二天从记者那里才知道北京的情形。"(同上,3256页)

不久前去世的李慎之先生曾说:"20世纪是鲁迅的世纪,21世纪是胡适的世纪。"我同意这一说法,胡适对世事政局、历史人生的评判未必见得多么深刻、多么高明,然而真知往往并不那么深奥,即使在是非颠倒、指鹿为马的年代里,也能保持独立的思考,坚持独立的批判,争取说话的自由,对不同意见的宽容,这些确实都卑之无甚高论。自由主义的理想看起来不是那么过瘾,不像狂热的乌托邦足以激荡人心,颠倒乾坤,取而代之,但却是离现代文明更接近的思路,那些试图一夜之间在地上建天堂的梦想,那些一心渴望大同的不着边际的追求注定了将碰得头破血流。既然读了几十年深刻的鲁迅,我们依旧找不到方向感,那么21世纪,就让我们走近浅白、清楚的胡适吧,他是人类普世价值在中国最有力的传播者之一,并身体力行了一辈子,他所走过的路,乃是通向现代文明的路,也是一条绕不过去的路。


-完-

2010年8月29日星期日

一九五七年中国民间知识分子的言论活动

作者:谢泳


1996年"文革"三十周年的时候,我和朋友丁东曾写过一篇文章《中国"文革"民间思想概观》。1当时我们的想法是想从主流思想之外,寻找民间思想的脉落,在那篇文章中,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在主流思想以外,肯定有民间思想存在这一判断。多年来我们还在以不同方式搜寻这方面的材料。后来我们读到宋永毅、孙大进《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2非常激动,虽然我们对民间思想的理解稍有不同,但我们共同的思路是要充分注意和评价,在专制时代所有不同声音的价值和意义以及这些不同声音的传达方式和社会反映。

当时我们虽然主要做的是有关"文革"时期的研究,但我们的思路却没有仅仅局限于"文革",因为我们知道,中国的专制时代,并非从"文革"始,它还有更长的历史,当时我们比较多的注意到了1957年的"右派"言论,特别是林希翎、谭天荣等学生"右派"的言论,一些不知名的"右派"上书,还有陈寅恪的旧体诗,张中晓的随笔和顾准的书信等。由于材料的局限,我们当时较多注意了已经公开出版的相关史料和人们经常提到的一些人物和事件,现在看来这是远远不够的。

2001年2月到4月间,我有机会到香港中文大学大学服务中心做两个月访问研究,承中心主任熊景明女士指点,我看到了这里收藏的一套《内部参考》(1949-1964年),这是当年新华社为了解社会动态,逐日编写的一本供高层看的内部资料,由当时的参考消息编辑组编印。我从这里发现了大量有思想价值的材料,而这些材料都出自那些默默无闻的知识分子之手,他们因为这些超前的思考,肯定难逃专制时代的悲剧命运,而他们的思想,因为极少进入媒体,随着时间的流逝,也早已被人遗忘 。看到这些材料,我感到有必要把他们重新介绍出来,供日后做思想史研究的人参考。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谓民间知识分子,和我过去的理解稍有区别。因为我注意到,在1957年,像林希翎、谭天荣或者比他们更为人所知的"大右派"的言论,虽然也不见容于当时的政权,但因为他们的言论基本上进入传媒(虽然是作为批判或者罪证),多数已为人所知。对一般思想史研究者来说,他们已不会被遗忘。我在本文中所用"民间知识分子"的概念更为狭窄,主要是指那些更不为人所知的知识分子,因为他们所处的地域、职业、本人所有的知名度等等因素,他们没有在社会上造成轰动效应,或者因为他们当时的思考是以大字报、投稿或给中央领导上书形式出现的,而这些东西既没有发表,也没有传达,它只是作为一种了解当时政治变化的动态,以情报的方式在极小的范围内传播。从思想史研究的角度评价,这些东西的价值是很独特的。

1957年夏天,由于有所谓"鸣放"的号召,当时中国的舆论相当活跃,人们一时间把多年的不满都发泄出来,这时期内,深刻准确也恰中要害的言论随处可见,许多言论,就是今天听来,也没有过时之感,但因为这些言论多少都有一些情绪色彩,虽然尖锐,但并不在我的选择视野之内、我对材料的取舍标准是这样的:

1、 经过系统思考的东西,不是只言片语;

2、 成文的纲领或者文章;

3、 超越个人处境和具体生活遭遇的思考;

4、 涉及国家制度和人类文明发展方向;

5、相对具有理论色彩而不仅仅是一时的政策建议等。


1957年西南农业学院有四个学生,以"真理塔"为笔名,在学校举行的自由论坛上,以《请党中央毛主席重新估计农民的革命性》为题,四人分段做了演讲。

这个纲领性的发言很值得注意,受到许多教授、讲师的赞同。这些观点从整体上看,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地方,但它对农民在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和要求,却说了一些真话,特别是对农民的真实生活处境,有很深入的分析。

他们认为,当时中国农民的生活非常艰难,他们的负担已经很重。"缴公粮、卖余粮、上夏征税,买公债、卖猪羊……然而他们喂肥了猪但最少吃肉,他们辛辛苦苦种了水稻而最少吃米,他们忍饥挨饿,节衣缩食来建设社会主义,"这难道还能加罪于农民革命不积极吗?"这些学生可能多是农家子弟,他们对农民的处境非常了解。他们文章里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他们提出了农民应组织自己的政党,在统一战线中参政。这个思想可以说是五七许多关心中国农民生活的人的普遍要求。他们认为,当时的所谓工农联盟,在政治上发生了矛盾。由于农民没有自己的政党,因而在政协、人代会以及政府中没有真正的代表,不能将他们的要求在这些议论中充分讨论,以作出相应的决定来满足农民的广大要求。另一方面,他们认为:"宣传农民流入城市就影响工农联盟,我们觉得没有找出这个问题的真正原因,把不应由农民负责的事强加于农民身上,这是不公平的,解决办法是不全面的。加之工农联盟在经济生活上发生了较大的差异,使政协、统战、工农联盟有形式无内容,使政治生活中不能体现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政权,我们认为工农联盟正处于不稳定状态中。"3在他们提出的具体建议中,对多给农民保留自留地、提高农产品价格等问题多有涉及。可以这样说,八十年代末中国农业改革的基本思路,大体上没有超出这个纲领。


1957年最知名的学生"右派"是当时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的学生林希翎,还有北京大学物理系的学生谭天荣,他们当时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思想性,但二十多年的"右派"生活摧毁了中国最有才华的大学生,到八十年代以后,他们的思想都没有发展。林希翎到了法国以后,思想没有超越当年的体系,也并没有对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思想界造成什么影响;谭天荣更是消沉了,1997年,我曾专门写信给时在青岛大学教书的谭天荣先生,希望他能接受我的一次采访,但谭先生回信说,他已不愿意再有人打扰他的生活。这里有一个现象值得注意,就是九十年代以后,对中国思想界产生影响的那些人,不是五十年代培养起来的大学生,而是四九年以前受过完整自由主义教育的大学生;这个现象提醒我们注意,五十年代的政治文化中具有极强扼杀独立思想的能力,因而对那个时代还能独立思想的人,我们要倍加珍惜,冯元春就是一个。

冯元春当时是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年级女学生,她与当时的学生辩论过一个题目:《毛泽东是伪马列主义者、共产党是三大主义武装的最巧妙最残酷的剥削集团》。

冯元春主要提出了几个有意义的问题。第一是高饶事件。她认为,根据已发表的材料观察,高饶的罪名是反对党中央、反对毛主席。冯元春说:"党中央和毛主席有缺点难道就不能反吗?这不是出于个人崇拜,还会是什么?"冯元春的观点是,高饶没有反人民,他也没有和暴力集团联系,而毛主席却以暴力逮捕他,这是违反宪法的。报上公布高饶另一罪名是生活腐化、侮辱妇女,但为什么被侮辱的妇女却没有提出控斥呢?因此毛主席是犯了错误,是斯大林思想在作祟。

对于胡风事件,冯元春也提出了自己的怀疑。她认为,毛主席提出逮捕胡风的根据是:1、反党。2、上书二十万言。3、组织反革命集团。冯元春说:"毛主席经常说:'言者无罪,闻者足戒'。为什么胡风上书二十万言就成了罪人了,这不是毛主席自己打自己的嘴巴吗?"冯元春还指出,毛泽东的特权思想和历史上一切统治者的特权一样,毛泽东是中国再次出现的刘邦。冯元春针对当时中国社会现实指出:"共产党这个剥削集团是巧妙的,残酷是空前的"。她认为,那些平时不务正业专门监视别人思想言论行动的政治工作人员,他们美其名曰改造别人思想,实际上是狗屁不通,只会扣帽子,或是说我是一个党员,是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他们就这样靠吸取别人脑汁而生活,他们对待老教授是那样横蛮、无理,是最卑鄙的一种人。"对于当时共产党的特权,用人制度上的"奴才论",以及对党外人士的打击,冯元春都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特别是在当时的环境下,她能看出历史的真象,这对于人们认识当时社会具启蒙作用。她讲了一件事。她说:"我校汤教授,为人忠诚,是个忠于客观事实的自然科学家,就因为他爱提意见,在肃反中就认为是反革命分子,在大会上进行斗争,说他是美国派来的间谍。汤教授确是一个忠于事实的人,他曾经对我说,美国工人生活水平相当于我国的大学教授,一个月二、三百美元,每三个美国人就有一辆汽车,这些足于说明美国生产力高。而剥削集团的宣传机器却歪曲事实宣传说美国有多少工人失业,经济危机又多么严重。而汤教授忠于事实,却受到迫害。"冯元春还对当时的外交政策一边倒提出了意见,她说:"我们党和毛主席没有一点民族气节。"4 冯元春后来的情况我不了解,希望能有知情人了解一下她的情况。1957年,中国最有骨气的几个学生"右派"如林昭、林希翎和冯元春都是女性,这很让我们为中国女性的思想力量感到骄傲。


耿伯钊当时是湖北省政协副主席,毕业于日本士官学校(与阎锡山同学),耿是辛亥老人,参加过武昌首义,在地方上很有威望,当时已经七十四岁。1957年6月1日和3日下午,他和当时新华社记者曲一凡有两次谈话,前后共六小时,这次谈话后被曲一凡整理出来,全文发表在《内部参考》上。他在谈话中特别批评了党政不分的问题。他说:"长时期内,以党代政的现象普遍而严重。领导党有责任对国家大事适时提出正确的政策,和检查政策的贯彻执行情况,但是它不能代替政府发号施令,发号施令是行政部门的事。我们常常看到中共中央、国务院共同署名发布某一指示和文件,于是上行下效,就出现了省委与省人委、地委与专署、县委与县人委等一系列的党政联名发号司令的事情。实际上,这样做法必然助长党政不分,其结果则是以党代政,削弱了政府的作用和威信。"

耿伯钊还特别提出了要"加强法制工作"。他认为,开国八年,国家的法制工作搞得很差,远远跟不上形势发展和人民需要的迫切要求。他说:"宪法有了,但宪法不能代替具体的法律和法规,法律不是几条精神、原则能代替的。现在,除了婚姻法,几乎没有别的成文的法律。民法、刑法是必不可少的,你把旧的否定了,就得拿出新的东西来代替。……必须建立法制,使人人都懂得法,树立了守法的观念,就不会盲动而犯法。"耿伯钊还在他的谈话中提出要了要反对"大党主义",他认为,储安平向毛主席周总理提意见,提得很好,是给新闻界增了光。他认为,共产党英明伟大,这是有目共睹的。但"如果每个共产党员,个个以领导者自居,以战胜者自居,盛气凌人,忽视民主,人民都受不了的。"5


清华大学物理系教授徐璋本,在1957年也是一个非常有思想的人。他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一定要产生教条主义。

他在一次教授座谈会上说:任何学说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都有其局限性,若以一种比较固定的学说作为指导思想,就不可避免地要犯教条主义。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决不能拿来作为中国和人类的指导思想呢?徐璋本认为,这要从整个人类历史和宗教信仰来看。6

徐璋本说:

第一:马克思着重提出经济上没有人剥削人的、没有阶级的共产社会,在部分的理想上是正确的,但完全以唯物经济基础来阐明这个社会理想便是不可克服的"矛盾性"和离开人性的"危险性",这就是马克思的学说和主义同他所提出来的高度理想口号不能配合的基本原因。

第二:马克思根据"唯物的"、"生产工具和经济制度的"、"社会阶级斗争的"立场宣布说,这种哲学、社会制度和方法,便可以达到大同共产社会的理想,人类地上的天堂,显然是包含着严重矛盾性的一种学说。从人生自然哲学的一体性来看,马克思忽略了"人"的关系而把人看做经济制度的产物,这种倒因为果的学说不能做为"人生哲学"的指导思想。另外,强调"阶级斗争"的方法,与黑格尔的"战争进化论"同样是脱胎于人类自私仇恨和残忍本能的极端表现。这至多只能用之于被压迫民族抵抗外来侵略过程,比如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正是出于这样的理论自觉,徐璋本认为,共产党人掀起"阶级斗争"、"思想斗争"的法宝,以为非此不足以巩固"政权",树立"威信",实行经济建设,一切以马克思学说圣典规范,严格奉行教条主义公式,结果使人民由感激爱戴变为畏惧沉默;由万分积极和全民振作的奋发自新的景象一变而为奉行政府指令听天由命的消极心理。而由于漠视人民情感,政权刚刚建立就唯恐被人反对,对人民讲威信,这又是马克思的错误哲学和教条公式。到处发生"扰民",摧残人民的积极心,鼓励消极自私心理,而事后补救办法又是根据中国传统的美德,勇于认错改错,将"人"与"人"的关系加以考虑,也就是不自觉地承认了马克思唯物和经济生产决定人生的错误!徐璋本认为,难道救国救世必须迷信式地奉行马克思忽略人类特征的知识宝库和两种矛盾的片断哲理,然后再以中国的传统美德来补救吗?这并不是真正辨证法的矛盾统一必经过程,而是由于迷信马克思教条公式的"人为矛盾"!徐璋本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人须要有更大勇气来认清"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并不等于马克思学说和主义。如果拿马克思学说和主义来作人类的指导思想,至多只能在政教统一的专政下,使人民不思想,决不可能启发创造性的思想活跃,更谈不上什么百家争鸣。

第三:徐璋本认为,马克思治学态度一方面承受了德国学术界的严谨详尽有条理的优良传统,一方面也承受了德国普鲁士的"绝对性"和"不相容"性。这种宗教色采的绝对性和不相容性,应用在他的忘却人类两种矛盾生物本能的"行动政治哲学"上,就产生了他的高度理想和仇恨心理,只讲目的、不讲方法的、矛盾的人生政治哲学观。在一个被压迫被剥削的国家民族,在长期受各种各样的侵略,在心疲抑郁之余,将这个高度理想和仇恨心理配合的政治哲学灌输到人民心目中去,立刻可以燃起火花,用愤怒的心情来作不畏牺牲不怕困难的解放独立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士掌握了这个"行动政治哲学",并巧妙地付诸实行,使中国在短时间内站起来。这不得不感激马克思所开的这付特效药。不过马克思并不是万能无所不包的圣药,这付猛烈的特效药在环境尚未成熟和特效已经成功之后,用以煽动人类仇恨心理是万万不可的。

第四:徐璋本认为,东方印度和中国特有的对人生本能的深刻体会,和毫无宗教迷信和教条主义的"大同人道主义精神"、"人天一体观"大彻大悟,这个人生自然哲学思想是包括有关经济生产的唯物论的部分的。"不生不灭""无所不在无所在"是真正彻底的辩证唯物论的"人天一体观"。而"无我无他"、"同生同灭"才是对人生两种矛盾生物本能的彻底解脱,才是实现大同共产社会理想所必具备的条件,而不需要煽动仇恨心理来推动人们的行动和积极心,这是一种最高的境界。同时他还认为马克思所谓"阶级矛盾现象"的来源并不是"自然物质能"和伴随着的生产工具和经济制度,而是基于人类与生具来的两种生物本能――自私利已与互助利他。

根据以上的理论,徐璋本认为,能真正作中国人民和人类的"指导哲学思想"的。合乎人情的,只有中国的大同人道精神和"爱和怒"的平易人伦哲学思想,以及基督教义中以爱和怒为基础的宗教信仰。而其最高造诣是释迦牟尼所宣示的超人的大解脱:"无我无他""同生同灭""同不生同不灭""无所不在无所在"完美辩证的"人天一体观"。徐璋本认为,这些看法,是他几十年来学术研究的结果,不可能全是对的,他希望大家展开讨论。

徐璋本对马克思主义的认识,可以说达到了非常深刻的地步,也是解释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能与中国社会相结合,以及为什么二十世纪初,共产主义得以在全球盛行的原因,这样的认识,今天对于我们深刻了解中国社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都非常具有启发意义。可惜像徐璋本这样的思想,多年来被历史尘封,以至于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在1957年,许多民间知识分子在理论认识上达到的高度。在1957年,多数有价值而深入的思考,是由那些自然科学的教授和学生完成的,特别是物理系和生物系的教授与学生。


《要求共产党第二次解放中国人民》,这是当时南京大学中文系讲师刘地生写的一篇长文。7全文共分为九个问题,现将其中思想含量较高的问题介绍如下;

第一:消灭党的政权特权。刘南生认为不尊重人权,不倡导独立思考是产生三大主义的主要条件。为此他建议1、成立全国人民直接自由选举的各级人代会。全国人代会要成为名符其实的全国最高权力机关。在全国人代会里成立各类专门委员会,邀请各类专家参加各该专门委员会计讨论有关的大政方针。并修改宪法上某些不合时宜的条文。一切国家大事一味只在幕后制定好了,再拿到会上来形式通过一番,不是一个堂堂大国应该有的现象。应该提到会议厅上来公开辩论,并付诸表决。各级人代会必须有实实在在的权力,选举或罢免各级政府领导人员,制定或否决施政方针。

第二:共产党利益不能代表全国人民利益。刘地生认为,共产党是国家的领导政党,但这不等于说共产党就是国家。应该改变以往把党放在国家之上,以党的利益代替甚至超过国家利益的做法。今后制定政策方针应首先从六亿人口的利益出发,不应该首先从党的利益出发。党的领导只能体现在方针政策上,党员的模范行动上,报纸广播的宣传上,而不是体现在行政命令上。任何一个党派的委员会或支部,除开对那个党的机关或党员之外,没有权力对党外的政府机关或行政人员发布命令或指示。

第三:创办民营报纸和出版。如果可以承认六亿人民的利益不能以任何一个党派的利益去代替,而存在各种不同阶层,不同职业集团,不同地区人民的利益,那么就不能不承认他们有代表各自利益的发言权。因此,除开共产党的机关报之外,人民可以自由经营报纸和出版社让,全国人民有发表自己意见的园地。此事似可以现在就着手进行,各省最低限度有民营报纸和出版社各一个。

第四:法院和公安机关不能归党领导。

第五:取消少先队、青年团组织和党对学生的领导。刘地生认为,为了将来科学建设的前途着想,必须让青年学生纯洁的头脑自由成长。青年时代的头脑一经定型,以后要客观的研究真理,就比较困难。因此在学校的党派,可以在教员当中活动,不需要在学生中活动,特别在中小学,应取消少先队和青年团的组织。大学里的政治课自由选读,以免阻碍培养青年独立思考的能力。

第六:消灭党的经济特权。

第七:党系统机关经费开支只能由党费中支出。

第八:大量裁减陆军、投资发展原子能科学。刘南生认为,今后的国际战争,实质上是科学,特别是原子能科学互相竞赛的战争。一旦战争爆发,步枪加小米是决不能应付的了。必须考虑大量裁减陆军,把节省下来的钱投资到发展原子能科学上去,才是建设国防的根本办法。

第九;农业合作化只能在小部分地区试验。

1957年,许多民间知识分子对中国农民的生活和处境提出过许多意见。当时《内部参考》曾作为读者意见整理发表过一部分。

安徽一个名叫方格恩的读者建议成立中国农民党。他认为,中国农民占大多数,当时六亿人口中约有五亿是农民,可是农民阶级却没有自己阶级的政党,有些意见不能和其它阶层一样有组织有系统的向上反映。

一个叫戈友辰的读者建议,要保障居住和迁移的自由。要给农民拒绝出售劳动产品的自由。农民应在政府里占有席位。成立全国总农会。8

这些建议,今天还还非常具有现实意义。


1957年6月,成都铁路管理局职员李昌明以"民主先生"和"自由女士"发表了了《为胡风鸣不平》的长篇演讲。9

他的这个演讲,从常识理性出发,以现代法律精神为基本标准,遂条为胡风案辨护。在当年为胡风案鸣不平的文章中,就我个人所见到的,以这篇最有水平,比林希翎的文章更具现代法律精神。李昌明从五个方面为胡风辨护。

第一,他举出了大量的事实,说明胡风没有反革命身份。

第二,说胡风参加过"反共政治工作",理由不能成立。如果成立,郭沫若三七年作国民党□□部三厅厅长及大部分起义人员将同罹此罪。

第三,与陈焯之关系仅为一般社会关系。不是反革命组织及工作关系。李昌明说:"众所周知,周总理与蒋介石集团中多人往还,宋氏三龄见解各殊,均未认作反革命关系,何独胡风别有看待。

第四,胡风集团只能是一些偏见的学派,五四运动前后的创造社、新月派、语丝派,互相攻击,极尽诋毁、污骂能事,郭沫若攻击鲁迅所用辞汇其恶意不在胡风之下,鲁迅与梁实秋论战作用语词亦尖锐之极,可见文人相轻,历史皆然,不能对胡风有所偏颇。

第五,从法律观点看,胡风集团的行为并不构成对国家有形的损害。李昌明说:"我国惩治反革命条例上无一条对胡风集团适用,全世界任何一国民法、刑法(包括苏联在内)均未载有以文艺形式对文艺问题上的意见或攻击足以构成的叛国罪或危害国家安全罪。美国的斯密斯法(Law of Smith)对国内进步人士与共产党员的迫害均未在学术领域或文艺范围内引用,也未有这种事实。"


李祖彦当时是云南一一六医院的休养员,是军人。他在给毛泽东的一封信中,特别谈到了关于"党的性质问题"。他说:"我认为党当前的性质只代表工人阶级一个阶级是狭隘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制定的纲领中规定党仍然只是工人阶级一个阶级的政党,我看也是保守的。"李祖彦认为,当时全国人民普遍对共产党爱戴,把党当作自己的灵魂、生命。为此他建议将共产党改组为工、农知识分子联合的政党,名称不变。所改变的是由代表工人阶级改为同时代表农民和知识分子。李祖彦还提出,有人说共产党是执政党,这话是不正确的,以共产党是执政党,其它党派就是在野党了。因为中国没有在野党,所以执政党这词是多余的。9李祖彦并没有从根本上否定共产党的领导,他只是在根本不改变共产党性质的前提下,提出了一些属于党的建设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着眼点还是党内的民主改革以及如何与其它民主党派的合作问题。


陈维太当时是中国科学院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秘书科科员,他以《逆流报告》为题,写了一篇文章,寄给当地的报纸,要求发表,但没有得到回应,但他的文章却被上报中央。陈维太对现实的评价是:共产党当时是在坐"党天下"。11

陈维太认为,共产党的基本法宝就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也有一个功用:就是可以用来鼓吹和煽动一些缺乏生活知识的群众,不择手段地来达到独占国家权力的目的。就马克思主义的学说的实质来说,有一部分是无产阶级的理论,有一部分是丑化人群(如宣传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农民阶级等的阶级性都很坏)装璜自己(说无产阶级多么好、给自己镀金)的理论。给人们造成一种病态心理――你仇恨我,我仇恨你――以作为统治的物质基础。

陈维太说:"理论指导实践,实践验证理论。共产党在中国实践的结果是触目惊心的独裁政府。集中地表现在政治特权和经济特权上。

1、政治特权反映在领导与群众的关系上是不民主,是宗派主义,反映在工作作风上是官僚主义,是主观主义;反映在思想方法上是教条主义。我们国家里各党派的地位是不平等的,共产党要各民主党派必须承认共产党的领导,才准予存在,否则就消灭它。没有法制,共产党为所欲为,恣意横行,党的利益高于一切。

2、经济特权表现在一包大揽,什么都管,就是胡乱管。现在的机关、企业、学校事业单位等的性质,事实上是不好分别的。因为这些机关单位所管辖的事务范围差不多一样,特别是都有一个共同性,都具有司法、公安的职能,都有政治权力和经济权力。剥夺人民的经济权力,这一点还不如十八世纪的中国或更远一点的朝代。对工商业者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实质就是要消灭工商业者――资产阶级的过程。老百姓唯一的去路就是给共产党做工。办党应当用党费津贴,应当有目的,现在没有人知道党的秘密,但党也不能从国库里"走私"。

陈维太还批评五十年代国家经济建设浪费太大,得不偿失。他认为,应当从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道路上来检查这个问题。"我们重工业与轻工业、农业的发展比例关系是大有问题。民不聊生、就是这个政策的结果。我们不能牺牲五亿农民的利益来建设工业。"陈维太认为,"国家的基本制度必须改革。否则任你采取什么办法'整风'也好、什么'民主集中制'也好,对群众深恶痛绝的官僚主义不会有好经验的,官僚主义仍是根深蒂固地存在着和滋长着。"

陈维太建议:

1、我们要社会主义,但不能道听途说,还是要多学习,在比较中转化和提高。

2、各党派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应当一律平等,不应当有什么领导党与被领导党之分。因为都是党派,各党派都应当服从于国家政治,不能有超越和凌驾国家政府之上的党。

3、文化教育科学事业,应当由内行专家共同协商管理,在国家特定的机构指导下自由发展。勿论唯物主义观点或唯心主义观点都可以自由广泛地宣传,相信人民群众的鉴别力,特别是在言论出版问题上应当广开门路。取消在中小学学生中的政治活动,其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我们在今天也必须看到祖国未来科学事业的物质基础,不能在幼小的心灵上强加影响,应当任其自由成长。

4、工商业的管理问题,有关国家民生的大企业应由国家聘请专家管理。有的也可以采取国家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对一般的中、小型企业交由私人自由经营(小商小贩、手工业者亦同)。在刺激大量发展生产和增加社会主义物质财富的前提下,鼓励完全自愿式的合作组合。国家也可以适当地发展合作社经营。

5、土地问题,在目前的情况下,除国营农场和地方国营农场继续办理并起示范作用外,一般的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应当宣布必须在完全自愿的基础上始能成立,否则,农民可以自由耕种自己的土地。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土改前地主的土地再进行民主讨论,协商解决(房产问题亦同)。

6、国内外团结问题:在国内不能有大汉族主义,积极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科学事业;在国外不能实行一边倒的政策,而是平等互利,尊重主权,和平友谊的政策。


肖子超是华南垦殖局的一个科员,1957年他曾他提出这样的建议:

1、建设社会主义是可以通过不同的道路来达到的。如南斯拉夫就是走的和其它社会主义国家不同的道路;在中国,全国要建成社会主义是必须经过相当长的时间,但是,具体地区却不一定需要那么长。因此,他以为,"以广东的人力物力条件,如果单独搞,在时间上可以缩短很多。"

2、他认为广东土改中的偏差主要是由于南下干部对广东的情况不了解所造成的。

3、他认为:"广东第一个五年计划中以发展农业为重点的方法是不恰当的,应以工业为重点,根据广东目前情况应着重发展轻工业,尤其是轻工业中的农产品加工和食品工业。"他认为,现在所以搞得这样糟,是由于领导干部系外来干部,而广东本身又不是一个独立政权组织的缘故。"

4、他认为在语言系统上广东自成格局:"以广州话为基准的广东语言,在语言三要素上和北京语系都有很显著的区别"。12广州近二十年来的发展,证明这个科员的思考是非常有价值和远见的,建立经济特区的想法,也就是这个思路。但在1957年,提这样建议的人却被说成是要建立"广东人民共和国",而成了"右派"。

十一

思想史研究如果不注意民间,可能会遮蔽许多东西。我所以注意到了这些民间知识分子言论活动的价值,是因为有一个评价这些言论的参照:这就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理论界思想解放时期提出的许多理论和这些理论的提出者。我不是要否定这些改革开放时间期言论和提出者在当代思想史上的地位,而是想补充思想史研究的不足,也就是说,在今后的思想史研究中,我们必须把民间知识分子的思想考虑在内,必须充分意识到,1949年以后中国社会各阶层当中有相当多善于也勇于思考的人,虽然他们默默无闻,但他们的思想不应当因为他们的名声而被遗忘。

注释:

1《中国研究》1996年8月号(中国研究杂志社,东京)

2《文化大革命和它的异端思潮》(田园书屋,1997年6月,香港)

3《西南农业学院的四个学生发表纲领演讲》(《内部参考》1957年2234期,页9、10、11,新华社参考消息组编辑,北京)

4《四川大学举行辩论会辩论冯元春的反党提纲》(《内部参考》1957年2223期,页8、9、10)

5《耿伯钊的八点建议》(《内部参考》1957年2231期,页24、25、34、35)

6《徐璋本认为以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会产生教条主义》(《内部参考》1957年2228期,页20、21)

7《要求共产党第二次解放中国人民》(《内部参考》1957年2227期,页12-16)

8《要求为农民"鸣""放"的种种意见》(《内部参考》1957年2260期,页32、33)

9、《"为胡风鸣不平"》(《内部参考》1957年2251期,页98)

10《李祖彦给毛主席的一封内容极端荒谬的反动信》(《内部参考》1957年,2290期页11、12)

11《陈维太的反动文章》(《内部参考》1957年2267期,页8-17)

12《华南垦殖局右派分子肖子超的反动主张――成立广东人民共和国》(《内部参考》1957年2364期,页10)


-完-

2010年8月28日星期六

程益中的申诉(2004年10月28日下午于南方都市报支部党员大会上)

2004-11-3

(2004年10月28日下午于南方都市报支部党员大会上)

各位党员:

根据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2004]29号《关于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这是我最后一次参加南方都市报支部会了,是我最后一次履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责任和义务了,是我最后一次以南方都市报工作人员身份参与活动了。我被非正常地剥夺了中国共产党党籍和南方日报社行政职务。我受到了不公正对待和赤裸裸的政治迫害。中国共产党失去了一个难得的党员,南方日报报业集团失去了一个杰出的人才。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2004]29号《关于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不仅违背了《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而且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小题大做、漏洞百出。这是一份欲加之罪、何患无词的文件,是一份意气用事、不负责任的文件。在十六届四中全会刚刚召开之际,在中国共产党强调要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大好形势下,广东省直纪工委的这个决定,与政治文明背道而驰,与依法治国的大政方针背道而驰。我强烈要求有关部门撤消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2004]29号《关于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我的申诉将一直继续,直到这个错误的"决定"撤消为止。

一、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2004]29号《关于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完全违背了党的组织程序和组织原则。

1、《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条规定,"对党员的纪律处分,必须经过支部大会讨论决定,报党的基层委员会批准;如果涉及的问题比较重要或复杂,或给党员开除党籍的处分,应分别不同情况,报县级或县级以上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批准。在特殊情况下,县级和县级各级党的的委员会和纪律检查委员会有权直接决定给党员以纪律处分。"

广东省直纪工委对我的处分决定,没有经过南方都市报支部大会讨论,也没有经过南方日报机关党委和纪委讨论,那么应该属于"特殊情况"。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特殊情况"呢?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赋予党员八条权利的第(八)条,党员有权利"向党的上级组织直至中央提出请求、申诉和控告,并要求有关组织给以负责的答复",本人现向省直机关纪工委请求,对这一"特殊情况"予以答复。

2、《中国共产党章程》第四十一条规定,"党组织对党员作出处分决定,应当实事求是地查清事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必须同本人见面,听取本人说明情况和申辩"。在广东省直纪工委作出处分决定的前前后后,省直纪工委没有派人到南方都市报进行核实,处分决定所依据的事实材料和处分决定始终都没有同我见面,也始终没有听取我本人的情况说明和申辩。

3、中共中央刚刚颁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二十条规定,"党组织作出重要决议、决定前,应当以适当方式在一定范围内征询党员意见。对于多数党员有不同意见或者存在重大分歧的,暂缓作出决定,进一步调查研究,交换意见,提交下次会议表决"。而对于开除我党籍和建议撤消行政职务这样关系到一个人政治生命和人生前途的重大决定,本人所在的支部没有一个党员知情,而我的上级党组织也明确表达了不同意见。

4、《中国共产党党员权利保障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处分决定应当写明党员享有的申诉权以及受理申诉的组织等内容",而广东省直纪工委对我的处分决定文件上,并没有写明这一点。

5、处分决定的最后部分写到:"经省委宣传部部长会议讨论、省直纪工委建议并报省直工委批准,决定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按照党员管理权限,我的组织关系在南方都市报党支部,并非在省委宣传部,而且,省委宣传部部长会议并非一级党组织的会议,无权对一名基层党员作出纪律处分的决定。

另外,10月22日中午12时我签收了这个决定,到27日发出这个决定的机关又来收回这个决定,大家都以为是他们要主动纠正这个错误决定,原来却是有几处事实错误和文字表述的错误必须修改重发。对开除一名党员党籍、事关一名党员的政治生命和政治前途这样重大的决定,难道可以这样轻率、这样儿戏吗?

二、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2004]29号《关于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中,对于我所谓的错误认定,完全是无中生有、歪曲事实、小题大做,是绝对不能成立的。

1、所谓的私分58万元公款的问题。这个问题已经被法律方面的专家反驳得体无完肤,我不想再做理论了。我只想指出处分决定中关于这个问题表述的诸多破绽。譬如处分决定的第二段写道:"检察机关经依法审查后认为,程益中涉嫌参与私分公款58万元,自己分得10万元部分由于现有证据尚不符合起诉要求,故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之规定做出存疑不起诉处理。不起诉后如果检察机关调取到新的证据,仍可对该犯罪事实提起公诉。"我不知道处分决定引用的是哪一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我查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的完整内容是:"对于补充侦查的案件,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可以作出不起诉的决定。"而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检察院2004年8月27日发给我的《不起诉决定书》也明明写的是:"被不起诉人程益中涉嫌与他人共同贪污公款人民币580000元、自己分得人民币100000元的事实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条第四款之规定,决定对被不起诉人程益中不起诉。" 这里面都并没有处分决定所谓的"存疑不起诉"、"不起诉后如果检察机关调取到新的证据,仍可对该犯罪事实提起公诉"等威胁性内容。绕来绕去,贪污搞不定了,处分决定退求其次,不问三七二十一,认定在这个问题上,"程益中的行为已构成私分公款错误"。

2、关于所谓的报销旅游费7545元的问题。处分决定有意忽略了一个关键问题:我带家属休假旅游及报销费用行为发生的时间,是在《南方都市报干部休假奖励方案》颁布生效之前还是之后?这是问题性质的根本所在。我带家属休假旅游的时间是2003年8月7日-11日,而《南方都市报干部休假奖励方案》颁布生效的时间是2003年8月6日,并且根据这个休假奖励方案,我可以报销8000元额度的家庭休假旅游费用。至于帮我代办报销手续的办公室工作人员和财务记帐人员写成以另外的名义报销,完全是一个与我无关的技术性小差错,改过来就行了;而检察院却非要自欺欺人地认定这是贪污,处分决定却非要小题大做地认定我"负有不可推卸的领导责任"。南方都市报所有干部都可以享受的休假奖励,为什么偏偏他们的领导却不可以?这是什么道理?!

3、关于所谓的报销医药费8303.94元的问题。这是一个令人寒心的问题,处分决定还把这个问题抛出来,实在令人冷齿!我当年累倒在工作岗位上,差一点把命都搭上了。整个南方报业人尽皆知。我住院的所有手续,包括办理入院、出院、费用结算及帐目报销,都由南方都市报办公室工作人员操办;出院后,南方都市报行政和财务部门的领导和分管南方都市报的集团领导做主,把我住院自负的医药费部分8303.94元,也在南方都市报年终奖金结余中报销了。南方都市报员工重大疾病没办法享受公费医疗和因公负伤住院的,大部分费用都是从年终奖金节余款中出帐的。大家只要看一看处分决定中对于这个问题的表述,就很容易明白,于法、于纪、于情、于理,这都不是一个问题。处分决定在这个问题上强词夺理、强加于人的做法太过分、太露骨了,怎么好意思说得出口!再问一句,这是检察院所定性的贪污吗?!这是处分决定所定性的严重违纪吗?!

另外,这里面的破绽和漏洞也极为明显的。譬如处分决定的第二段写道:"对程益中涉嫌贪污医疗费和旅游费的事实,检察机关认为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可以认定为贪污犯罪。但因其犯罪情节轻微,检察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之规定,做出相对不起诉处理。"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二条的完整内容是:"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这里并没有处分决定所谓的"相对不起诉"一说,广州市东山区检察院2004年8月27日发给我的《不起诉决定书》也没有"相对不起诉"一说。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检察院8月27日向我发出《不起诉决定书》的时候,我要求他们作了如下笔录(大意):"我对广州市东山区人民检察院对我作出不起诉决定表示接受,但对于我所谓贪污旅游费和医药费合计人民币15848元的轻微犯罪的认定,我觉得与事实不符,完全不能成立,我完全不能接受。"我还说,我能够理解你们的良苦用心,这样做不就是为了找一个台阶下嘛。

再譬如处分决定第二段说,"鉴于程益中的行为已构成贪污犯罪,且被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作出有罪处理",这完全是无中生有。我并没有被法院起诉,更没有经过法庭宣判,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也明确规定,任何人未经法庭宣判都不能定为有罪,处分决定中所谓的我"被司法机关依法定程序作出有罪处理"的说法,荒诞不经。

紧接着处分决定又说,"依照《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二百九十一条'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行政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连同不起诉决定书一并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规定,广州市检察院建议给予程益中党纪、政纪处分。"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的第二百九十一条中根本未提及"党纪处分",检察院无权提出这个建议。

综上所述,中共广东省直属机关纪律检查工作委员会[2004]29号《关于给予程益中开除党籍处分的决定》是完全错误的,必须予以改正。

各位党员,党教导我们要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党注重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党提倡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风气,党正在加强党内监督和权力制衡。我控告,对于我的这个处分决定,有挟私报复、打击迫害的嫌疑。对我长达160天的非法拘禁刚刚结束,我和我的家人还没有从巨大的伤害中恢复过来,为了顾全大局和地区形象,我和我的家人听从组织上的建议,忍辱负重,默默承受不公和苦难,寄希望于进步的中国和未来,寄希望于时间之河的流淌和洗涮,从而没有采取任何捍卫自身人权和利益的措施,也没有提出追究有关人员法律责任的要求。然而对于我的不公和迫害还在继续,在法律制裁未遂的情况下,政治打压和组织处理继之而来。许多朋友都在为我和我家人的安全和利益忧心忡忡,为我和我家人遭到的各种困扰愤愤不平;我还劝慰他们,要相信现在不是文化大革命年代了,要相信中国现在的政治文明。然而,面对广东省直纪工委的处分决定,我不禁要问:党纪国法乃是国家之大公器啊,不是哪个个人的拐杖和棍棒!为什么非得要搞垮一个优秀的共产党人?!为什么非得要搞垮一个杰出的报纸总编辑?!为什么非得要搞垮一个好人?!为什么凡是人民群众喜欢的有人就不喜欢?!在南方都市报工作10年来,我始终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任的精神,兢兢业业,扎实工作,奋发图强;心存远大理想,严格要求自己,毫无私心杂念;把南方都市报办成了一张真正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报纸楷模。是非功过,自有公论。历史是人民写的,历史是时间写的。在告别之际,我恳请各位党员和我所在的党组织给我一个实事求是的评价和结论,恳请有关部门还我一个公道,还世界一个公道。

-完-

2010年8月26日星期四

聚焦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陕西河南的利益博弈

2006年04月16日 民主与法制时报

豫陕两省关于三门峡水库之争,超出了单纯的技术层面,上升到了政治层面——两个省的人大代表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提出相反的议案,争端的层级越出了水利部以及黄河管理委员会行政调解的范围。真理究竟在哪一方手上,已非核心命题,背后的省际利益考量进入法律调整的范畴,处理不好必将是利益相害的结局。

本报记者张华勇发自河南、陕西

天鹅飞走了。

天鹅湖静悄悄的,轻柔的泥滩从水边漫延开,有天鹅飞走后留下的脚印。

3月30日,河南三门峡市。河柳新绿,一派春来景象。天鹅湖就在城北的黄河岸边。

20天后,黄河旅游节将在这个城市举行。而就在此前半个月,全国两会上,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再次被提起,32名河南省全国人大代表向大会提交了《关于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三门峡水库有关问题做出决议或决定的议案》,三门峡市委

书记连子恒是议案发起者之一。

三门峡市因三门峡水库而设市,也因三门峡水库而兴盛。因三门峡水库而形成的黄河湿地,成了天鹅越冬的乐园,三门峡水库因而得了"天鹅湖"的美誉,三门峡市也被人们称为"天鹅之城"。

自三门峡市往西100多公里,就到了出秦的第一关"潼关"。4月2日,记者抵达潼关古城,那里看不到一点城市的迹象,这个素有"三秦门户"之称的要塞,在三门峡水库建成后,沦为了废墟。当地人言语中对天上飞的天鹅没多大兴趣,他们更多是怀念那曾经辉煌的潼关古城。"城墙同西安和北京的城墙一样厚,抗战时日本人炮轰了八年都没有轰垮。"在黄河岸边开鱼庄的张建国对此津津乐道。

三门峡市、潼关古城,一座新城的兴起与一座三千年古城的废弃,皆因三门峡水库。而这两座城池的兴废,也成了观察三门峡水利枢纽建成后河南与陕西两省不同境遇的一面镜子。

"他的一生都让黄河给毁了。"张建国指着72岁的李天一老人说。

李天一住在张建国的鱼庄,每天下河为张建国打鱼。从14岁起,他就靠在黄河里打鱼为生,年轻时每天打了鱼就挑进潼关古城里卖。

上世纪50年代,三门峡水库建设移民,潼关古城拆毁另建新城,他没有迁往新城,而是移民到了宁夏。那时他有个三岁的儿子,妻子也还年轻,在宁夏的黄河边种庄稼。60年代,儿子和妻子都饿死在宁夏,他孤单一人跑回了潼关。此后在

潼关与宁夏那块安置地之间,他又来来回回跑了三次,一直到80年代,才最终留在了潼关。此时老人已年近半百。

"我一生都在黄河边上搬家,从黄河这头搬到那头,又从那头搬到这头。"李天一说。此后的年代,他未能再娶,而是重操旧业,漂在黄河上靠打鱼为生。

张建国称李天一为大哥。但据附近居民称,张建国与李天一情同叔侄,因为李天一打鱼勤快,张建国的鱼庄也开得兴盛。"李天一总算有了个归宿。"这些居民也都是回迁的移民,在陕西这样回迁的三门峡库区移民共有43万。

自潼关以上,关中平原当时的移民多达30多万,这些移民60年代中期起开始回迁,到80年代,大部分都已经迁回原居地。但命运并没有多大改变,此后的年代里,关中平原渭河两岸十年九灾,回迁移民大多居住在水库原计划的淹没区,地势低洼,洪水一次次洗劫他们的家园。

2003年8月,由于持续降雨,渭河渭南区域遭遇历史罕见特大洪灾,华阴、华县、潼关县等沿渭5县(市、区)56万人受灾,12.9万人一时无家可归,直接经济损失23亿元。

"当年号召我们支援国家建设,我们义无反顾地响应号召。但我们很多人万万没有想到,竟是一生的代价。"李天一说,他知道他命里离不开黄河,也没想要离开黄河。

三门峡市的黄水清,对黄河以及三门峡水库,有着与李天一完全不一样的记忆和态度。黄水清1964年出生在三门峡市,父母都是三门峡水库的水利干部,她说她的名字寄托了老一代人的愿望。她如今开的士,带着记者沿黄河大堤跑了十多公里。望着黄河岸边一排排疯长的杨树或柳树幼林,她神往地说,再过几年三门峡市就可以评上国家级旅游城市了。

她的记忆里没有洪水,只有黄河水浩浩荡荡的壮观景象。"我们那时候谈恋爱,都喜欢到黄河边上来,看着河水心情就好。"她说,现在的年轻人可去的地方多了,不时兴到河边谈恋爱了。

在她陪同记者的两个多小时里,8次提到"黄河是母亲河"。

据三门峡市提供的资料,以三门峡水库为依托的"黄河游"每年带来近1800万元的旅游业直接收入,相关产业近3亿元,创造了6万多个就业岗位。

三门峡水利枢纽存废之争——豫陕两地50年的"黄河官司

一条大河两地情

三门峡市地处河南西部、豫晋陕黄河金三角地带,是"万里黄河第一坝"——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所在地。三门峡

大坝就建在三门峡市黄河段下游5公里处。

在地理上,三门峡大坝处在黄河河南省段最上端,库区的函谷关、潼关为进出八百里秦川的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传说上古时期,为了治理咆哮的洪水,大禹用神斧把高山劈出三道峡谷,分别叫做"人门"、"神门"、"鬼门",

于是这里便得名三门峡。1960年,三门峡水库建成后,三道峡谷永远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巍然耸立在黄河上的现代化大坝。

传说并非信史。然而不难发现,大禹开三门而通黄河,这个传说与三门峡大坝的修筑,正好是一个轮回。大坝成,三门锁,黄河之水再次被锁在潼关以内,千里秦川,复又处在咆哮的黄河威胁之下。

而据史载,自周定王五年(公元前602年)到1938年河南花园口扒口的2500年历史中,有关黄河下游决口泛滥的记载多达543年,决堤1590次,经历过5次大改道,洪灾波及纵横25万平方公里。

其间关中平原的洪水记录却很少。战国中后期以后,因郑国渠等古代水利工程的修筑,关中平原成为千里沃野,富甲天下,秦汉隋唐一千多年中长期作为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从一定意义上说,三门峡水库的修筑,使关中平原自禹治水以来形成的相对发达的水利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陕西省水利厅一官员说。

潼关是出秦的第一关,也正是黄河、渭河、洛河三河汇流后的第一个出水口。潼关高程的形成,无疑使大禹治水之功毁于一旦。潼关高程是指黄河潼关水文站断面流量在每秒1000立方米的相应水位。

可以说,治理黄河,对于河南人和陕西人,虽然说是同一个命题,但却是完全不同的解法。传说中的大禹治水,劈开山峦,疏通河道,使万里黄河水奔涌而出秦川,在今天,这可能仍然是陕西人的治水方式。但对于一马平川的河南来说,天上 来的黄河之水,不受控制地奔涌而出秦川,可能意味着灾难。

河南人对于黄河泛滥的记忆,比起世界上任何一个地方的人对于洪水的记忆可能都要深刻。千里黄泛区,曾使这个省一次又一次地受到灭顶之灾,以至于千里沃野的中原,在经历了商周汉唐宋几千年的辉煌后,终至一步步衰落。堵截黄河,驯 服黄河,理所当然成了河南人的治水方式。

"黄河水面比开封的宋代铁塔还要高。"作为世界著名悬河,黄河平滩水位比两岸地区平均高出4至6米,多的达10米以上,没有人敢想象大堤决口的情景。

半世纪的"口水仗"

2003年秋,陕西渭河下游5年一遇的小洪水,导致50年不遇的大洪灾。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双院士张光斗

与水利部前部长、全国政协前副主席钱正英对此发言:三门峡水电站是个错误,理当废弃。

这不过是一场时间跨度长达半个世纪的争议的又一次高潮。三门峡立项之初就遭到陕西方面的坚决反对,当时陕西不少政府官员通过多种渠道力陈此项目对陕西的影响。

1958年,在三门峡工程开工一年后,陕西仍在极力反对三门峡工程。理由是:沿黄流域水土保持好就能解决黄河水患问题,无须修建三门峡工程。但三门峡工程并没有因此停止。

早在1955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苏联专家提出的"高坝大库"的三门峡水利工程方案被全票通过,在"一家救万家"大义之下,陕西省表示"困难,但中央决定了就服从"。

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当时持反对意见。他提出:大坝建成后,潼关以上流域会被淤积,并不断向上游发展,届时不但不能发电,而且还要淹掉大片土地,"今日下游的洪水他年必将在上游出现"。

1961年下半年,陕西的担忧变成现实:15亿吨泥沙全部铺在了从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潼关的河道抬高,渭河成为悬河。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沼泽化,粮食因此年年减产。

1962年,在4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陕西省代表提交提案,拟请国务院从速制定黄河三门峡水库近期运用原则和管理的具体方案,以减少库区淤积。

1969年召开了晋、陕、豫、鲁"四省会议",会议决定对三门峡水利枢纽进行改建。

在随后的许多年里,三门峡工程的运用方式虽几经调整,但三门峡工程对上游(主要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造成的危害仍在继续。

2003年秋季,陕西渭河流域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后,陕西许多干部和一些知名水利专家认为,渭河"小水大灾"祸起三门峡水库,建议废弃三门峡水库以解渭河"地上悬河"之危。

2004年,陕西省15位省人大代表向陕西省人民代表大会提交了《关于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陕西潼关高程、彻底消除渭河下游水灾隐患的议案》。同年的全国两会期间,陕西省的多名政协委员、人大代表提出议案,要求停止三门峡水库蓄水发电,尽快降低潼关高程"废"掉三门峡水库。对此,河南的32名全国人大代表也联合提交了一份议案,要求"合理利用三门峡水库"。议案说,三门峡水利枢纽是治黄工程体系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

任,保护着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随后,2004年9月17日,三门峡市也打破常规向水利部直接发去了长达5000多字的紧急请示,请示的中心内容是:"三门峡市离不开三门峡水库!三门峡人民离不开三门峡水库!"

今年的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河南32名全国人大代表提交一份《关于全国人大常委会对三门峡水库有关问题做出决议或决定的议案》,《议案》中称,三门峡水库降低水位和汛期敞泄运行试验的3年中,河南、山西部分地区深受影响

,仅三门峡市的地方财政收入就损失6亿多元,6万亩灌溉农田遭受旱灾,63万农村人口和30万市区人口饮水困难。如果水库继续降低水位和汛期敞泄,"不仅会严重制约河南、山西两省部分地区经济发展,而且大批库区移民返迁难以避免,将产 生新的矛盾……"

谁来做出裁决

2003年8月的陕西渭河流域洪灾,是新一轮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的诱因。陕西方面及部分专家认为,是因为三门峡水库引起潼关高程,从而导致洪灾。

而早在该次洪灾之前,水利部及其下属的黄河水利委员会就开始对三门峡水库进行原型试验,以验证三门峡水库运行水位与潼关高程升高的关系。2002年11月,水利部、黄委会在郑州召开协调会,决定三门峡水库进行非汛期318米、

汛期敞泄的原型运行试验,非汛期水位比以前降低了两米,试验期限为一年。一年后得出试验结果表明,三门峡水库对潼关高程没有影响。此后原型试验没有停止,三门峡水库2004年仍实行了汛期敞泄的运行方式。

三门峡争端一直以来技术专家处于重要地位。黄万里与温善章是最初的反对者。在最新一轮争议中,水利界泰斗张光斗和水利专家、前水利部长钱正英,扮演着议题挑起者角色。水利专家分成了维持派和废止派两个阵营,争论陷入了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困境。争论焦点始终围绕着泥沙、潼关高程、三门峡大坝这些关键词。

陕西省泥沙专家夏迈定说,渭河小水酿大灾的症结在于泥沙的淤积,不应忽视对泾河泥沙的控制;此外,三门峡水库除了降低潼关高程外,还应扩大泄洪能力,三门峡水库第三次改建势在必行。

而在2003年10月,国家水利部召集陕、晋、豫三省相关部门及部分专家学者在郑州召开的"潼关高程控制及三门峡水库运用方式专题调研会"上,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指出,有必要对三门峡水库的运用方式进行调整,三门峡水库的防洪、防凌、供水等功能可由小浪底水库承担。

黄委会防汛办有关负责人说:"废掉三门峡水库绝非明智之举。"三门峡水库防汛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按照小浪底水库设计要求,只有当位于河南境内的小浪底、三门峡、故县、陆浑水库"四库联调"时,黄河下游才能达到千年一 遇的防洪标准;二是当黄河下游发生严重凌情时,需要三门峡与小浪底水库联合控制,三门峡水库需要滞蓄20亿立方米的水量。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副局长刘红宾曾撰文说,部分专家学者提出了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废除、炸坝、敞泄、停运等不一而足的观点再一次叫响。随着小浪底水库的建成,提高了对黄河下游洪水的控制能力,原来由三门峡、故县和陆浑水

库承担的任务将有比较大的调整,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但无论怎样调整与整合,都不应是迎新弃旧,用新库替代老库。

在新的情况下,对三门峡水库的历史地位和在今后黄河治理与开发中的作用,也需要重新审视和定位。

三门峡市水利局一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对技术官员和专家主导的三门峡水库存废之争表示不满,他对记者说,纯技术性争论,永远不可能有唯一的答案。他说从哲学上讲,真理只能无限接近,永远不可能有绝对真理,实践无止境,真理也无止境。"这样争下去,地方的利益还会受损下去。"

三门峡市委宣传部拒绝安排其市委书记连子恒接受采访,一位宣传干部说,该市市委已定决定不再扩大宣传。但该市一位官员解释,他们期望国家有关决策部门作出裁决,作出定论,以免影响地方政策的制定。

记者注意到,河南省全国人大代表与陕西省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交的议案,措辞有所不同,河南的议案为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出面裁决,陕西省提交的议案则为提请解决渭河水患的诉求,前者侧重程序,后者侧重实体。

背后的利益考量

记者在黄河水利委员会查看了三门峡水库历史争议的资料,发现历次争论中,法学家、社会学家等人文科学家都缺席。如一份资料显示,1957年6月10日至24日,水利部召开了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讨论会。参加会议的有建委、水利、电力等有关部门,陕西、河南等有关地方,北京、天津、武汉等高等学校的专家共70人。

而2003年会诊三门峡的郑州会议上,仍然为"30多名水利专家会聚郑州,对三门峡水库的利弊问题展开讨论"。

陕西省华县是2003年渭河洪灾的最大受害者之一,该县县委宣传部一位干部私下对记者说,陕西省关于三门峡水库的争议,不是是非之争,不是真理之争,而是生命之争、利益之争,是为关中上千万父老乡亲争生存权与发展权。该县县长薛东江2003年洪水过后曾喊出"'炸'掉三门峡"的呼声,他也是陕西省有关三门峡水库那份议案的动议者之一。

2003年水利部主持召开的郑州会议上,陕西省水利厅副厅长在汇报中尖锐地提出:"三门峡库区问题已经绵延了40年,积淀的各种矛盾已非我省所能解决,矛盾的发展完全是由三门峡顾及自身利益和下游利益造成的。"

陕西省的一份报告也指出:"同在一个黄河流域,唯有陕西是历史因素的无辜受害者,而别的省份都是纯粹的受益者,他们在几十年安澜的同时,继续向黄河索取更大的利益。"

利益的考量,显然是三门峡争端的核心。陕西省前省委书记、政协主席安启元,今年3月接受《新京报》采访时说,每次渭河发大水,他都要去灾区,"我发现,关中最穷的地方是在三门峡库区"。陕西省发改委一位官员表示,三门峡水库严重制约了关中地区的发展。

今年1月19日,在陕西省政协九届四次会议召开期间,安启元专门约见新闻媒体,宣布《渭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已经通过国务院审查及批复,将正式开始实施,由此中央财政投入229亿治理渭河,这是渭河史上也是陕西省历史上获得的最大一笔中央拨款。

三门峡市当局所提及的三门峡市离不开三门峡,也反复提到如果没有三门峡水库,该市将损失6亿多元,6万亩灌溉农田遭受旱灾,63万农村人口和30万市区人口饮水困难。

有宪法学者指出,处理三门峡这样的省际争端,中国目前缺乏完善的机制。当前主导的思维,仍然是三门峡水库的去留问题,应依据科学来决策。然而豫陕两省日益激烈的争端,显然已经上升到了权益问题。如果存在利益相害,就必然存在利益补偿的问题。不能单纯以牺牲一些人的权益,来保障另一些人的权益,这需要司法裁决。


-完-

2010年8月23日星期一

缉捕马加爵全程纪实

■只因打牌时对方怀疑自己作弊,陡起杀人动机■写下致亲友的"绝命信",没见多少悔意■举报者获得25万元重奖■马加爵案凸显大学生心理教育薄弱环节

杀人只因打牌被疑作弊

快报综合消息 昨天,马加爵在接受警方讯问时,讲出了自己的杀人动机,竟然只是因为打牌时被怀疑作弊。

公安局:我们是昆明市公安局的,现在根据法律对你进行询问,要如实回答问题不得隐瞒,知不知道?

马加爵:嗯。

公安局:你叫什么名字啊?

马加爵:马加爵。

公安局:你在哪儿上学还是在哪儿打工?

马加爵:在云南大学上学。

公安局:云南大学的哪个系?

马加爵:生物技术系。

公安局:你住什么地方?

马加爵:6号楼317室。

公安局:(你用)317室哪个柜子?

马加爵:是上面的那个柜子,进门的左手边。

公安局:都是左手边一排,是不是?

马加爵:对。

公安局:(杀人后)怎么处理的,放进去以后?

马加爵:放进去以后,我也是用报纸、胶带从里面封好,然后上锁。

公安局:也是上锁?

马加爵:对,有一个钥匙孔坏了,我又把它修好,本来是那个钥匙孔没扣。

公安局:你又把它修好了,又上了把锁?

马加爵:嗯。

公安局:为什么要杀人?

马加爵:因为有一次打牌时吵架。

公安局:为什么会吵架?

马加爵:其实我(打牌时)根本没作弊。

公安局:就是他们说你作弊了,后来唐学李说你经常作弊,是不是啊?

马加爵:嗯,我根本没作弊,就和他们吵起来了,然后吵出来很多东西。

马加爵要看通缉令

先装疯卖傻后坦白承认

快报综合消息 15日晚,马加爵在三亚落网后,三亚警方初步对其进行审讯。

据第一位首先控制马加爵的民警胡崇军说,马回爵被带回所里时,全身脏兮兮的,脸上也用脏东西涂得黑黑的。回到所里审问时,一开始,他装疯卖傻并不说话,等民警们用水将他的脸洗干净,并为他换上一套衣服,送盒饭给他吃饱后,他才说话,开口第一句话就是:"我是马加爵!"。

接着,民警给他量身高,结果与公安部通缉的马加爵一样,而且他的口音是广西口音。最后,民警还从他的身上搜了几盒录音带和2400元现金。公安人员播放了录音带,内容与马加爵杀人有关。警方初步确定该男子就是公安部通缉的马加爵。

三亚市河西派出所所长陈忠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称,当警方将马加爵控制后,他对自己的真实身份供认不讳。民警接着审问他的父母叫什么名字时,他都对答如流。

据河西派出所所长陈忠说,马加爵可能好几天没吃饭了,当送盒饭给他吃时,他一口就干完一个煎蛋,等吃饱后,他提出了一个要求,那就是先给张公安部的通缉令让他看看。

陈所长问:"你没看过通缉令吗?"马加爵回答说:"没有,不敢看。"

当马加爵看完通缉令后,表情有点小变化,但不是太大。

马加爵承认,他就是重大杀人案的犯罪嫌疑人马加爵。据他交待,他在2月13日和14日两天分别杀害了4名受害者中的2名,其他两名受害者均于2月15日遇害。他于作案后从云南先坐火车至广州,后从湛江坐大巴来到三亚,直至被捕。

马加爵称从未想过自首

快报讯 昨天下午3点10分,从看守所里出来,马加爵还穿着那双夹脚的拖鞋,清洗以后,头发和皮肤都显示得干干净净。

23岁的马加爵垂头丧气,走路时被两个民警搀扶着,由于带着脚镣和手铐,从看守所到押送车仅一百多米的距离,马加爵走了4分多钟,在此期间,记者趁机和马加爵展开了对话。

记:知道全国都在通缉你吗?为什么要往三亚跑?

马:知道。不过我从没有敢认真看完到处张贴的通缉令。跑往三亚是以为这里偏远,没人知道,没想到在这儿反倒被发现了。

记:你从昆明出来后是怎么走的?

马:先乘火车,从昆明到广州,又到湛江,然后换乘大巴到三亚,到三亚的时间是28日。

记:到处通缉你,想过自首吗?

马:我不想自首。如果自首的话,他们会判我无期徒刑,这是我自己不能接受的,不自首或许能躲过去,即使被抓住了,也是个死刑,比无期痛快一点儿。

记:你自己亲手杀死了4位同学,现在怎么看自己的所作所为?

马:(流泪)唉,我现在很后悔,真不该下毒手。

马加爵写下"绝命书"

快报综合消息 马加爵在离开三亚市第一看守所之前写了一封给亲友的信件。他在信中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没有感到后悔。而他对自己人生的回忆也依然仅仅停留在过去的印象当中。

这封信是马加爵写给两位亲友的。他写道:

"十四叔、十四婶,你们好,我是在海南省三亚市看守所写的这封信。发生这种事情,肯定给整个大家庭带来了很坏的影响,但是对不起的话我再也讲不出来了。

收到这封信后我希望你们立即向我的父亲母亲转达我的意愿———劝我的父亲母亲不要再理我的事了,我真的不想再见到他们二人。因为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了,我知道在父母的心中,无论我长得有多高、有多大,我始终是小时侯的'十二'。但是我真的变了很多很多,一个人从思想上变坏是不可救药的了。我真的希望父母不要再理我的事了,至于尸体、后事之类的,就由政府处理得了,总之,越省事越好,骨灰之类千万不要办,我这个人是从来不迷信的。

……

我想起了我读大一的时候十哥给我的一封信,写的是对我的鼓励,对我的安抚,信中他对我的称呼是"弟",我真的是热泪盈眶,……我想我跟十哥之所以不能作一对真挚的知心朋友,是因为我太自怜。直到上大学之后,一个农村小穷人见世面了,长见识了,也就开朗多了。才有了深深的悔意。'人穷志不穷'这句话从小就读过,但是我一直没有将它引进到我的信念里。

八妹很懂事,对我家的感情是很好的,经常过来玩。……我上大学以后八妹给我写了好一些信,但我都没有好好地回信,真的很对不住她,不知她会怎么想。想起七姐在家住的那几年,我觉得就不得不感谢八妹,是她给七姐排遣了很多寂寞,真的多谢她了。

九哥对我家也很不错,有了什么事也是会热情帮忙的。想起2000年的时候,九哥陪我去南宁,对我真的很好。那时我什么都不懂,真的多亏了九哥。有一个假期,我回去后得知九哥在学修摩托车,我真的好为他高兴。因为我想像中干这一行是很赚钱的,而九哥有什么学不会的呢?!……"

马加爵作为一名在高等院校中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却做出了常人不可想像的凶残的行为。这里面除了他性格的缺陷之外,社会给他造成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

在马加爵的"绝命书"中,我们看不到一位正常的大学生对于事业、前途的期待,他对自己的人生仅仅局限在自己的狭小空间里,一个生命就这么凋谢了,这不能不让人感到一种淡淡的悲哀。

举报者获25万元重奖

足足看了十分钟才报警

快报综合消息 "我不害怕举报坏人会带来什么可怕后果,因为我只想为民除害。"陈贤壮昨天平静地说。

陈贤壮似乎是在一夜之间就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巨大转折。3月15日19时20分左右,29岁的陈贤壮驾驶摩托车经过三亚市市区时在第一农贸市场附近见到一名和通缉犯罪嫌疑人马加爵十分相似的人。回忆当时的情景,陈贤壮由于普通话不太流利,语速比较慢,经常有一些词想不出怎么说:"我骑摩托车,车灯照到路边的一个乞丐,他正在从垃圾桶里掏人们扔掉的剩饭剩水。我前几天在电视上看见过好几次马加爵的照片,觉得这个乞丐有点像。我不敢确定,就骑到路西贴通缉令的地方。自己又看了半天,还是觉得像。就回到河堤上,来来回回看了他足有10分钟,之后就报警了。"

昨天,公安部向陈贤壮颁发了20万元奖金,三亚市政府也兑现承诺,奖励陈贤壮5万元。

"在钱和正义之间,我当然是义无返顾地选择正义。"陈贤壮表示,其实自己在发现并举报马加爵的时候,丝毫没有考虑这样做会给他的生活带来多大的改变,他只是觉得这是他应该做的事。因为杀人嫌疑犯是危害社会的潜在隐患,如果每个人都不愿站出来检举坏人,那最终受害的只能是社会和自己。

面对社会上突如其来的热切关注,家境贫寒的陈贤壮显得十分坦然。据了解,陈贤壮家中共有5个兄妹,排行老二的他由于没有接受过什么高等教育,因此目前也只能靠在城市中从事"摩的"工作赚取微薄的收入度日。

亲手从公安部领导和三亚市有关领导手中接过25万元奖金的陈贤壮显得格外高兴。他表示,这笔奖金将首先用于支持他正在读大学的弟弟完成学业,其余部分将用来拓展自己的事业。

亡命天涯也枉然

——缉捕重大杀人犯罪嫌疑人马加爵纪实

3月15日晚,公安部A级通缉令查缉的重大杀人犯罪嫌疑人、亡命潜逃近1个月的马加爵,在海南省三亚市,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

【案发】学府发生骇人血案

2月23日13时18分,昆明市公安局接报:云南大学学生公寓6栋317室发现了尸体。当民警迅速赶到现场进行初步勘查后,悲惨的场景让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惊呆了:宿舍里的4个储物柜内分别藏匿着4具男尸!

公安机关通过勘验、侦查核实和学校师生反复辨认,初步认定4名死者是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约一周前5名失踪学生中的4人,且4人都是在2月15日左右头颅受到钝器致命性打击损伤致死。

公安机关结合现场勘查、尸体检验及调查走访,将重大犯罪嫌疑人的目标锁定在另外一名失踪的学生———马加爵身上。

23岁的马加爵,是云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广西籍学生、4名被害人的同学。

经过缜密侦查,公安机关判定:马加爵在2月15日晚左右,用钝器残忍地将同宿舍的4名同学陆续杀害并藏尸储物柜。作案后,马加爵销毁了证据,并抢劫了被害人的现金和2部手机,同时还带走2名被害人的身份证,方便潜逃。

犯罪嫌疑人马加爵被锁定后,云南省公安厅2月23日连夜向全省发出通缉令;公安部2月24日向全国发出A级通缉令,缉捕昆明"2·23"重大杀人在逃犯罪嫌疑人马加爵。

【布网】100多万民警出动

案件发生后,中央领导同志及公安部负责同志多次做出重要批示,要求抓紧破案、捉拿凶手。

3月2日、3月10日,公安部连续两次召开紧急电视电话会议,精心组织,缜密部署,要求全国公安机关积极行动起来,全力追捕杀人狂魔。

公安部的直接部署,全国公安机关统一行动,广大人民群众广泛参与,一张扑向重大杀人犯罪嫌疑人马加爵的天罗地网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撒开:

全国100多万公安民警紧急行动,严密盘查可疑人员,对汽车站、客运码头、火车站、机场、宾馆、旅店、出租房、网吧等公共复杂场所更是高度警惕;

新华社、中央电视台、新华网等媒体及时播发、刊登了公安部A级通缉令,各级地方媒体也纷纷刊发有关讯息,让马加爵在人民群众眼前曝光,在舆论上形成强大声势;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各级公安机关接到有价值的举报线索多达1500多条。

根据对各方面信息的汇总和研究,3月12日,公安部致电海南省公安厅,指出马加爵极有可能在海南藏匿,要求强化查缉工作,真正做到让马加爵出不去、逃不脱。

【结局】装疯卖傻难逃法网

3月15日晚6时,三亚市公安局河西派出所值班民警黄宏志身着整齐的警服,处理夜班警务工作。

19时20分许,一名30岁左右的当地男子驾驶摩托车急匆匆开到派出所,气喘吁吁地举报说:他在市第一农贸市场附近河堤路段运送客人时,发现一个乞丐模样的人正从垃圾箱里捡别人丢弃的剩饭吃,这个男子的长相与公安部通缉的在逃重大犯罪嫌疑人马加爵特征极其相似。

马加爵在三亚出现了!这个重大的线索在三亚市公安机关迅速传开。河西派出所一面组织值班民警紧急出动,一面向市局110指挥中心报告。指挥中心根据市局领导的指示,迅速部署巡警支队赶赴增援。

最早赶到的黄宏志、胡崇军等人,经过举报人陈贤壮的指认,在河西路亚航大厦对面的河堤上,看到一个头发凌乱,正在啃食馒头的人。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将嫌疑人控制。

眼前的这个嫌疑人显得疲惫不堪,不像通缉令上马加爵的照片那么强壮。他脚上穿着拖鞋,看上去肮脏不堪,裸露在外的皮肤满是污垢,头发结成一绺一绺。胡崇军说:"当时看到这个人,第一感觉他就像一个乞丐。"

随后赶到的110巡警和黄宏志等人把嫌疑人一同带回河西派出所。在派出所里,这个嫌疑人时而傻笑,时而严肃,表露出一副"疯疯癫癫"的样子,不承认自己就是马加爵。

公安民警用干净的毛巾将嫌疑人脸上覆盖的污垢擦净,买来新衣服让他换上,马加爵的形象初步显现出来。随后,公安机关一方面抓紧审讯,另一方面立即进行指纹比对,鉴定结果证实此人就是马加爵。后经DNA鉴定确认,被抓获的就是马加爵。

在强大的法律威慑下,马加爵终于低下了头……

马加爵父母就想见上儿子一面

快报综合消息 16日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马加爵的家中。其父马建夫见到记者,招呼坐下后,就不住地摇头叹气。记者给他念了16日《南国早报》关于马加爵被抓的特别报道。马建夫对儿子供认的"一天杀一人"的作案过程感到非常震惊。他说:"我怎么也想不通,跟别人吵架,也不至于要这样(指杀人)啊。"

马建夫说:"现在,我就想跟儿子见上一面,当面问问他,到底为什么要做出这样残忍的事情……但是事情已经发生了,无法避免了,我也无可奈何。我现在希望人们把马加爵的事当成一个教训,我们愿意做这个反面教材,希望别的家长能和自己的孩子多沟通一些,避免这样的悲剧再发生……"

云南大学学生:他这样做真不值得

快报综合消息 在案发地云南大学,事过近月之后,学子们对此形成了深入思考。不少学生表示,如果能够有更好的防范,更好地处理同学关系,也许这样的惊天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马加爵因为这么小的事情杀人真的不值得!"不少同学表示,口角之争,或者是因为同学之间的其他小矛盾本不该导致这样的恶果的,他们认为如果真如马加爵被抓获时做出的供认,那说明马加爵本人确实心胸太过狭窄,太容易把问题往牛角尖上想———越是往极端处想,就越无法摆脱,最终确实很容易造成悲剧———害人又害己。

学生们还开始了对自己生活学习中处理人际关系的思考,他们表示,今后的生活学习中,将更加注意互相的关系和帮助,及时疏导互相的不利情绪。

编辑:王义欣 来源:现代快报


-完-

任诠:八九民运十件大事──纪念八九民运十七周年

(博讯2006年5月29日)

现在社会流行什么10大新闻、10大首富、10大网站等等,我也以这种时髦的形式,按时间顺序,写出89民运10件大事。大事的主要参考书目有:张良的《中国六四真相》、陈少文的《89真英雄湖南三壮士》唐柏桥的《向湖南人民致敬》、周勇军的《我与湖南三壮士事件》,见封丛德主编的《六四档案》;评论的主要参考书目有:《博讯新闻网》的《任诠文集》。

一、1月6日,方励之发起的联名上书 

1月6日,方励之致函邓小平,要求"值建国40周年和"5.4"运动70周年之际在全国实行大赦,特别是释放魏京生以及所有类似的政治犯"。

1月28日,一批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和影响的知识分子聚集在北京西便门的"都乐书屋",开始发起"新启蒙沙龙"。参加会议的有100多人,他们中有苏绍智、王若水、李洪林、吴明瑜、于浩成、金观涛、张显扬、包遵信、童大林、胡绩伟、李昌、李锐、秦川等。美国、法国、意大利等一些外国记者在场。会议由苏绍智介绍最近考察东欧几个国家的情况,随后围绕苏绍智的发言结合中国的国情进行讨论。会议要结束的时候著名的天体物理学家、民主人士方励之到会即兴发言说"最近,我给邓小平写了一封信,要求实行大赦,释放魏京生。和共产党斗,我们应该采取各种方式进行,过去我想到在党内斗,所以我在科技大学就让研究所所有的人都入党,现在看这种方式不行。现在我们要从党外、体制外进行斗争,要有更多的实际行动"。

2月13日,由诗人北岛策动北京文化学术界知名人士联名公开致函全国人大和中共中央,呼应1月6日方励之的公开信,参加签名的有吴祖光、冰心、张洁、吴祖光、汤一介、张岱年、严文井、冯亦代、萧干金观涛、李泽厚、庞朴、苏绍智、王若水、包遵信、陈军等33人。公开信说"我们得悉方励之先生于1989年6月6日,致邓小平主席公开信后,深表关切。我们认为,在建国40周年和"5.4"运动70周年之际,实行大赦,特别是释放魏京生等政治犯,将会创造一个有利于改革和谐气氛,同时也是符合当今世界日益尊重人权的普遍潮流的"。

2月26日,由胡绩伟主持,在首钢召开中国民主问题研讨会,许良英、于浩成、李洪林、张显扬等16余人参加。会后,由许良英发起首都科教界人士公开致信中共中央并领导人,呼吁加速政治体制改革。参加签名的有钱光照、王金昌、施维岚、叶笃正、汪容、于浩成、张显扬、李洪林、包遵信、吴祖光等42人。此信主要内容"11届3中全会以来10年确是建国以来最好时期。然而今天,改革在前进中遭到严重障碍:腐败成风,官倒猖獗,物价飞涨,人心涣散,教育、科学、文化事业面临严重危机。我们这些长期战斗在科研、教育、文化第一线的老年和中年知识分子,本着为国为民的社会责任感,以赤诚的爱国心,恳切地向你们提出如下建议:(一)在坚持改革开放的前提下,尽力使政治体制改革(即政治民主化)同经济改革同步进行。政治民主化(包括法治)是经济改革和整个现代化事业的必要保证。只有实行民主化,人民才能充分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改革过程中所出现的难以避免的困难,全国人民会乐意共同承担,通过群策群力,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而且,实行民主,在广大人民的监督下,为政清廉,才有可能实现。(二)政治民主化的首要条件,是切实保证宪法所规定的公民基本权利,特别是保证公民的言论自由、出版自由和新闻自由的权利。这是安定团结唯一可靠保证。(三)防止由于发表不同政治见解的言论和文字而滞罪的历史悲剧重新出现,请责成有关部门释放一切因思想问题而被判刑或劳动教养的青年。不再因思想定罪。(四)对不能直接产生经济效益,但却决定国家未来命运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应予以必要的支持,尽可能增加教育经费和科研经费在国民经济产值中的比例,提高知识分子的生活待遇"。

3月14日,为庆祝《思想者》创刊号出版,陈奎德、王炎等人邀请30多位北京知识界人士座谈,北京公安局获知这一消息后,到前门饭店予以阻止,会议被迫取消。而参加会议的光明日报记者戴晴,则征集与会人员,会后再征集有关人员43名,在她准备好的致全国人大2次会议的33人联名公开信上签名。此信主要内容如下:值此国庆4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呼吁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按照建国以来的惯例,大赦一批在压人员。前不久一批知识分子呼吁释放魏京生等人,我们认为他们的请求是符合宪法表达民意的,在此,我们再次请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考虑这一要求。

4月19日晚上,王丹在北大三角地主持第16次"民主沙龙",讨论建立"团结学生会"问题。组织人丁小平说"我们就是要学习团结工会"。会上总结了历次学潮缺乏领导和统一行动失败的教训,确定领导学生校园民主运动为当前的任务。王丹宣布废除现有的北大学生会,成立"北大团结学生会筹委会",后改为"学生自治筹委会",选出了丁小平、王丹、扬涛、封丛德等7名学生组成的委员会,下设宣传、工农、纠察、联络、理论、后勤等8个部。筹委会宣布:从4月20日至5月4日,由筹委会领导一切学生运动,以后还要成立新的学生会和研究生会,领导自发的校园民主运动,成立全国的"团结协会"公布11条基本纲领,明确提出了"释放魏京生","强烈要求邓小平具体回答10年改革教育失误的原因"。会上散发了《告北京高校书》倡议:各高校能代表学生的民主团体选举代表共同成立"北京高校民主请愿活动协调会",统一领导北京各高校的民主活动。(第一次"民主沙龙"是在1988年6月月6日开始的,北京大学组织一些研究生、学生或教师参加三角地集会,称为"民主沙龙"。主持人曾是北大《自由谈》杂志负责人,参加了1986年学潮,北大物理系毕业生刘刚,他在三角地集会中,接连3天发表演讲,民主政治的观点系统,并受到民主派知识分子的保护,方励之及妻子李淑娴等人也参加了集会。以后,北大的"民主沙龙"就继续下来。)

【评论:任何事物都有始终。1月6日著名知识分子方励之发起的联名上书,是89民运的开端。方励之发起的签名信活动,得到全国著名知识分子和北大等院校师生的积极响应,是中共成立以来第一次这么多人联名上书,更是第一次公开宣布成立组织要求政府大赦释放政治犯,斗争的矛头直接指向邓小平等中共保守派,出现了要求人大解决问题和在中共有特殊纪念意义的节日里,开展民主活动的新形式,起到了带动势潮的重要作用。

从签名信活动中可以看到,知识分子的上书活动与学生运动,是通过北大三角地"民主沙龙"有效的连接起来的历史背景。公开信的内容和活动形式大都被4月18日大学生向全国人大常委会递交的请愿书,和4月19日成立的"北大团结学生会筹委会"继续运用,并且贯彻89民运的始终。从这点上讲,89民运是知识分子发起的,学生为主力的,市民参加的民主运动。如果没有胡耀邦逝世的话,在"5.4"运动70周年或建国40周年之际也会发生学生民主运动。

89民运和"5.4"运动一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89民运应该包括1986年1987年和1989年的学生民主运动;狭义的89民运应该是从1989年的1月6日方励之发起的联名上书到6月23日中共13届4中全会闭幕。"6.4"事件,是指在1989年6月4日前后中共残酷镇压民主运动的事件。可以说89民运是1986年学生民主运动的继续和发展,是中共和民主的再次较量,学生和中共都是有备而来。1986年学生民主运动,中共以煽动学生闹事鼓吹资产阶级自由化为由,开除了方励之、王若望、刘冰雁的党籍,撤消职务;中共总书记胡耀邦也因镇压学生运动不利下台,所以,89民运的发动者是方励之等人,所以,89民运的导火索是胡耀邦去世。邓小平在1986年12月30日,向中共中央布置了以后镇压学生运动的手段,他知道民主运动只是暂时被中共压制下去了,在新的条件下还会重新发起,他说"处理学生闹事是一件大事,领导要旗帜鲜明,《人民日报》文章写的不错","没有专政手段是不行。对专政手段,不但要讲,而且必须使用","如果不采取措施,我们后退了,以后麻烦会更多"(《邓小平文选》第194页)所以,1986年和1989年的学生运动是一脉相传的。】

二、4月15日全国悼念胡耀邦逝世

4月15日,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共前总书记胡耀邦因大面积急性心肌梗塞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73岁。中共总书记赵紫阳马上决定召开政治局会议,讨论治丧和讣告等事宜,赵紫阳说"胡耀邦同志是久经考验的真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我军杰出的政治工作者,长期担任党的重要领导职务的卓越领导人。胡耀邦同志的丧事规格按照政治局常委的规格进行"。没有人提出异议。晚上,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播出了中共中央就胡耀邦的治丧活动的公告。

4月15日至17日,北京的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政法大学等院校内均出现一些关于悼念胡耀邦的大字报和挽联。这些学校的学生会和研究生会都做出了成立胡耀邦治丧委员会的决定,准备在校内设立灵堂,敬献花圈,同时派代表到胡耀邦家中去慰问家属。许多学生和民众到天安门广场悼念胡耀邦,人民英雄纪念碑附近有8个花圈和一些挽联、白旗、白花、横幅。北师大的花圈挽联上写着:"斯人以去,风范永存,痛悼耀邦同志"。清华大的花圈挽联上写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悲悼耀邦英灵"。2名青年献上一朵白花,花带上面写着"耀邦同志,青年知己"。纪念碑上面扯下一面5.6米长的大型条幅写着"民族魂"3个大字。夜里,北大学生第1次走出校门,游行到广场,并在纪念碑下提出包括正确评价胡耀邦、惩办官倒等内容的7条。上海、天津及省会城市的高校同时出现悼念胡耀邦的活动。外国媒体也纷纷报导了胡耀邦逝世的消息,英国《每日电讯报》说"胡的逝世正直"5.4"运动70周年前夕,将加倍关注这位前领导人的逝世触发广泛的抗议活动的可能性",《泰晤时报》说"对胡重新评价的日子也许会到来"。

【评论:胡耀邦的逝世是89民运爆发的导火索。1949年中共成立以来,对人民犯下的罪行真是"字字血声声泪",什么土地改革、社会主义改造、镇压反革命、反右、抗美援朝、人民公社、大跃进、抗美援越、文化大革命等等,5,000万人被残酷的杀害,比奴隶社会还黑暗。毛泽东死后,中共总书记胡耀邦在改革派的支持下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受到人民的爱戴,但是,好景不长,中共保守派利用1986年的学潮,迫使胡耀邦下台,这样,为中共高层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权力斗争,埋下伏笔。

在中共封建专制的统治下,人民只有采取一种曲折或特殊的方式反对中共,例如:中共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反对毛泽东的"4.5"天安门民主运动,就是借助中共开明领导人总理周恩来的逝世爆发的;89民主运动,也是借助中共开明领导人胡耀邦的逝世爆发的,学生搞民主运动已经有较长时间的酝酿,胡耀邦的逝世只是一个诱发因素,提前点燃了本来即将在"5.4"或"10.1"爆发的学生运动的导火索,酿成中共成立以来最大的民主运动。】

三、4月23日成立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临时联合会

4月23日,参加完胡耀邦追悼大会后,北京21所高校学生代表发起成立了"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临时联合会",简称"临时学联",王丹、吾尔开希等7人为常委,中国政法大学学生周勇军为主席。

4月24日,北大学生临时筹备委员会成立。下午,北大全校学生打着系旗陆续到"5.4"广场列队。近200名学生组成的"纠察队"负责维持秩序,他们佩带用墨水写着"北大"的红袖标,。进入"5.4"广场的人们必须出示学生证、工作证、校徽或记者证。数10名外国记者在采访,有的录相有的录音。一名学生蹬上火炬台致开幕词说"今天我们走动有器到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的,民主、科学。70年前,我们的先辈在这块土地上呼唤德先生和赛先生,70年后的今天,民主、科学在这块土地上依然步履艰难。国家依然满目疮痍。今天我们终于站起来,并且要坚定的走下去,凭我们的热血,义无返顾地走下去"。又一名学生讲了"筹备会"的工作情况"形成一个坚强的筹备会;有效的组织学生民主请愿,坚持无限期罢课;准备成立'全国团结学联筹委会';民主选举产生学生自治组织;成立演讲队、募捐队"。又一名学生宣布了筹备会的原则、组织机构等。之后,陆续又有10多名筹备会成员登台作自我介绍,历史系学生王丹说"有一位曾在国民党时期参加过多次学生运动的老党员对我说,这次学生运动是'5.4'运动后70年来最伟大的学生运动,面对历史,我们不应感到羞愧。在天安门我们坚持静坐,让他们看到人民的力量,我们要把民主、自由的权力从那帮剥夺了我们权力的老爷们手中夺过来"。

4月26日,"临时学联"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中外记者招待会,周勇军宣布"临时学联"正式成立,其宗旨是自由、民主、人权,斗争方式是和平请愿。分布了"临时学联"一号令:决定4月27日早,在拥护共产党领导的旗帜下游行到天安门,向全国人民表明,7条要求不是动乱。

4月28日,"临时学联"在中国政法大学召开由20多所高校80多位代表出席的会议,肯定了27日大游行的胜利,并讨论商定,将"临时学联"改为"北京市高校自治联合会",简称"高自联"。撤消周勇军主席职务,由吾尔开希继任主席。决定各高校不能单独与政府对话,必须以"高自联"名义,由真正的学生代表对话;专业性艺术院校、外语学校明天可以复课,其他学校罢课到"5.4",是否游行,看政府的态度,争取"高自联"的合法地位。

5月1日,"高自联"在北大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有60多名中外记者和两千多名学生参加会议。会议由"高自联"的北大学生代表王丹主持,宣读了"高自联"的对话声明,主要内容有:(一)正确评价胡耀邦功过。(二)重新公正客观评价报导这次学生运动,查处北京市欺上瞒下制造动乱借口的行为。(三)惩处"4.20"打人事件中的直接责任者。(四)反贪污、反腐败,惩处官倒,解决康华问题。(五)尽快出台《新闻法》,允许民间办报,支持香港报人徐四民先生回大陆办私人报纸的要求。(六)提高教育经费,改善教师待遇。公布全国政协3个调查组关于北京市教育经费的调查结果。(七)检讨政府重大政策失误,由全国政协出面,组成专家论证小组,分析去年通货膨胀的原因等。会议还宣读了"北大筹委会"的倡议书,要求成立"全国学联筹委会",统一行动,号召全国高校总罢课。

全国各个主要城市的大学响应北京大学生的民主运动,纷纷成立"学生自治会筹备会",例如:南开大学、湖南师大、中南工业大学等都成立"学生自治会筹备会",并且开始罢课。后来都成立了"高自联",组织学生开展民主运动。

英国《时期日电讯报》发表题为《20万人蔑视中国领导人》的报导说"学生们的挑战是空前的,但是如果认为它有可能导至共产党失去垄断权,那就错了。学生们缺乏组织,而且都是理想主义者,他们敌不过一个牢牢控制着治安部队的纪律严明的组织。到目前为止,共产党的反应一直是低调的,高级领导人尚末谴责抗议活动。但是,共产党知道,如果无视这种挑战,将会使自己处于危险之中。过去的老办法是找一个替罪羊,并采取措施以确保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评论:学生建立自己的组织在89民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4月19日,学生总结了历次学潮缺乏领导和统一行动失败的教训,废除现有的北大学生会,成立"北大团结学生会筹委会",学生说"我们就是要学习团结工会"。(团结工会是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波兰成立的民主政党,在波兰乃至东欧的民主运动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团结工会的领导人瓦文萨当上了民主波兰的第一任总统)。筹委会宣布以后还要成立新的学生会和研究生会,领导自发的学生民主运动,成立全国的"团结协会"。学生从建立了"团结学生会"、"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临时联合会"到建立"北京市高校自治联合会"、"全国高校自治联合会"等组织,就使学生运动有了中流砥柱,使学生运动焕然一新,能够统一领导北京及全国各高校的民主活动,使89民运不断发展壮大,成为举世瞩目的民主运动。

学生建立自己的组织有10分重大的历史意义,实质是为以后在中国建立民主政党做了组织上的准备,学生领袖王有才在1998年建立"中国民主党",就是学生组织发展为民主政党的结果。】

四、4月27日北京高校学生反对"4.26"社论大游行

4月25日,邓小平在家听取了李鹏、杨尚昆、乔石、胡启立、姚依林、李锡铭、陈希同等人的汇报后说"这是一场有计划的阴谋,其实质是要从根本上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否定社会主义制度。要向全国人民讲清楚,这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场严重的政治斗争,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这场动乱"。当晚,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央电视台播出了按邓小平的原话写成的《旗帜鲜明的反对动乱》的《人民日报》社论。中国人民大学五千多名学生走出校门,到青年政治学院、北方交通大学、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外语学院去声援罢课,并强烈抗议刚刚广播的《人民日报》社论。"高自联"召集各校学生代表到中国政法大学开会,商讨对策。当晚长春、上海、天津、杭州、南京、西安、长沙、合肥等城市发生规模不等的游行示威,抗议"4.26"社论。

4月26日,长春、上海、天津、杭州、南京、西安、长沙、合肥、成都、武汉重庆等地再次掀起规模巨大的学生示威抗议活动,而原本没有上街游行的沈阳、大连、石家庄、济南、南宁、昆明、深圳、银川桂林也进行了事实浩大的学生示威抗议活动。"4.26"社论不仅使学生运动的范围扩大,更激起了社会各阶层对学生运动的同情和支持。无疑,对"4.26"社论反驳最及时、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当推北京的"4.27"大游行。

4月26日上午,"高自联"在中国政法大学广场举行记者招待会,会场的大标语写着"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和示威自由"。2千多名学生上百中外名记者参加了这次会议。高自联主席周拥军说"《人民日报》社论是造谣诬蔑,只能激化矛盾,是政府压制学生。社论把我们的爱国行动说成是动乱,这进一步增强了我们的信心"。北大、清华、人大、北师大等高校都帖出了"学生自治会"的通知,号召学生"参加27日上午八时举行的首都高校学生联合大游行,会师在天安门广场,自带水、干粮"。

4月27日,早晨八点多钟,北大约3千人的学生示威游行队伍走出校门向天安门广场进发,一路不断的和清华大学、北方交大、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外国语学院、中央民族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气象学院、北京理工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政法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北京邮电大学、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市第二外国语学院、北京化工学院、政治经济学院、中央美术学院、广播学院、北医大口腔学院、北京商学院、北京林业大学、中国科学院博士硕士生班等,38所高校的五万多名学生的游行队伍汇合。游行队伍到长安街后,群众队伍就加入了,中间是学生,两边是群众,学生两则有手拉手的纠察队,与群众保持着明显的分界。主要口号、标语、横幅有

◆"拥护共产党,维护宪法!"、

◆"拥护社会主义!"、

◆"减轻农民负担!"、

◆"和平请愿,拥护改革,反对腐败,惩办官倒,反对暴力,新闻自由!"、

◆"请愿,不是动乱!"、

◆"北大!北大!人民养大,为民请愿,流血不怕!北大!北大!就是不怕!"、

◆"抗议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任意歪曲学生运动!"、

◆"提高警察工资待遇!"

◆"学生代表,大会堂前,跪下请愿,无人理采。人民大学,忍无可忍,团结起来,打倒官倒!"。

到六部口的时候又碰到上千人军警手拉手组成的第六道封锁墙,千万群众有节奏的喊"不许打人!不许打人!"后又喊"加油!加油!",相持40分钟,群众带头冲过封锁线。到达天安门广场时,上面传来迅速通过广场的通知,广场已经被军队占领了,停满了军车,到处是军人,学生游行队伍在纠察队的指挥下,又冲过一道军警封锁线,没进入广场向东前进。队伍走到安定门立交桥时,围观的群众如潮如海,"大学生万岁!"、"人民万岁!"的呼声,从楼群到大街,比此呼应。路过的车上,有人朝队伍里扔下10元一张的人民币数十张。北新桥一带的汽水、冰棒、酸奶全被居民抢购一空送往游行队伍,后来的人就成箱地买可口可乐。一辆给学生送食品的平板三轮车,由一位姑娘蹬着,两旁有自行车护送,俨然当年的"支前模范"。路过立交桥上不断有人向游行队伍撒面包,路过送水、送啤酒的络绎不绝。游行队伍共冲过八道军警封锁线,游行持续15个小时,行程60多公里,队伍走到五道口时以是零点。

【评论:"4.27"大游行是89民运中最成功的一次游行示威。面对中共杀气腾腾的"4.26"社论,学生们没有畏惧;面对大批的军队警察,学生们没有畏惧;成功的继续举了游行示威。"4.27"大游行是把学生和民众联系起来的桥梁和纽带,学生为民请愿,民众支持学生,共同冲破中共军警设立的六道封锁线,把纯粹的学生运动启蒙成了全社会的民主运动。

游行中的学生是机智勇敢的,面对民众他们喊口号"妈妈,我们没有错!",面对中共他们喊口号"拥护中国共产党!";面对军警他们喊口号"提高警察的工资待遇!";用宣传战瓦解了军警的防线,争取更多的民众支持;面对天安门广场大批"守株待兔"的军队,他们迅速通过广场继续东行,圆满完成了游行任务回到学校。

之所以取得"4.27"大游行的胜利,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建立了"团结学生会"、"北京市高等院校学生临时联合会"、"北京市高校自治联合会"等学生组织,统一领导北京各高校的民主活动。包遵信在北大第17次民主沙龙上说"'4.27'大游行,宣布长期家长制应该结束,标志着中国民主运动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几10万大学生上街游行,组织得那么好,那么有纪律,口号目标那么明确,而且非常有策略,这是很有水平的。它的规模超过了'5.4'。"将来新中国成立后,可以把4月27日规定为"中国青年节"。】

五、5月13日大学生绝食抗议政府

5月11日,北大三角地贴出一份署名为"46楼部分研究生"的《紧急建议书》说"鉴于目前的严峻形势,我们建议破釜沉舟,采取如下紧急措施:?、集体绝食,具体时间地点可商量。?、竭尽北京高校的全力,于戈氏访华之日进驻天安门,作最后拼搏。成败在此一举,同胞们一起努力。"晚上,王丹、吾尔开希聚会筹划绝食,理由"绝食学生是自发组织的,谁也没有权力阻止"。"高自联"关于绝食的通告明天将会在北京各高校公布。

5月12日,"高自联"宣布:他们将举行一次绝食。他们在北大、北师大、人大、清华大等高校贴出了征集参加绝食签名的大字报说"13日中午12点集合去天安门广场绝食请愿,希望同学们报名参加。绝食的目的是:要求新闻自由,取消报禁,促使政府与学生对话,促进民主化进程"。

5月13日上午,北大、北师大、政法大学等院校相继贴出了"高自联"的《绝食宣言》和〈绝食书〉。北大头扎白布条的160多名绝食团的学生举行绝食宣誓,然后向北师大进发,各校绝食队伍在北京师范大学汇合后统一到天安门广场,先在国旗杆下,后移到人民英雄纪念碑北侧,开始绝食请愿。王丹等在历史博物馆门前举行记者招待会,宣读了《绝食宣言》"绝食是抗议政府对继续罢课的冷漠态度,抗议政府拖延与北京高校对话代表团对话,要求政府为学运正名"。晚上,严家其、苏绍智、包遵信等人,在北大帖出了《我们不能再沉默了》的大字报,动员知识分子参加他们发起的声援绝食学生的大游行。

5月15日上午,绝食学生成立"天安门广场绝食指挥部",由北大女学生柴玲任总指挥,统一领导绝食请愿活动。绝食指挥部举行记者招待会说:我们要求公正评价学生运动是爱国民主的,不是动乱,可没有一个领导人敢来说这句话。绝食的目的一定要达到,否则将用生命实现誓言。下午,3万多名首都知识界人士走上街头声援学生。在首都知识界人士的游行队伍中,约有230个单位参加,大部分是首都高校的青年教师、科研部门的青年工作者,还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是高校和科研部门中的硕士博士研究生,其中一小部分是中老年教授;《人民日报》、《科技日报》、《经济日报》、《国际商报》、《文艺报》、《亚太经济时报》、《开拓文学》、作家出版社等新闻出版界的编辑、记者上千人参加了游行。全国各个省会城市的高校学生声援北京学生的绝食。

5月16日上午,"天安门广场绝食指挥部"在历史博物馆门前举行第2次记者招待会,柴玲说"从昨天下午一点半召开新闻发布会到现在,我们向政府提出的要求仍未满足,因此,我们的绝食决心没有变。同学们尽管身体都很虚弱,但还在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们将坚持到最后一个人"。

【评论:学生绝食是一把双刃剑。学生绝食抗议中共拒绝政治改革,中共利用学生绝食扫除民主派。学生把绝食和戈尔巴乔夫访华联系在一起进行的,二者相互促进,相互支持,产生了共鸣,目的还是把国内外的焦点集中在中国的政治改革上面,借助更大规模的游行,借助国外的压力,迫使中共为学生运动正名,向苏联老大哥学习,进行政治改革。我们看到,如果没有戈尔巴乔夫访华,学生也会绝食请愿,但是,就没有迅速掀起的大规模民众抗议运动,也不会造成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造成迅速失败的巨大影响。

学生绝食也使运动真正成为全国性的全民的抗议运动。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我们将坚持到最后一个人"。学生这种一往无前的精神被邓小平为首的中共保守派充分地利用了,利用它把赵紫阳改革派赶下台,利用它把民主派一网打尽,利用它残酷的屠杀了学生、民众,利用它"太子党"更加大肆侵吞人民的财产,利用它中共稳定20年。】

六、5月18日大学生欢迎戈尔巴乔夫访华

5月11日晚上,北大筹委会在203教室举行新闻发布会,"高自联"总部移至北大。在戈氏访华期间将邀请戈氏来北大,并进行邀请戈尔巴乔夫来北大演讲的签名活动,准备将签名信于13日送往苏联大使馆。近400名学生和30多名记者到会。新闻发布会后,北大三角地28楼学生自办的广播站,围绕戈尔巴乔夫来访如何采取行动进行了辩论,大多数发言者赞成邀请戈尔巴乔夫来北大,认为苏联与中国国情有许多是一样的,但苏联在政治体制改革中比中国进了一大步,戈尔巴乔夫是位有头脑、有理论、身力充沛的政治明星,中国现在非常需要这样的领导干部。有学生建议北大校长授予戈氏名誉博士;有学生说,不管戈氏是否来北大,只要我们的签名信送到,戈氏必有表示,这样我们就满意了。

5月12日上午,北大、北师大进行的万人签名请愿活动,中心是希望戈尔巴乔夫来华时能抽出时间来北大与学生座谈,介绍苏联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些做法。他们准备将请愿书递交苏联驻华大使馆和我国外交部。下午,北大、北师大学生先后到苏联驻华大使馆递交信件,邀请戈尔巴乔夫访问北京大学并与学生进行座谈。苏联驻华大使馆外交官们答应将他们的信件转交给戈尔巴乔夫,并告诉学生代表说,戈尔巴乔夫在北京的日程已排满。学生带着一幅红色巨大横幅上写着"戈尔巴乔夫,北京大学欢迎你"。

5月13日,"高自联"带领几千名北京高校的学生进入天安门广场,在纪念碑前升起"绝食"的旗帜开始绝食。"高自联"发表声明说:学生绝食请愿目的是反对腐败,反对政府拖延和学生对话。要求和戈尔巴乔夫对话。

5月16日早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向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分别广播讲话"当前,中苏高级会晤已经开始,这是举世瞩目的大事。会晤成功符合中苏俩国人民的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希望同学们以大局为重,不要做有损国家尊严和利益的事情"。

5月16日上午,王丹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的爱国行动与戈尔巴乔夫访华是个巧合,但我们欢迎他这个改革家。如果他上我们这里来,我们就要求他从人道主义出发,劝劝中国政府,不要让学生做出更大的牺牲"。

5月16日上午,邓小平和戈尔巴乔夫会晤时说"这标志我们两国关系正常化,今晚,你还要和赵紫阳总书记见面,这意味着两党关系实现正常化"。晚上,赵紫阳和戈尔巴乔夫会晤时说"从1978年党的11届3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同志一直是国内外公认的我们党的领袖。党的13大,邓小平退下来了,但一中全会决定,在最重要的问题上,总是向邓小平同志请教,他支持我们集体做出的决定。我是第1次公开透露我们党的这个决定"。

5月16日在晚上召开的政治局常委紧急会议上,薄一波说"这次学生绝食选择戈尔巴乔夫来华访问的时机,严重干扰了国家的重大外事活动和损害了国家的形像。这几天,为声援绝食而连续数天的几10万人的大游行,甚至超过了文革红卫兵大串连的年代,使无政府主义泛滥,国家的一些法律、法令形同虚设,造成强烈的社会动荡"。

【评论:学生欢迎戈尔巴乔夫的访华是具有国际意义的。1989年春天,知识分子(包括大学生)利用国际共产主义失败和国内高层权力更迭的时机发动89民运。我们看到89民运中一个又一个"关节点"的不断出现:胡耀邦逝世、"5.4"运动纪念日、《人民日报》4月26日社论的发表、戈尔巴乔夫的访华、中共戒严、设立民主女神雕像等,学生们在寻找和利用这些"关节点";原来计划在"5.4"运动纪念日这个"关节点"进行示威游行,但是,4月15日胡耀邦逝世使他们找到新的"关节点",使89民运提前举行;《人民日报》4月26日社论的发表,使他们又找到新的"关节点",举行了震惊中外的"4.27"大游行,把运动推向高潮;在"5.4"运动纪念日这个"关节点"上,学生联合了更广大民众(包括新闻记者)进行示威游行;在中共拒绝和学生对话的情况下,他们寻找的下一个"关节点"是戈尔巴乔夫的访华,并且把绝食请愿和欢迎戈尔巴乔夫的访华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利用戈尔巴乔夫的访问使重新开始的要求民主的示威游行成为人们注意的中心,继续同中共进行对抗。绝食行动盖过了中共和戈氏的高级会晤,使中共称划时代的中苏首脑会谈黯然失色的数10万示威大学生得到越来越多的知识分子和民众的支持。到达北京采访戈氏记者的注意力转向了学生们的要求。

戈氏被看作是中国政治改革的榜样,莫斯科政治改革的东风,使中共没有什么任何意识形态来对付老大哥的苏联改革了。在欢迎戈尔巴乔夫的天安门广场进行绝食斗争的学生所采取的示威游行,取得了巨大胜利。学生们希望通过戈尔巴乔夫访问期间绝食迫使政府承认学生民主运动或通过戈尔巴乔夫向中共施加压力。可以说,学生企图利用外界的支持解决国内问题,中共对学生寻求外国支持一事感到10分恼火,恰恰证明学生把绝食和欢迎戈尔巴乔夫的访华结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影响是史无前例的。戈尔巴乔夫访华,看到学生民众的抗议,回去后痛下决心对苏联进行彻底的政治改革,决不让中共的"6.4"悲剧在苏联重演,支持了"柏林墙"倒塌,支持了苏联解体,勇敢的结束了苏联,使整个东欧发生了彻底的民主变革,加快了共产主义的灭亡。同时,打破了邓小平联手苏联对抗欧美的战略,这是最让中共保守派恼火的。后来戈尔巴乔夫回忆说"我生活的目的已经达到,我消灭了苏联和所有的欧洲的社会主义国家。但是巨大的障碍阻碍着人类走向和平与富强,这就是中国的共产主义,巨大的学潮时我在北京,当时看来中国的共产主义要垮台了。要是中国的共产主义垮台了,世界在走向和平和正义道路上会前进的更远"(2001年《党史博揽》)

所以,把学生欢迎戈尔巴乔夫的访华列为《八九民运10件大事》中,是因为它具有促使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彻底失败的重要作用。可以说,影响中苏高级会谈,是89民运中很精彩的一笔大作,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失败的结局中,让人们看到深远的影响。】

七、5月20日,北京民众反抗中共戒严

5月17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在邓小平家里召开,邓小平下令在北京地区实行戒严,赵紫阳表示少数服从多数。晚上,继续召开政治局常委会议,赵紫阳提出否定白天政治局常委会议的戒严决定,投票表决,五名常委,两名同意,两名反对,一名弃权,没有结果,上交邓小平解决。邓小平以军委主席的身份,下达调动军队在北京地区戒严命令。

5月19日晚上,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中央和北京市党政军干部大会,通报实施戒严情况。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顾委、中纪委、全国政协、和北京市的副部级以上干部,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的司局长参加了大会。李鹏、杨尚昆、乔石、胡启立、姚依林、王震在主席台上就坐。赵紫阳请病假没有出席会议。

5月20日,李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戒严令发出后,北京社会各界象炸开了锅,绝大多数教师、学生、机关干部、市民予以谴责。绝食期间坚持上课的学生今天起全部不上课了。北京出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所的《关于时局的再次声明》,呼吁召开中国共产党紧急特别会议,行使宪法和党章赋予我们的权力。《人民日报》发表号外,呼吁反对戒严令。首都工人自治联合会、高自联、绝食团联合发表声明说"呼吁北京市民抵制军队进城。如果军队进城,我们首都工人将同全市人民一道保护天安门广场上已经绝食8天的几千名学生。我们将以天安门广场为战场,用我们的身体保护大学生及其他绝食者。我们将以我们的血再建一道巴黎公社墙"。

北京城区、各高校和天安门广场一片迎战气氛。在通往城区的路口上,约有几10万学生和市民设置路障,堵军车。还有一些学生和市民在城区的主要路口设置检查站,盘查过往军人和军车。许多高校学生组织纠察队在学校门口设岗,检查出入人员的证件,广播站广播"军队进城镇压学生"的消息。天安门广场的学生向各处派出纠察队阻拦军车;采取防备措施对付催泪弹等。天安门广场和长安街有10万人在游行示威,他们的标语口号是"打倒李鹏!打倒邓小平!还我紫阳!"

戒严令发出后,北京街头的局势并没有向原来想象的那么顺利,北京乃至全国各大城市反而出现目标更为明确的反对浪潮,把矛头直接对准李鹏、邓小平,而还我紫阳的呼声响起。执行戒严任务的部队已经全部达到北京,但是部队被围困在郊外,一直进不了目的地。中共对戒严无法实施,戒严令成了废纸,戒严失败。

【评论:是5月20日,李鹏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关于在北京市部分地区实行戒严的命令》的命令,戒严就是用军队镇压89民运,戒严在89民运中占有10分重要的位置。首先是使中共高层邓小平和赵紫阳"两个司令部"真正的分道扬镳。其次是使运动更进一步参与到中共高层权力斗中,使中共高层权力斗争进行到白热化阶段,明确要求中共保守派邓小平下台,民主派赵紫阳上台,这是民主与专制的殊死搏斗的时刻。

"魔高一尺,道高一丈"。89民运的重要特点是中共高层权力斗争影响运动的起伏,戒严是中共高层权力斗的高潮,同时89民运也随着掀起高潮。保守派发表"4.26"《人民日报》社论,民主派就发动学生和民众举行"4.27"大游行,绝食请愿;保守派戒严,民主派就发动学生、民众堵军车,使戒严失败;保守派垂死挣扎命令军队屠杀学生和民众,民主派就背水一战发动学生和民众反抗到底。】

八、5月23日湖南三壮士涂污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

5月23日,3名湖南青年知识分子,他们来北京前,在长沙火车站广场打出"结束一党专政,实现民主制度!"、"恢复真正共和政体,打倒官僚统治!"、"还政于民,还权于民,还自由于民,把封建制度送进历史垃圾堆!"的标语。为了彻底否定毛泽东的个人崇拜,先在天安门城楼上贴出"五千年专制到此告一段落"、"个人崇拜可以休矣!"的大副标语,然后用颜料涂污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被天安门广场上的高自联学生扭送到公安局,结果余志坚被判无期徒刑,喻东岳被判20年徒刑,鲁德成被判16年徒刑。这是学运所犯的大错误。

6月4日1点30分,民众驾驶一辆公共汽车冲过金水桥,在天安门城楼门洞前点燃,想引燃毛泽东画像,烧毁天安门城楼。中共公安人员和管理人员及时扑救,没有成功。

6月4日2点,"高自联"常委、秘书长郭海峰带领一夥学生,将一辆装有汽油桶和燃烧瓶公共汽车,从天安门广场东侧朝金水桥使来,想烧毁天安门城楼,被戒严部队截获,并逮捕了郭海峰等人。

【评论:三壮士事件在89民运中占有10分重要的地位,代表着中国人民的心愿,代表着中国民主的发展方向。三壮士事件之所以被当时的高自联和中共小题大做,说明它绝不是一个偶然孤立事件,而是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反映了89民运中的民众和知识分子(大学生)的政治分歧。他们在反对中共封建专制上是一致的,但是,在中国的民主怎么样才能够实现的问题上产生分歧;就是,民众看到了中共的发动本质,认为必须推翻中共统治,中国的民主才能够实现;而知识分子认为通过中共的政治改革,中国的民主才能够实现。现在,通过"6.4"事件,使许多知识分子(大学生)认识到中共的封建本质,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这和戊戌变法失败以后,许多维新志士放弃改良,转向革命一样是选择了正确的道路;但是,还有个别知识分子,老守田园,还对中共抱有幻想,希望中国的戈尔巴乔夫出现,希望邓小平下台,邓小平下台后,又希望江泽民下台,江泽民下台后,又希望胡锦涛下台等等,和戊戌变法失败后的康有为没有什么两样,历史证明是错误的。

89民运之所以风起云涌、波澜壮阔,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民对中国共产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毛泽东几10年的不满,一下子爆发出来,什么反腐败、反官倒、言论自由,都是个陪衬,就是要打倒中共,推翻中共。但是,89民运的主体学生和知识分子,对中共还抱有幻想,就是要掌握一个尺度,不想推翻政府,所以派纠察队维护秩序,例如:不让人民参加运动,不让人民涂污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不让人民冲击人民大会堂,不让人民打解放军等等,都是这个目的。学生和知识分子要求中共进行政治改革,而人民要求中共下台就是要"5千年专制到此告一段落"。正如陈少文说的湖南三壮士认为北京的民主运动"没有找出真正意义上的民主方向,那就是结束复辟了专制的一党政权,还民主于民,还权力于民","广大学生民众的民主理念,正被中共党内某些政治阴谋者所利用,以乞求达到重新掌权,继续推行一党独裁之目的","不论在思想上,还是在行为上他们都是1989年春天中国人民真正的代言人和代行人,都是战国时代的荆轲,戊戌变法的谭嗣同,黄花岗72烈士!"(2002年6月《89真英雄湖南三壮士》)。

89民运的主要矛盾就是中共和人民的矛盾,是你死我活的矛盾。围绕着这个矛盾,中共高层和知识分子,包括学生都发生了分裂,一部分要求中共改良,一部分对中共不抱有幻想,要进行民主革命,推翻中共,建立新的共和国。很有意思的是,当时学生没有看到中共的本质,"三壮士"是"高自联"常委郭海峰亲自交给中共公安人员的,12天后郭海峰带领一夥学生,将一辆装有汽油桶和燃烧瓶公共汽车,从天安门广场东侧朝金水桥使来,想烧毁毛泽东画像和天安门城楼,被戒严部队截获,并逮捕了郭海峰等人。学生抓"三壮士"的时候,希望中共招安,现在看到中共在屠杀学生,不存在对中共的幻想了,也想烧毁毛泽东画像。早知今日何必当初?12天后中共比抓湖南三壮士更加残酷的屠杀学生和民众。正如陈少文说的"唯有彻底否定毛泽东及其同夥的历史罪恶,才有可能推动民族和国家真正开始走上民主之路"(2002年6月《八九真英雄湖南三壮士》)。

对三壮士事件如何的评价问题,表面看是承认和不承认错误,实质反映了民主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斗争问题,戊戌变法的时候就有这样的争论,辛亥革命的成功证明民主革命派的正确。在89民运中就存在民主改良派和民主革命派的斗争问题,也就是所谓温和派和激进派的斗争问题;无疑,湖南三壮士的观点是代表民主革命派的,他们的观点是10分正确的;但是,正确的观点并没有被学生接受,没有象"民主墙"时候的魏京生等人接受贵州大学生"新启蒙社"的建议,和89民运开始时接受香港大学生成立学生组织的建议,结果铸成大错。学生把"湖南三壮士"抓送到公安局,无论如何是错误的,是和民主运动相悖的行为;这是张志新、林昭、遇罗克、王申酉反对毛泽东被残酷杀害的历史悲剧的重演,也是彭德怀、贺龙、刘少奇、林彪反对毛泽东被残酷杀害的历史悲剧的重演;也预示了89民运必然被中共残酷镇压的结局,因为,89民运和戊戌变法一样,脱离了人民的愿望;难怪邓小平反复打听民众对89民运的反应,当知道工人、农民没有参加后,就得意忘形的大开杀戒了。同时,也证明89民运是和西周时代的"国人暴动"一样的市民运动,尽管搭载的民主资源很多,最终还是逃脱不了被中共利用为改朝换代的工具的命运。

对三壮士事件如何评价,也涉及到对89民运如何定性的大问题;如果说三壮士事件是错误的,就是和历代封建统治阶级一样,中共利用人民运动成为改朝换代的工具,而不是什么民主运动,戴晴等知识分子就是这种观点;如果说三壮士事件是正确的,说明89民运是民主运动,主流就是推翻中共,建立民主共和国。实际,三壮士事件的伟大,就在于证明中共是不合法的,预言了中共必然下台的结局。正如陈少文说的"然而,中国人却又无论如何都不会忘记他们,不会忘记他们曾用自己'壮士一去兮不复返'的大无畏精神,不仅为40年来遭受了毛泽东和共产党'无法无天'统治的人民,出了一口大大的冤气,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如若没有他们的壮举,如若没有他们那真正代表了中国民心的壮夫之举,89民主运动的历史势将黯然失色;而"6.4"民主运动的性质,亦势必要为人民自己的历史学家所重写。因为,正是这3位湖南青年,才真正地表现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敢于'成仁取义'是最伟大民族精神"(2002年6月《八九真英雄湖南三壮士》)。

通过苏联、东欧和中共的对比,我们看到,中共保守派实行了杀20万稳定20年的手段,使中国继续走动荡不安的专制道路;而苏联、东欧没有屠杀人民,顺应历史潮流,降下红旗,建立了民主国家,都走上了永久安定团结的民主道路。】

九、5月30日天安门广场设立民主女神雕像

5月30日12点,中央美术学院20多名师生在"高自联"的决定下,集体创作了一尊"民主女神"像,在天安门广场举行民主之神揭幕式。中央美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北京戏曲学院、中国电影音乐学院等8所艺术院校的学生代表、学生自治组织负责人和一些中外记者,参加了揭幕式。学生代表发表了《民主女神宣言》说"今天在人民的广场,高巨起一尊人民的神像,她就是民主女神,我们把她奉献给绝食团的勇士们,奉献给广场上的战友们,奉献给全国变为大学生们,奉献给北京、全中国、全世界支援我们这次民主斗争的人民。久违了,民主女神。70年前,我们的前辈曾高高呼唤过你的名字。为了你,难道我们还要等70年吗?民主女神,一切专制压迫下的渴望。民主女神,已是广场大学生和亿万人民民主的象征。民主女神,你是挽救中华民族的希望。民主女神,你是1989年中国民主潮的灵魂。今天你庄严的站在广场,向全世界宣告,中华民族民主运动的大崛起已经开始了一个新纪元。我们相信,真正民主到来之日,我们一定会再来广场,竖起一座雄伟、高大、永远的民主女神像。这一天会到来的。中国人民把民主女神永远挂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接着学生代表、艺术家和市民代表一起给民主女神像揭幕,并放了气球。中央音乐学院的学生进行了现场表演,演唱了"血染的风采"、"欢乐颂"等歌曲。最后,广场所有的人士齐唱《国际歌》,齐呼口号。

【评论:在天安门广场设立民主女神雕像,很有民主文化的象征意义。湖南三壮士涂污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是要使中国"5千年专制到此告一段落"的话;那么,在天安门广场设立民主女神雕像,就是结束中共封建专制统治以后,回答中国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问题?10分明确,就是学习美国,走西方的资本主义民主道路。

不破不立,湖南三壮士是破,大学生是立;湖南三壮士涂污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和大学生在天安门广场设立民主女神雕像,有异曲同工的意义。天安门广场设立民主女神雕像和天安门城楼上的毛泽东画像面对面的对峙,象征着民主与专制的较量!学生在《民主女神宣言》中说"我们相信,真正民主到来之日,我们一定会再来广场,竖起一座雄伟、高大、永远的民主女神像",这句话很有历史意义!】

10、6月5日王维林(化名)阻挡解放军坦克

6月3日晚上,木樨地一带聚集了几千人,他们中间有学生、市民,他们是听到部队即将进城的消息和北京市政府呼吁市民不要上街的紧急通告以后自发而来的,他们要保卫天安门广场上的大学生,反对中共镇压民主运动。市民自发的把3辆无轨电车推到木樨地桥上横着,用以阻挡军队的到来。这时有20多个头上缠着红布条的大学生过来说"军队向天安门广场推进,必然经过这里,我们发动市民阻止!"人们抱以掌声。人民用卡车和三轮车运来砖头,还把路边的水泥转砸成碎块。部队受到阻挡,几十名防暴队员冲上桥头时,市民和学生立即将雨点般的砖头投向他们,士兵们抵挡不住,又一排冲了上来,并向人民开枪,枪声响了时人们卧倒,枪声停止,人们有迅速站起来,部队前进一段,人们向后退一段,高呼"法西斯!杀人犯!流氓政府!"10分钟左右戒严部队通过了木樨地桥,士兵们只要那里有喊声,就用冲锋枪扫射,上千名学生和市民倒在血泊中了,木樨地是中共屠杀人民最多的地方。人民把受伤的人送到和平医院,他们无法承受事实,没有了对死亡的恐惧。市民从楼上往马路上仍东西,骂士兵,士兵用枪扫射楼上的人们。市民和学生又重新推回无轨电车,并点燃它,以阻止后来的部队进入。

6月5日,王维林(化名)阻挡解放军坦克,被在北京饭店的外国记者拍了录像,在全世界引起轰动,成为中国民众反对中共镇压的典型象征。

【评论:激战木樨地和王维林(化名)阻挡解放军坦克一样,是民众反对中共镇压的典型象征。中共解决了党内问题,把赵紫阳民主派赶下台,完成了一次权力无程序更迭后,就迫不及待的去屠杀学生和民众了。5月20日,中共宣布戒严后,几10万市民涌向街头,涌向天安门广场,支援大学生。北京戒严13天,军队被民众挡在城外,使中共保守派的戒严又一招失灵,黔驴技穷,图穷匕首见,只有拿出最后一招,就是屠杀学生和民众了。

邓小平下令用坦克、机关枪镇压手无寸铁的和平请愿的学生和市民,成千上万的民主运动参加者被打死打伤,在中国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比秦始皇"焚书坑儒"、比慈禧太后镇压戊戌变法、比段其瑞镇压爱国学生、比毛泽东镇压"4.5"运动更加残暴。一个自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府,动用所谓人民子弟兵解放军,去屠杀爱国民主运动,保住了中共一党专制。

正是中共争夺皇权的斗争,才使中共血腥残酷镇压89民运。很明显,赵紫阳要保住权力,就要为民请命,依靠89民运取得胜利。而中共元老的"太子党"们,要取代赵紫阳的地位,就要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反对赵紫阳在民主和法制上解决问题,把矛盾激化,乱中夺取。可以预料,"6.4"后中共掌权的时间里,是"太子党"的天下。中共元老镇压89民运的目的,不是他们口口声声的国家利益,而是自家利益。89民运表面看是邓小平和赵紫阳的权力斗争,实际是中共元老和"太子党"的"清君侧",邓小平更换"太子",完成了一次封建权力无程序更迭。】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89民运启蒙了亿万民众,为新生的民主力量播下了无数种子,为最终结束中共一党专政这盘棋布下了定局。


-完-

2010年8月21日星期六

美国经典优秀剧集/美国电视剧介绍

★《friends》[老友记] 制作:NBC 首播:1994——2004 播出:共10季 sitcom

内容简介:

这是六个人的故事,从不服输而又有强烈控制欲的monica,未经世事的千金大小姐rachel,正直又专情的ross,幽默风趣的chandle,古怪迷人的phoebe,花心天真的joey——六个好友之间的情路坎坷,事业成败和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无时无刻不牵动着彼此的心,而正是正平凡的点点滴滴,却成为最令人感动与留恋的东西。

人物:1、瑞秋•格林(RACHEL GREENE)由珍妮佛•安妮斯顿(Jennifer Aniston)扮演

瑞秋是莫妮卡的高中同学,在与牙医未婚夫的婚礼上脱逃至莫妮卡处。

2、罗斯•盖勒(Ross Geller)由大卫•修蒙(David Schwimmer)扮演

罗斯为莫妮卡的哥哥,于高中时即暗恋妹妹的同学瑞秋,但始终不敢表白

3、莫妮卡•盖勒(Monica Geller)由科妮寇•克斯(Courteney Cox Arquette)扮演

莫妮卡是《六人行》的中心人物,其他五人可以说就是由她延伸出来的。

4、钱德•宾(Chandler Bing)由马修•派瑞(Matthew Perry)扮演

钱德为罗斯的大学同学,因而与罗斯、莫妮卡结识甚久

5、菲比•巴费(Phoebe Buffay)由丽莎•库卓(Lisa Kudrow)扮演

菲比为莫妮卡的旧室友,后因受不了其洁癖而搬走

6、乔伊•崔比昂尼(Joey Tribbiani)由麦特•雷布兰克(Matt Le Blanc)扮演

乔伊与钱德为共租公寓的室友,自然也是莫妮卡和瑞秋的邻居

《电影手册》评价:

friends是一部彻底而纯粹的通俗剧的代表,它是一部具有十足纽约风格的情景喜剧。它形成了一个自己的世界,围绕着同一个屋檐下的,6个30上下的男女拉开了故事帷幕。他们在一起,倾听彼此的烦恼和快乐,一起成长和生活,而故事的平衡点,也是最常见不过——6个单身贵族最终将组成三对情侣(此点有错误),这一对称组合加强了全剧的轻松喜剧效果。Friends为我们解析了每天的平淡生活,普通情侣的爱恋或友情体现了逐步系列剧的力量。城市文明异类温柔的疯狂,却又怀有情窦初开的少女梦想,这个从普通生活中得来的灵感。一直推动系列剧向滑稽情节发展。Friends给我们解释了什么是快乐的痛苦,再多一点,我们又会把自己幽闭在这个神奇的世界里。

★《24》 制作:Fox 首播:2001——至今 播出:3季

内容简介:

《24小时》所有的故事围绕杰克•鲍尔展开,他是美国洛杉矶反恐小组主管,在第一季,他的任务在每集开头的一段话里都交代清楚了:"现在,恐怖分子正密谋刺杀一位总统候选人,我的妻子和女儿也成为了目标,我的同事可能都牵涉进去,我是联邦特工杰克•鲍尔,这是我生命中最漫长的一天。"这一天,从午夜12点开始,到下一个午夜12点,24小时内发生的故事分为24集,每集实际内容不到45分钟,为广告留出余地。一年后(第二季),一颗核弹将在落杉矶被恐怖分子引爆,总统面临艰难的抉择----军事打击是否就是表现美国刚毅果决的最好回应?而杰克•鲍尔的调查将为总统提供最后的答案。至于即将诞生的第三季,那里的敌人,应该是生化武器、残忍的大毒枭和更为棘手的白宫政变……

<24>每集里至少有4个线索:杰克、CTU小组、杰克的家人、大卫•帕尔默进行总统竞选,它们时而并行,时而交集,还不时同时以多画面的形式出现显示同步性。而且联系美国的时事,你会发现,影片对"9.11"及"伊拉克战争"的影射力度是那么的强烈!

人物:1、Kiefer Sutherland as Jack Bauer

2、Elisha Cuthbert as Kim Bauer

3、Reiko Aylesworth as Michelle Dessler

4、Dennis Haysbert as President Palmer

5、Carlos Bernard as Tony Almeida

电影手册评价:

〈24〉是一个介于电影和电视、新闻和科幻、电视编剧和电影合成之间的混合中介物。

从任何角度看,24都是一部操作异常困难的系列剧,它阴沉而举步为艰的性格,直接撞击这每个人(特别是美国公民的)内心的恐惧和焦虑。它豪不掩饰两年来"9•11"给人们带来的心理震撼,及给这一系列剧创作者无形中施加的影响。它自觉的对美国故事片的发展演变承担了历史责任。24的编制人员刻意线则了这个艰涩的故事,充斥着悲剧和焦虑,这实际上是属于美国70年代电影的一个特征,当年这一粗野生硬的主题风格,在今天的好莱坞已经完全找不到了。

★Sex And The City[欲望城市] 制作:HBO 首播:1998——2004 播出:共6季

内容简介:

随着美国HBO电缆波道展开电视剧集《欲望城市》(SexandtheCity)第5季的播出,这部获得去年艾美奖最佳喜剧剧集奖的都市系列剧已逐渐超越了美国,在世界各地的都市人中掀起了一股"欲望潮"。大胆广泛的性爱话题,时髦漂亮的四个女主角身上浓郁的现代都市单身女性的气息,以及她们所面临的感情挫折和困扰,在越来越多的都市白领中引起了共鸣。

《欲望城市》是发生在纽约曼哈顿四个单身女人身上的故事。她们都事业成功,都时髦漂亮,都已不再年轻却自信魅力四射。她们共享彼此间牢固的友谊,也都面临共同的问题:在这充满欲望和诱惑的都市里,寻找真正的爱情和归宿。

人物:1、凯莉(Sarah Jessica Parker as Carrie Bradshaw):纽约著名报纸专栏作家,开设专栏名为"性与城市",聪明貌美。 思想活跃,深刻尖锐,敏感善良是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体。她能清晰地看到自己和他人的缺点,但总是掉进各种麻烦的感情里。

2、 玛兰达:(Cynthia Nixon as Miranda Hobbes)坚强独立,对工作有自信却惧怕爱情,不能完全释放自己。她渴望有人陪伴,于是请求男友斯蒂夫与她同居。可当她发现同居意味着没有距离和空间的减小时,又突然害怕那种亲密的感觉。

3、萨曼莎:(Kim Cattrall as Samantha Jones)对任何事都充满自信或过度自信,从不掩饰自己的欲望和放荡不羁。她有目标就去追求,本能地展示自己的魅力,并能轻易地和偶遇的男士发生一夜情,却也永远能分清欲望和爱情。萨曼莎享受着她的单身生活,周旋在各式各样的男人中间乐此不疲……

4、夏洛特:(Kristin Davis as Charlotte York)敏感浪漫,是完全的理想主义者,百分百相信爱情和婚姻。因此她30多岁了依然坚信灰姑娘和白马王子的故事会发生在自己身上,并期待从此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

电影手册评价:

SATC讲的是曼哈顿四个30岁女人的性、爱故事——在纽约这张无边无际的大网上,有许多地图之外的感情需要攀越。这是一部专门给女性拍的系列片,它绝对的女性,由女性拍,给女性看。金发的carrie和samantha,褐发的charlotte和红棕色头发的miranda,这四个女孩最大的愿望就是成为一个女人,一个完成的女人。如果其中一个飞走了,另一个会感到卡壳,第三个会极度敏感,第四个会蒸发掉。看这部剧集,就是在女人的大脑中做一次旅行。4个女孩就是4个当代夏娃。

★《ER》[急诊室的春天] 制作:NBC 首播:1994 播出:10季

内容简介: 急诊室是一个战场,医生和护士们就在这里履行他们的职责。急诊室是一个舞台,每天都会发有生死的悲喜剧在这里轮番上演,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在这里被剥得一丝不挂。急诊室是一道锁链,无论医生,护士还是亲人,朋友,大家的心在这里被紧紧相连。急诊室既是开始,也是终结,从你踏入那一刻起,生命和生活似乎回归了更简单、更原始的意义……..

人物:

Noah Wyle as Dr. John Carter

Laura Innes as Dr. Kerry Weaver [ 3- ]

Alex Kingston as Dr. Elizabeth Corday [ 4- ]

Goran Visnjic as Dr. Luka Kovac [ 6- ]

Maura Tierney as Abby Lockhart [ 6- ]

Paul McCrane as Dr. Robert Romano [ 6- ]

Sherry Stringfield as Dr. Susan Lewis [ 1-3, 8- ]

Ming-Na (Wen) as Dr. Jing-Mei "Deb" Chen [ 6- ]

Anthony Edwards as Dr. Mark Greene [ 1-8 ]

Eriq La Salle as Dr. Peter Benton [ 1-8 ]

Michael Michele as Dr. Cleo Finch [ 6-7 ]

Julianna Margulies as Nurse Carol Hathaway [ 1-6 ]

Erik Palladino as Dr. Dave Malucci [ 6-7 ]

Gloria Reuben as Jeanie Boulet, PA [ 2-6 ]

George Clooney as Dr. Doug Ross [ 1-5 ]

Kellie Martin as Lucy Knight [ 5-6 ]

Sharif Atkins as Michael Gallant [ 8- ]

Mekhi Phifer as Dr. Gregory Pratt [ 9- ]

Maria Bello as Dr. Anna Del Amico [ 4 ]

评价:

严密的科学性和强烈的戏剧效果是ER获得成功的基础,评论界认为,这部已经发展到第10季的电视剧无论是在进行批判揭露,还是在讲述理解与宽容上,最终总要表现出对人和生命的尊重与热爱。

★The Sopranos[黑道家族] 制作:HBO 首播:1999 播出:5季

内容简介:

患忧郁症的东尼•索波诺(詹姆斯•甘道菲尼饰)前来会见心理医师,在两人的谈话过程中,心理医师逐渐明了原来东尼自称"废弃物处理顾问"职业,实则是掌控新泽西州黑帮运作的黑道老大。这位感叹黑帮道义日渐沦丧的纽约黑帮老大,身陷事业与家庭的种种繁杂问题,和伯父之间争执家族事业版图的恩怨,以及强悍的老母亲都让他备感困扰。《黑道家族》影集就是从东尼踏入心理医师办公室恳谈开始,新泽西州黑道家族的生活点滴与恩怨纠葛在此展开。

人物:Lorraine Bracco - Dr. Jennifer Melfi

Federico Castelluccio - Furio Giunta (2000-2002)

Dominic Chianese - Corrado 'Uncle Junior' Soprano

Vincent Curatola - John "Johnny Sack" Sacrimoni

Edie Falco - Carmela Soprano

James Gandolfini - Tony Soprano

Robert Iler - Anthony Soprano Jr.

Michael Imperioli - Christopher Moltisanti

Nancy Marchand - Livia Soprano (1999-2000)

Drea de Matteo - Adriana La Cerva

Katherine Narducci - Charmaine Bucco

Joe Pantoliano - Ralphie Cifaretto (2001-2002)

Vincent Pastore - Sal "Big Pussy" Bonpensiero (1999-2000)

David Proval - Richie Aprile (2000)

Steve Schirripa - Bobby 'Bacala' Baccalieri (2000- )

Jamie Lynn Sigler - Meadow Soprano

Tony Sirico - Paulie Walnuts

Aida Turturro - Janice Soprano

John Ventimiglia - Artie Bucco

Steve Van Zandt - Silvio Dante

评价:

这部剧最为引人入胜的一点就是借写一个黑道家族,实际上却写出了无数个普通家庭遇到的普通烦恼。但是,由于有黑道家庭的题材为依托,则更表现出了独特的幽默感。没有了喧闹的枪战与追逐,取而代之的是更多关于现实,关于生活的思考。这样的电视剧使人充分感受到对于观众智慧的尊重。

★Band Of Brothers [兄弟连] 制作:HBO 首播:2001 播出:仅一部(10集)

内容简介:

1942年,一群毫无经验的平民百姓,自愿参军受训,成为美军最新的一个团——空降部队。中尉索博魔鬼般的训练使他们吃尽了苦头,然而他们也成为了美军最精锐的部队。终于在1944年6月5日登上了飞机,奔赴法国"诺曼底"。

《Band of Brothers》是描写美国101空军部队的一个连队Easy Company的真实故事,他们参与了盟军进攻首日的任务,以及其后整个欧洲的战事。全片是由Stephen Ambrose的著作改编而成,他曾与Easy Company幸存者进行长时间的访谈、并研究美国大兵的家书后,写下了这本畅销作品。

评价:

看BOB,就像阅读雷马克诸如〈西线无战事〉那样的战地小说。它覆盖面更广,节奏也更适合独自咀嚼,而它线型的结构更符合人们对故事的传统阅读习惯。当然,虽然[兄弟连]拥有更人性化,和观众距离更近的优点,虽然它也试图描述战争对士兵精神的折磨,对犹太人的残害,对欧洲大陆的破坏这些人文气息浓重的主题,但作为一部诞生于21世纪的战争片,它依然没有摆脱以斯皮尔伯格为代表的,"美国必胜"的电影战争观,它的历史观没有任何超越。

★C.S.I [犯罪现场] 制作;CBS 首播:2000 播出:3季

内容简介:围绕在形同长辈的组长格里森周围的,是由几个侦探专家组成的拉斯维加斯犯罪现场调查小组,他们的主要日常任务是研究犯罪现场,发现的蛛丝马迹,以追踪罪犯。影片往往从最初犯罪现场的一幅幅静态画面开始,伴随着调查层层深入,困惑和混乱也随之而来。直到所有线条一一理开,这幅静态画面的再次出现,人们对其中的暗示才恍然大悟,一个故事也即告终结。

人物:William L. Petersen as Gil Grissom

Marg Helgenberger as Catherine Willows

Gary Dourdan as Warrick Brown

Jorja Fox as Sara Sidel

George Eads as Nick Stokes

Paul Guilfoyle as Captain Jim Brass

Eric Szmanda as Greg Sanders

Robert David Hall as Dr. David Robbins

电影手册评价:

90年代的系列剧基本在两种比邻的观点中摇摆。一种是"真理在别处",譬如系列剧X-files及完全仿真的以法律调查为主题的系列片[practice];另一种就是CSI。剧作创作的深层含义是:真理是恐惧的,但它就在这里。这部电视剧可谓是一个真理的总结,精益求精的图象和合成使得本片成果斐然,在系列剧的探索中该片已经穿过了一条神奇的现状之路。

★The pretend[伪装者] 制作:NBC 首播:1996 已播:共4季



内容简介:"我们中有些人会伪装,他们是天才,可以伪装成任何一种人。1963年,一个名为"中心"的社团隔离了这样一个伪装者,是个名叫杰瑞的小男孩,利用它的大脑进行研究——后来,这个伪装者逃走了…..每集TP都会以这段意味深长的话为开头,一段铿锵有力的片首尾曲后,伪装者贾罗德,一个行走各地,伸张正义的独行侠,把我们带进了一个新的惩恶扬善、惊心动魄的故事中。

人物:  A child genius. 杰瑞是一个天才,他出生刚刚36小时就显示出比任何人都要多的天赋。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一个称为"中心"的组织将其从父母身边带走。杰瑞在中心被当成一个实验品进行训练,中心把他的天赋发挥到了极致,却让他的童年没有亲情,没有阳光,没有普通小孩子能享受到的一切。最终,杰瑞成为了一个伪装者,他能胜任任何工作,适应任何环境。他变化身份就像别人换衣服一样轻而易举。几年前,在二名中心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杰瑞从中心逃跑。之后,他一边帮肋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一边寻找自己的真正身份和失散的家人。 "您是医生吗?"

"今天是。"

蓝湾中心

 中心任务:为军事订约人研究和发展遗传在军事上的作用。

  由于执行委员会知道了中心的资产——杰瑞已经逃跑,所以要求立即找到他,并把他活着带回去。十年的研究中,他们知道杰瑞伪装能力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就像有利可图的合同,因此,他的回归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他机警、聪敏的才能使得他融入了社会,更难找到他了。

一个中心特工小组被指派来完成这个任务。

小组

 中心以3人为一组工作,被指派去找回杰瑞的是以帕克小姐为首的行动小组。

Miss Parker:

以前是中心的安全主管,现在被派来引导大家研究而从新获得杰瑞。

帕克小姐也是中心的小孩,在蓝湾中心长大。她的父母都是这个组织的重要人物。当帕克小姐很小时,她的妈妈Catherine Parker不幸死了,但帕克小姐确信她妈妈一定是被杀的。

当还是孩子时,Miss Parker经常与杰瑞在一起。因此她相信这在寻找杰瑞的任务中能帮助她。但Miss Parker经常故意违反中心的指示,并且对长者毫不尊重。

Sydney:

杰瑞的老师、指导者,精神病专家。他连系着杰瑞和中心。

中心的元老之一,刚开始他与他的孪生兄弟Jacob一起加入机构。作为组织的首席精神病学家,当杰瑞蓝湾的那天起,他负责杰瑞的所有模拟训练。他是中心的少数几个和杰瑞保持联系的人之一,经常向杰瑞透露中心的机密。他十分关心杰瑞,但同时又不得不对中心忠诚,这使他非常矛盾。

Broots:

被指派为帕克小姐的个人技术专家。

中心的技术员,他能够破解任何电脑的密码,找到需要的文件,并能中途截取任何的信息。他来中心前的生活无人知道,只是知道他离婚了,有一个小女儿。   Broots天生胆小害羞,但他对Miss Parker和Sydney非常忠诚。他很佩服杰瑞,后来他无可救药地爱上了Miss Parker。

Angelo:

Raines一次失败实验的产物。实验使他失去了原有的人格以及对外部世界的正常感观。但他仍拥有惊人的才能:他能模仿别人的思维逻辑从而洞察别人的行为模式,有时甚至只需要接触几样普通的物品,就能判断物主的思想和位置。他生活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中心的通风管道中度过。

杰瑞知道,只要安吉洛服完药,就会回复记忆,说出真相。

Mr. Lyle:

Miss Parker的孪生兄弟,他有着痛苦着过去,而且他很喜欢使别人也痛苦着生活。他曾被人故意隐藏并受到虐待。童年的经历使他心理扭曲,有施虐的倾向。他被带到中心也是寻找杰瑞。与他合作不是很可靠,但是他们的目标是一致的。他的狡猾和冷酷无情是无人能比的,他被视为中心不可预知的资产。

Mr. Raines:

中心的元老之一,是伪装者计划的总负责人,是测试创造杰瑞的幕后首脑。他深不可测的,有着一股激情,但是又很残忍。他有很大的野心并且行为残忍。他是中心的大玩家,但同时也被神秘的"三人首脑"玩弄于股掌之间。除了伪装者计划,他还有包括双子计划在内的好几个疯狂的计划。

评价:TP开播时并没特别宣传,但观众很快发现这是一套相当优秀的剧集,假如当初你错过了这部剧集,那真是一个遗憾。直到今天TP还散发着巨大的光芒。

★six feet under[六英尺下] 制作:HBO 首播2001 播出:3季

内容简介:

《六英尺下》讲述的是一个专门从事殡葬服务家庭的逸事,围绕这个麻烦家庭的生活琐事、他们的关系和矛盾,展现一群普通人的悲喜苦乐。

影片中的费舍家族由四个成员组成,母亲露斯、大儿子奈特、小儿子大卫和小女儿嘉儿。费舍殡葬业的创办人父亲纳赛尼尔•费舍尽管已经不在人世,但是他的形象却经常出现在家人的幻想中。他留下的家族业务由家庭的其余四个人员打理。长子奈特一直在殡葬业务和初为人父的家庭角色中寻找平衡;而母亲露斯则希望与儿孙们拉近距离;次子大卫独自在外居住,和他合住的是他极度情绪化的合伙人基斯•查尔斯;小女儿富有艺术天赋,处于精力充沛的青春期。

该剧讲的其实是有关:生、死、罪、死后的生活等问题,每一集都会有一个人死,各种各样的死法,残酷的、荒诞的…….这些逝去的人们被送到那个开殡仪馆的家里,在那儿生者与死者进行对话,死者回首自己的人生。有庆幸也有牵挂,而生者会因死亡而被触动,思索什么才是短暂人生的意义。

人物:

Peter Krause as Nathaniel "Nate" Fisher

Frances Conroy as Ruth Fisher

Lauren Ambrose as Claire Fisher

Michael C. Hall as David Fisher

Freddy Rodríguez as Federico Diaz

Mathew St. Patrick as Keith Charles

Rachel Griffiths as Brenda Chenowith

Richard Jenkins as Nathaniel Fisher

Jeremy Sisto as Billy Chenowith

Eric Balfour as Gabe

评价:这是眼下最奇怪的系列剧,其最大的特色就是剧中会突然出现一个广告,而且这些广告竟然也是剧中的一部分。这些广告和普通的广告无异,开始都是精美的画面和如何如何的好,如何的受欢迎,但接下来就是名车被撞得稀烂,高贵的化妆品被涂在死人的脸上……广告的剧情的飞速剪接形成了一种奇诡的效果。就是这样卓尔不群的手法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促使SFU在众多电视中脱颖而出,其中映射出生命的璀璨和无常看罢令人砰然心动。

★south park south park[南方公园] 制作:comedy central 首播:1997 播出:7季


内容简介:

1997年的电视连续剧<南方公园>在美国一播放,就约有540万人观看,人气甚旺,所以不久前又推出剧场版在全美各地播放,大获好评. 此次动画片<南方公园>上映,虽然众说纷纭,褒贬不一,但是作为动画制作影片,它仍然以其剪纸的形象受到了众多影迷的欢迎.

South Park最早以电视连续剧出现,播放时间在每周三的晚上,直到现在还在坚持每周播放新片.虽然是动画片,但他却是一部成人动画片,以暴力,低俗的黄色笑话,和讽刺名人来取悦观众

人物:姓名:Eric Cartman

性别:男

四个小孩中的老大,胆子最大,最爱说脏话,动不动就'Son of a bitch!','Kick Ass!'最爱说的一句话就是'You will respect my authority!'(不知该怎么翻译...).他最讨厌别人说他胖,对同性恋和异族人深恶痛绝(Kyle是犹太人,Cartman就总是欺负他). 他的妈妈在Internet上出卖色相,令他十分气愤.

姓名:Stan Marsh

性别:男

四个伙伴中算是聪明,伶俐,动作敏捷的.可是就是在女朋友Wendy面前太紧张,每次都吐Wendy一身.他的妈妈是一个专门治鼻子疾病的医生.

姓名:Kenny McCormick

性别:男

四个小孩中,我最喜欢他,他太可爱了(在动画片里观众也最喜欢他).他总是把衣服的帽子严严实实的裹住头,以至于挡住了嘴,所以听他说话总是稀里糊涂,什么也听不清,只有他周围的人才能听懂他说的是什么意思.有趣的是,Kenny在每一集动画片中他都会死一次,但是在下一集中还会出现,而且只要他一死,Stan就会先说'Oh!My god! They killed Kenny!',然后Kyle会马上接一句'You Bustard!' 每次都是如此.

姓名:Kyle Broflovski

性别:男

种族:犹太

四个伙伴中唯一一个犹太人,在一个教育严格的犹太家庭长大,由于民族的不同常常被Cartman欺负,可是他毫不畏惧,积极反抗.他喜欢把他的弟弟Eric从窗外踢进屋子,而他的妈妈每次都会把他的弟弟从屋子里扔出来.他的妈妈为了孩子们健康成长,组成了MAC(Mothers Against Canada),反对加拿大的低级电影.

姓名:Wendy Testaburger

性别:女

四个小伙伴中Stan一直暗恋的,每当Stan看到他,脑海里就会唱起一首歌"~~~~There's Girl that I like....~~~~~",每当她接近Stan时,Stan就会紧张的吐她一身.另外,Wendy说话的声音又尖又细,让人听不清她在说些什么.

姓名:Chef

性别:男

他在小学校的自助食堂工作,是四个小孩的好朋友,每次都热情的听孩子们的演唱,而且他自己也很爱唱歌,还举办过演唱会"Chef Aid".

姓名:Mr.Garrison

性别:男

他是四个小孩班级的老师,乍一看是一个普通人,实际上是个相当危险的人物,激动的时候,常常暴露出他的真面目

姓名:Mr.Hat

性别:...

Mr.Garrison手上的玩具,Mr.Garrison说话时总是舞动它,有时候还和它对话......

评价:所有现代美国的种种问题,都由这4个掉到COLO-RADO洞里的孩子体现了出来。有趣的是,每一集最小的那个都会死去,而在下一集中,这个孩子又会奇迹般的出现。这是电视节目的一个滑稽的 。SP成功的给自己贴上了贵族的标签。对性和政治的龃鼯,是这个乖巧动画片系列剧最有力的武器。这种烈性的政治童话主要集中了由衷,诙谐和残忍这几个不同的概念。

★the west wing《白宫群英》 制作:NBC 首播:1999 播出:4季

内容简介:

这里是是总统及其幕僚工作的地方,《白宫群英》写的是一个自由派人士心目中理想的白宫,每个人物都有克林顿及其白宫幕僚的影子,涉及的也都是美国政治中各种有争议的事件和话题。

《白宫群英》中的总统杰克是获过诺贝尔奖的经济学家,其夫人也像希拉里一样是职业妇女——在剧中是一个医生。他们也只有一个女儿,总统的助理更让人联想到克林顿白宫时代的几位名噪一时的男女助理。

美国观众看《白宫群英》是一窥白宫运作内幕,对于美国之外的观众而言,看《白宫群英》可以一窥美国人关心的政治问题和美国的政治运作方式。

人物:Martin Sheen as President Josiah "Jed" Bartlet

Stockard Channing as First Lady Abigail "Abbey" Bartlet, MD

Dule Hill as Personal Aide Charlie Young

Allison Janney as Press Secretary Claudia Jean "C.J." Cregg

Rob Lowe as Deputy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Sam Seaborn

Richard Schiff as Communications Director Toby Ziegler

John Spencer as Chief of Staff Leo McGarry

Bradley Whitford as Deputy Chief of Staff Joshua "Josh" Lyman

Janel Moloney as Josh's Secretary, Donnatella "Donna" Moss

Mary-Louise Parker as Amy Gardner [ 3- ]

Moira Kelly as Political Consultant Madeline "Mandy" Hampton [ 1 ]

Lily Tomlin as Deborah Fiderer [ 4- ]

Annabeth Gish as Elizabeth Bartlet [ 5- ]

评价:

评论界认为,作品对话精彩而睿智,节奏快速流畅,演员表演可信。此外,其影射时政的各种有争议的事件和话题更为其赢得了大量的美誉。

★Everybody loves Raymond[人人都爱雷蒙德] 制作:CBS 首播:1996 播出:8季

剧情简介:

故事发生在一个大家庭中,雷蒙是一个体育专栏作家,有一个漂亮的妻子和可爱的孩子。父母和他住对门,经常开门就进他家厨房,老妈见了雷蒙第一句话准是"你饿吗"。当警察的哥哥老大不小,一直和父母住在一起,有点儿缺心眼。哥哥一直很嫉妒雷蒙,认为好事都让雷蒙碰上了,他有句口头禅"大家都爱雷蒙",正是该片片名的由来。该片港译为《开心老爹》。

人物:Ray Romano as Ray Barone

Patricia Heaton as Debra Barone

Peter Boyle as Frank Barone

Doris Roberts as Marie Barone

Brad Garrett as Robert Barone

Madylin Sweeten as Ally Barone

★will & Gracewill[威尔和葛雷丝] 制作:NBC 首播:1998 播出:6季

内容简介:

以同性恋为主的剧集,will是个同性恋律师,和女室友设计师grace是好朋友,他们各自都有怪朋友,jack,一个以自我为中心的几流都轮不上的演员,和凯伦,一个有钱,自我,谁也不知道年龄的女人,四个人构成了一个奇怪的家庭。他们拥有与别人相同的烦恼,同样的生活,与别的情景喜剧一样,它的主题是关于爱,关于朋友,关于家庭。现实生活中我们很难给所有人一个这样公平的世界,那么在电视中,我们虚拟这样一个社会,应该还是圆满的。

人物:

Eric McCormack as Will Truman

Debra Messing as Grace Adler

Megan Mullally as Karen Walker

Sean Hayes as Jack McFarland

Shelley Morrison as Rosario Ynez Consuela Yolanda Salazar McFarland [ 3+ ]

★《Law & Order》(法律与秩序) 制作:NBC 首播:1990- 播出: 14季

内容简介:本片融警匪与法庭于一体的电视剧,片中讲述的犯罪基本原于真实生活,往往是近期报纸上的头条新闻。节目分为两部分,上半部分介绍警察研究现场,征询证人,提审嫌疑犯等一系列的侦破活动,后半部分详尽记录了案件侦破的后期工作,案件转交到检查官手里,检查官衡量案情,起诉,直到庭审,节奏紧凑,扣人心弦。由于最终坏人不一定被绳之于法,所以观众看的时候往往暗自捏一把汗。

人物:

Jerry Orbach as Det. Lennie Briscoe [ 3+ ]

Sam Waterston as Executive Asst. D.A. Jack McCoy [ 5+ ]

Jesse L. Martin as Det. Eddie Green [ 10+ ]

Elisabeth Rohm as Asst. D.A. Serena Southerlyn [ 12+ ]

S. Epatha Merkerson as Lieutenant Anita Van Buren [ 4+ ]

Fred Dalton Thompson as D.A. Arthur Branch [ 13+ ]

Steven Hill as D.A. Adam Schiff [ 1-10 ]

Chris Noth as Det. Mike Logan [ 1-5 ]

Michael Moriarty as Executive Asst. D.A. Ben Stone [ 1-4 ]

Richard Brooks as Asst. D.A. Paul Robinette [ 1-3 ]

Dann Florek as Captain Don Cragen [ 1-3 ]

George Dzundza as Det. Sgt. Max Greevey [ 1 ]

Paul Sorvino as Det. Phil Cerreta [ 2-3 ]

Jill Hennessy as Asst. D.A. Claire Kincaid [ 4-6 ]

Benjamin Bratt as Det. Rey Curtis [ 6-9 ]

Carey Lowell as Asst. D.A. Jamie Ross [ 7-8 ]

Angie Harmon as Asst. D.A. Abbie Carmichael [ 9-11 ]

Dianne Wiest as D.A. Nora Lewin [ 11-12 ]

★《NYPD Blue》纽约重案组 制作ABC 首播:1993- 播出: 11季

内容简介:

讲述了发生在纽约的种种犯罪。本片在讲述真实犯罪和侦破细节的同时,也深入刻画了警察的平凡生活,办案期间的矛盾心情及警察生活的烦恼,同时也不能免俗的加入了各式各样的恋情。

人物:

Dennis Franz as Det. Andy Sipowicz

Gordon Clapp as Det. Greg Medavoy [ season 2+, recurring season 1 ]

Bill Brochtrup as PAA John Irvin [ episode 123+, recurring seasons 2 - 6 ]

Henry Simmons as Det. Baldwin Jones [ episode 139+ ]

Garcelle Beauvais-Nilon as ADA Valerie Heywood [ episode 165+, recurring from 157 ]

Charlotte Ross as Det. Connie McDowell [ episode 166+, recurring from 163 ]

Esai Morales as Lt. Tony Rodriguez [ episode 168+ ]

Mark-Paul Gosselaar as Det. John Clark Jr. [ season 9+ ]

Jacqueline Obradors as Det. Rita Ortiz [ episode 182+ ]

Rick Schroder as Det. Danny Sorenson [ episode 116 - 173 ]

Andrea Thompson as Det. Jill Kirkendall [ season 5 - 7, recurring season 4 ]

Kim Delaney as Det. Diane Russell [ season 3 - 8, recurring season 2, episode 218 ]

Justine Miceli as Det. Adrianne Lesniak [ season 3, recurring season 2 ]

Jimmy Smits as Det. Bobby Simone [ episodes 27 - 115 ]

Sharon Lawrence as ADA Sylvia Costas [ seasons 2 - 4, recurring seasons 1, 5 & 6 ]

Gail O'Grady as Donna Abandando [ seasons 2 & 3, recurring seasons 1 & 6 ]

James McDaniel as Lt. Arthur Fancy [ episodes 1 - 167 ]

Nicholas Turturro as Det. James Leo Martinez [ episodes 1 - 138 ]

David Caruso as Det. John Kelly [ episodes 1 - 26 ]

Amy Brenneman as P.O. Janice Licalsi [ episodes 1 - 24 ]

Sherry Stringfield as Laura Michaels [ season 1 only ]

sheild[盾牌] 制作:FX 首播:2002 播出:3季

内容简介:

盾牌是一布近年少见的极具争议性的连续剧,它打破了传统警匪片套路,把一群警官与各种罪案做斗争的同时,也面临各种自身问题的困扰,一个个有着复杂性格的的警察跃然于屏幕之上,彻底打破了"警察就是好人"这种简单而幼稚的界定。

人物:

Michael Chiklis as Det. Vic Mackey

Benito Martinez as Capt. David Aceveda

CCH Pounder as Det. Claudette Wyms

Catherine Dent as Off. Danielle "Danny" Sofer

Walt Goggins as Det. Shane Vendrell

Michael Jace as Off. Julien Lowe

Kenneth Johnson as Det. Curtis "Lemonhead" Lemansky

jay Karnes as Det. Holland "Dutch" Wagenbach

Cathy Cahlin Ryan as Corrine Mackey

该片获得今年一月美国第60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类连续剧奖,男主角麦可·奇克里斯同时是剧情类最佳男主角奖得主。绝对值得一看!

★《Ally Mcbeal》(爱莉的异想世界) 制作:FOX 首播:1997 播出:5季

内容简介:讲述的是一群律师的故事,但他们可不是那种的标准的典型的律师,他们都有自己的不能被别人理解的个性,用我们的话说比利(爱莉的青梅竹马后来娶了别人)算是里面最正常的一个,影片最逗的是会把爱莉的种种异想用夸张的画面表现出来,告诉"变态"在想些什么,但是他们通过长时间的相处,慢慢的了解,理解成为朋友。可影片总是让人感到惆怅,所有人由于他们的与众不同,而倍感孤独,但依然坚定的,相互关爱的生活着,等待着。

人物:Calista Flockhart as Ally Marie McBeal

Greg Germann as Richard Fish

Jane Krakowski as Elaine Vassal

Vonda Shepard as Herself

Peter MacNicol as John Cage

Portia de Rossi as Nelle Porter [ eps 33+ ]

Lucy Liu as Ling Woo [ eps 33+ ]

Regina Hall as Corretta Lipp [ 4+ ]

Josh Hopkins as Raymond [ 5+ ]

James Marsden as Glenn [ 5+ ]

Julianne Nicholson as Jenny Shaw [ 5+ ]

Lisa Nicole Carson as Ren閑 Radick [ 1-4 ]

Courtney Thorne-Smith as Georgia Thomas [ 1-3 ]

Gil Bellows as Billy Alan Thomas [ 1-3 ]

James LeGros as Mark Albert [ 4 ]

Robert Downey Jr. as Larry Paul [ 4 ]

评价:

它可以说是美国当代美国社会的一个漫画般的真实写照,同时又如同一个孤岛,保持了自己独特的原始和粗暴的特征。此外,我们还能感受到始终隐约在故事之中的、搀杂着希望的焦虑情绪:所有事物都不可能持久。

★X-File [X档案] 制作:FOX 首播:1993 播出:共9季


内容简介:该剧的主题是外星人,特异功能以及种种科学不能解释的超自然现象。联邦调查局探员mulder因妹妹在8岁时的遭外星人人绑架失踪,从此对外星人以及种种超自然现象的存在深信不疑。而他的搭档scully探员对怪诞现象心存怀疑,她认为没有科学不能解释的东西,只是你还没有找到相应的方法而已。这对各持己见的搭档不断历险,不但要和似有似无的外星人,怪物,杀人狂魔周旋,还得对付政府部门的黑手。

人物:

Gillian Anderson as Special Agent Dana Scully

David Duchovny as Special Agent Fox Mulder [ 1-8 ]

Robert Patrick as Agent John Doggett [ 8-9 ]

Annabeth Gish as Agent Monica Reyes [ 8-9 ]

Mitch Pileggi as Asst. Dir. Walter Skinner [ 2-9 ]

William B. Davis as Cigarette-Smoking Man

Jerry Hardin as Deep Throat [ 1 ]

Steven Williams as Mr. X [ 2-4 ]

Nicholas Lea as Alex Krycek [ 2-8 ]

John Neville as Well-Manicured Man [ 3-M1 ]

Brian Thompson as Alien Bounty Hunter [ 3-7 ]

Laurie Holden as Marita Covarrubias [ 4-7 ]

Chris Owens as Agent Jeffery Spender [ 5-6 ]

Mimi Rogers as Agent Diana Fowley [ 6-7 ]

Tom Braidwood as conspiracy theorist Melvin Frohike

Dean Haglund as conspiracy theorist Ringo Langly

Bruce Harwood as conspiracy theorist John Byers

评价:

X-files不仅以其丰富的想象力征服了观众,同时更在美国形成了热衷科学与幻想的文化想象。但随着David Duchovny的退出,Robert Patrick接替的并不能得到观众的认可,播出9季后终于收山。美国主流媒体的评价是:它既是一个高科技的怪胎,又是一颗通俗果。

★《growing pains》[成长的烦恼] 制作:ABC 首播:1985-1992 播出:共7季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经久不衰的电视佳作,更是一本最生动的相册,记录了一群孩子成长中的一切,更是为人父母的心路历程。Mike的从小到大的一贯的调皮和爱耍小聪明,Carol的些许书呆子气和Ben的傻气稚嫩,父亲Jason的启发式非强制教育方法时常带来的无可奈何的幽默,让人在捧腹中深思……

人物:

迈克. 西维尔(Michael(Mike) Seaver)扮演者是柯克. 卡梅隆(Kirk Cameron)

迈克是西维尔一家的长子。当系列剧开始时他15岁,是个有着迷人的魅力和有些不成熟的想法的中学生。他毕业于杜威高中,然后进入大学,从第四季开始,他开始租用他父母的车库上的阁楼(因为小妹妹的出生,他只能住阁楼了,还得租用,美国家长注意培养孩子独立能力的标志?),还经历了他那不算十分成功的"演艺生涯"。再后来,迈克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与他刚开始的角色性格),这个早期的"问题学生"开始逐步的成熟起来。

迈克的扮演者是柯克. 卡梅隆(Kirk Cameron),他的表演可以说是整个系列的基石,因为很大一部分的喜剧效果来自于他的俏皮话,由于他出色的表演,他自己也成为了十几岁青年的偶像。卡梅隆是一个虔诚的基督徒,据说因此他与剧组的其他演员关系不是十分融洽。 他于1991年同在剧中扮演他女朋友凯特(Kate MacDonald )的切茜娅. 诺宝(Chelsea Noble)结婚。

本. 西维尔(Benjamin(Ben) Seaver)扮演者是杰瑞米. 米勒(Jeremy Miller)

本比迈克和卡罗尔都小,在系列开始时他只有9岁(这时的他作为家中的幼子,十分可爱),在后来的日子里,他进入了高中,剧本试图把他塑造成一个类似于迈克的角色,显然不是很成功。

卡罗尔. 西维尔(Carol Seaver)扮演者特蕾茜. 格尔德(Tracey Gold)

和迈克相反,比迈克小一岁的卡罗尔是一个十分聪明而且早熟的女孩子,她是高中里的尖子生(迈克眼中的书呆子),最后进入了美国名校哥伦比亚大学,主修法律。尽管在常青藤盟校学习,由于难以忍受她在学校里的室友,她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住在学校的宿舍而是住在家中。

克瑞斯. 西维尔(Christine(Chrissy) Seaver)扮演者阿什丽. 约翰逊(Ashley Johnson)

在《成长的烦恼》的第四季度,剧本创造了西维尔家的一个新成员,那就是卷发的克瑞斯。

评价:关于这部伴着我们成长的电视剧,我们无须评价了。

★《the Simpsons》(辛普森的一家) 制作:FOX 首播:1989- 播出:10季

内容简介:

有时以来最长的动画系列。主人公辛普森一家在这里细细品位着单调而又不寻常的生活。每集开始的片头都要将家庭成员一一介绍一次,最受大家欢迎的坏小子——大儿子巴特,这个总是惹祸的孩子每集片头都会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新"罪行"。在核电场工作的父亲荷莫•辛普森三十几岁就已经秃顶又大腹便便的顾家好男人,以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养活着全家;二女儿丽莎是所有人眼中的全优少女,聪明且善解人意;还有声音沙哑,留着超高发型的母亲玛琦和永远叼着奶嘴的小女儿玛吉。每个片尾处全家人会冲向沙发集体亮相,而且每集的造型都不同。

评价:辛普森一家面对着一个个普通家庭都会面对的生活难题,他们早已成为美国社会的缩影。

人物:

Dan Castellaneta as the Voice of Homer Jay Simpson; Abraham J. "Grampa" Simpson;

Julie Kavner as the Voice of Marjorie "Marge" Bouvier Simpson;

Nancy Cartwright as the Voice of Bartholomew "Bart" Jo-Jo Simpson; Nelson Muntz; Todd Flanders; Ralph Wiggum; Kearney; Additional

Yeardley Smith as the Voice of Lisa Marie Simpson

Hank Azaria as the Voice of Apu Nahasapeemapetilon; Moe Szyslak; Police Chief Clancy Wiggum; Comic Book Guy; Lou; Carl Carlson; Dr. Nick Riviera; Snake; Kirk Van Houten; Bumblebee Man; Professor John Frink; Cletus Del Roy; the Slack-Jawed Yokel; Sea Captain McCallister; Superintendent Chalmers; Gabbo (#81); Frank Grimes (#176); Additional

Harry Shearer as the Voice of Charles Montgomery "C.M./Monty" Burns; Waylon Smithers Jr.; Nedward "Ned" Flanders; Principal Seymour "Spanky" Skinner; Otto Mann; Reverend Timothy Lovejoy; Dr. Julius Hibbert; Kenny Brockelstein/Kent Brockman; Jasper; Lenny; Eddie; Ranier "McBain" Wolfcastle; Scratchy; Kang; Dr. Marvin Monroe; Jebediah Obadiah Zachariah Jedediah Springfield/Hans Sprungfeld; Additional

★Taken[幽浮] 制作:SciFi 首播:2002 播出:共一部

内容简介:

史蒂芬•斯皮尔伯格钜献:幽浮》是好莱坞著名导演斯皮尔伯格全新制作的又一部史诗体电视连续剧。本剧具有真实的历史背景,10各单元的故事围绕三个家庭和一个跨时代的外星人绑架之谜。播出之后,这段人类与外星人接触的传说故事已经让全美观众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共鸣。

《幽浮》整个故事围绕神秘的外星人绑架事件展开,时跨从第二次世界大战至今的大半个世纪。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美军飞行员罗素基斯与9名队友驾机于法国上空与敌激战,期间他们突然被一道神秘兰光所包围,幸而死里逃生。不过,对于之前所发生的事,他们却没有任何记忆。数年后,同胞相继神秘死去,罗素开始想要探索从他第一次遇到外星人开始,是否此生都将被外星人视为绑架的。

罗素调查个中答案以期找回记忆,但是他知道自己没有能力阻止儿子及后裔成为外星人绑架的目标……

评价:这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故事前半部分趋于一种类似抒情的纪实,怀旧的情绪非常的饱满,尤其是开场的空战场面,简直可以和BOB衔接。它也具备很多可看的细节,比如影片对"麦甜圈"的诙谐解释,对美国当代50年历史蜻蜓点水式的再现,对50年来美国流行音乐的回顾,对众多历史事件的巧妙化用。

人物:

Steve Burton as Russell Keys

Joel Gretsch as Capt. Owen Crawford

Tina Holmes as Anne Crawford

Anton Yelchin as Jacob Clarke

Chad Donella as Jacob Clarke (as an adult)

James N. Kirk as Jesse Keys

Desmond Harrington as Jesse Keys (as an adult)

Ryan Hurst as Tom Clarke

Chad Morgan as Becky Clarke

Dakota Fanning as Allie Keys

Willie Garson as Dr. Kreutz

★Boston Public[高校风云] 制作:FOX 首播:2000 播出:3季

内容简介:故事在一个校园里展开,聚集一票人马包括校园里形形色色的工作人员。这个被设定的微观小群体一个小小的舞台,定期拉开帷幕,里面的众生则是一个社会的折射和小缩影。一个80多岁的教授对学生巨人般身体表示歧视;一个理想注意者为唤起学生的注意力,在课堂上掏出了手枪;一个女人被儿子关在地窖里,试图逃脱时丢掉了一只手…..这一群奇形怪状的人聚在一起,似乎有争论不休的问题,每一集都会激起一个关于伦理,政治,或行为举止方面的冲突吸引大家注意。像ER一样,病人并不是唯一的病人,老师也不例外!教育,怎样才能划清个人实践和统一规范的关系?

电影手册评价:

细节在走向平淡的边缘恰到好处的刹住,伴随着一个积极的正面主题,BP在一些奇怪的演说家之间不断的变换讲坛,一群美国怪物在这里,说的话题全是关于美国。此间,意想不到的情节片段常常会悄然上演。时间走过,学生们也从一季到另一季,一种焦虑变得越来越明显,停止这种无止尽的学习教育,每个人都应该面对自己并结束自己的怪诞举止。

人物:

Chi McBride as Steven Harper

Anthony Heald as Scott Guber

Loretta Devine as Marla Hendricks

Nicky Katt as Harry Senate

Sharon Leal as Marylin Sudor

Fyvush Finkel as Harvey Lipschultz

Jeri Ryan as Ronnie Cooke [ 2+ ]

Michael Rapaport as Danny Hanson [ 2+ ]

Jessalyn Gilsig as Lauren Davis [ 1-2 ]

Rashida Jones as Louisa [ 1-2 ]

Jon Abrahams as Zach Fischer [ 3+ ]

Joey McIntyre as Colin Flynn [ 3+ ]

Cara DeLizia as Marcie Kendall [ 3+ ]

China Shavers as Brooke Harper [ 3+ ]

Joey Slotnick as Milton Buttle [ 1 ]

Thomas McCarthy as Coach Kevin Riley [ 1 ]

Bianca Kajlich as Lisa Grier [ 1 ]

Leslie Jordan as Dr. Harris [ 2 ]

Kathy Baker as Mrs. Meredith Peters [ 2 ]

★《Seinfeld》(辛菲尔德)制作:NBC首播:1990-1998播出:共9季

内容简介:

喜剧明星杰里•辛菲尔德在剧中扮演自己——一个经常出没于各种表演场所的喜剧演员,他有三个好朋友——纽约扬基队的忠实fans乔治;美丽而又率直的爱林和行为古怪的科丝莫,四个关系密切的朋友共同面对每日的生活,互相帮助,相互体贴。是美国90年代最成功的喜剧之一。

人物:Jerry Seinfeld as Himself

Julia Louis-Dreyfus as Elaine Marie Benes [ not in pilot ]

Michael Richards as Cosmo Kramer

Jason Alexander as George Louis Costanza

★《Frasier》(弗莱泽)制作:NBC 首播:1993- 播出:11季

内容简介:

这是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喜剧之一。这一切都来自一位名叫弗莱泽的波士顿的精神病医生,在结束了自己两段不幸福的婚姻后,心灰薏冷的返回了自己父亲的老家西雅图,父亲从英国请来的私人女健康顾问以及同为精神病医生的弟弟共同住进了一所公寓,弗莱泽医生在当地的广播电台找到了工作,充当一个类似心理咨询栏目的主播,在这个岗位上,他可以借着电波为人们解决心理上的难题,也因此解释了很多朋友,也被迫天天面对着"热情"的女节目制作人。同时,作为喜剧,弗莱泽的后院也不会安然无恙。他的警察父亲倒不是最麻烦的,麻烦的是他弟弟深深暗恋着女健康顾问,经过弗莱泽和弟弟六年的努力,二人终于开始交往,种种复杂的情况带来了无穷的笑料。

人物:Kelsey Grammer as Dr. Frasier Crane

David Hyde Pierce as Dr. Niles Crane

John Mahoney as Martin Crane

Jane Leeves as Daphne Moon

Peri Gilpin as Roz Doyle

Dan Butler as Bob "Bulldog" Brisco [ 2-6 ]

★Alias[双面女间谍] 制作:ABC 首播:2001 播出:2季

内容简介:她在CIA拥有双重身份,是个美貌矫健的年轻女间谍,一个性感的女007。但在第一季中,讲述更多的却是她在间谍生涯外的故事:作为一个女人,她要时常在死亡和被抛弃之间徘徊游荡,时刻面对内心深处最隐秘的风暴。远处看,她是勇于迎接挑战,喜欢探险的性感女间谍;走近了,我们却看到一个矛盾苦恼的女孩,为了寻找遥不可及的神秘父亲费尽心机。

第二季一开始,我们女主人公又键入了和母亲重逢的迷茫挣扎中,因为她面对的是一个从死亡和敌方阵线走来的母亲。最精彩的发生在第二季的中央,女主角的个人生活已得到解决,剧情也随之出现了大胆的转折。在辛德尼(女主角)接受了CIA指令深入危险组织SD-6,并成功瓦解了它后,她开始网罗自己的羽翼。而此时的CIA,也仿佛已经变成了世界上所有迷途者的避难所,外界的袭击越来越猛烈,故事开始变得越来越刺激..........

电影手册的评价:从格斗场面到演员表演,每个细节都赏心悦目。动作戏和感情戏的剂量恰到好处,后者总是在不得已的紧急情况下适时中断。几年前的一个夏天,《电影手册》登出一篇文章,宣布寻找一部理想的爱情动作片。那么,今天这一搜寻任务就正式宣告结束了,《双》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答案。

人物:

Jennifer Garner as Sydney Bristow

Victor Garber as Jack Bristow

Ron Rifkin as Arvin Sloane

Michael Vartan as Michael Vaughn

Merrin Dungey as Francine Calfo

Carl Lumbly as Marcus Dixon

Kevin Weisman as Marshall Flinkman

Bradley Cooper as Will Tippin

Lena Olin as Irina Derevko / Laura Bristow [ 2 ]

David Anders as Mr. Sark [ 2 ]

★0Z[监狱风云] 制作:HBO 首播:1997 播出:共6季

内容简介:这部电视剧把镜头对准了监狱,表现了很多异类群体,比如伊斯兰信徒、新纳粹分子、同性恋……在现代监狱这个地方他们成为彻底的无政府主义者。甚至人类还原成为动物的兽性。另外,每集都邀请那些美国独立电影的明星加盟,比如史蒂芬•布希密。

评价:这是一部充满个性和激情的系列剧,他体现了一种闻所未闻的暴力,一种罕见的政治讽刺,和电视上表现出来的令人瞠目结舌的色情场面,尤其是惩戒制度下的同性恋。

人物:Kirk Acevedo as Prisoner #97A41 Miguel Alvarez

Granville Adams as Prisoner #97A622 Zahir Arif a.k.a. Jerome Van Dyke

Adewale Akinnuoye-Agbaje as Prisoner #93A234 Simon Adebisi [ eps 1-32 ]等等

★Buffy the vampire slayer[捉鬼者芭菲] 制作:WB/UPN 首播:1997-2003 播出:共7季

内容简介:

一个看似普通的少女芭菲,其身份实际上是专门对付邪恶怪物的吸血鬼杀手r。她与离婚后的母亲原本住在落杉矶,但一次捉拿吸血鬼时不小心弄毁了学校的体育馆。从而被赶出了学校。母亲为她的学业而搬到加州的一个叫sunnydale的小城,芭菲本以为可以在此忘掉一切,但没想到原来真正的使命在此等待着她…..

评价:这部剧融合了恐怖、动作、青春等商业元素,视觉效果绝佳。随着聚集的展开,FANS数量的不断增加,对于BTVS的痴迷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现象。

人物:

Sarah Michelle Gellar as Buffy Summers

Nicholas Brendan as Alexander "Xander" Harris

Alyson Hannigan as Willow Rosenberg

Anthony Stewart Head as Rupert Giles

James Marsters as Spike [ 2-7 ]

Emma Caulfield as Anya Emerson [ 3-7 ]

Michelle Trachtenberg as Dawn [ 5-7 ]

Kristine Sutherland as Joyce Summers [ 1-5 ]

David Boreanaz as Angel [ 1-3 ]

Charisma Carpenter as Cordelia Chase [ 1-3 ]

Armin Shimerman as Principal Snyder [ 1-3 ]

Amber Benson as Tara Maclay [ 4-6 ]

Robia LaMorte as Ms. Jenny Calendar [ 1-2 ]

Seth Green as Oz [ 2-3 ]

Marc Blucas as Riley Finn [ 4-5 ]

Mark Metcalf as The Master [ 1 ]

Juliet Landau as Drusilla [ 2 ]

Eliza Dushku as Faith [ 3 ]

Harry Groener as Mayor Richard Wilkins [ 3 ]

Lindsay Crouse as Prof. Maggie Walsh [ 4 ]

D.B. Woodside as Principal Robin Wood [ 6 ]

★Dark Angel[末世黑天使] 制作:FOX 首播:2000 播出:2季

内容简介:

女孩麦斯,原本是基因实验下的产物,多年前她和同伴逃离实验室后失散,此后一直生活在恐惧中,当时美国因遭到恐怖份子用电磁波攻击而陷入一片混乱, 她在认识罗根后一改原本独善其身的态度,开始为民除害。

评价:

是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亲自策划并制作的近未来科幻剧集。这部戏充满了后现代感,每一集都有着相当紧凑的结构,动作戏毫不马虎,而对于人物西里的处理更有着难得的细腻笔墨。

人物:

12岁那年,杰西卡•奥尔芭终于得到别人赏识,开始客串电视小角色,并于1993年进军大银幕,在处女作《Camp Nowhere》中有出色的演出。后来她凭演出两个大型电视广告而开始受大众注意,终于能在多部电视剧,包括《Flipper》、《末世黑天使》等担正演出。而她更凭《末世黑天使》赢取了People's Awards中最受欢迎电视明星奖,甚受年轻一辈拥戴。

★The Wire[火线] 制作:HBO 首播:2002 播出:2季

内容简介:

故事发生在巴尔的摩的毒品集中地,毒品商Barksdale被卷入一宗谋杀案中,. Jimmy受命组织一个由杀人犯和贩毒者组成的团队,来对付毒品头子阿文。阿文有一群忠心耿耿的拥护者,而且眼线众多。得到密报后,他们一方面装作与政府合作,另一方面暗中与对手奥尔玛较劲,奥尔玛曾经抢夺过阿文的毒品,并转手倒卖。调查监督员Daniels此时正面临因受贿被调查的麻烦。

评价:该剧以毒品为中心,引发出关于各方面生活的一个"食物链",涉及到吸毒者、毒品商、警察和政客,目前评论褒贬不一。

人物:

Good Guys:

Dominic West as Det. Jimmy McNulty

Sonja Sohn as Det. Shakima Greggs

Lance Reddick as Lt. Cedric Daniels

Wendell Pierce as Det. William "Bunk" Moreland

Seth Gilliam as Det. Ellis Carver

Domenick Lombardozzi as Det. Thomas "Herc" Hauk

Frankie R. Faison as Deputy Commissioner Ervin Burrell

Jim True-Frost as Det. Pryzblewski

Bad Guys:

Larry Gilliard Jr. as D'Angelo Barksdale

Wood Harris as Avon Barksdale

Idris Elba as Stringer Bell

Andre Royo as Bubbles

J.D. Williams as Bodie

Peter Gerety as Phelan

★La Femme Nikita[尼基塔] 制作:WB 首播:1997 -2001 播出:共5季

内容简介:

根据吕克•贝松的同名电影改变,该剧的开头剧情更是与电影如出一辙,也是在狱中假死以后,经过训练,成为一名职业特工杀手的故事。但美国人要比法国人做得富有理性思维。但综观剧集方面,却难与原作相提并论。

人物:

Peta Wilson as Nikita

Roy Dupuis as Michael

Alberta Watson as Madeline

Eugene Robert Glazer as Operations

Matthew Ferguson as Birkoff

Don Francks as Walter

★Gilmore Girls[吉尔莫女孩] 制作:WB 首播:2000 播出:4季

内容简介:

GG是Warner Bro继Buffy和Dawsons Creek之后推出的又一部可视性极强的Drama。

Lorelai是一个单身母亲和女儿Rory一起生活。她16岁时就生下了Rory,所以她们之间的代沟就不是那么的明显。她们两个更像是朋友而不是母女,她们一起开心的生活,无话不谈,虽然也会争吵,但是她们都会很好的把问题解决!

Emily和Richard是Lorelai的父母。他们两个很有钱、也很高贵,所以他们无法忍受他们的宝贝女儿这么早就辍学生Rory。因此他们和Lorelai的关系不是很好,但是他们很爱很爱Rory。绝对不会委屈她的!

Lorelai是她们生活的小镇的旅店的大堂经理。她的人缘很好,朋友超多。Rory的梦想是考入哈佛大学,所以,她来到了一所贵族学校开始她的新生活,为她的梦想努力。她有一个很好的好朋友Lane,是一个asian!

故事就由此展开,亲情、友情、爱情,其中Rory和Jess和Dean之间的三角关系被受关注,还有Lorelai和cafe老板Luke的感情也是this drama的一条主线。

评价:

这个电视剧的情节虽然不如Buffy那样紧张刺激、24那样丝丝紧抠,但是却非常的吸引人,让人不由自主的就会深深的融入其中。这种讲亲情的Drama虽然不多见,但是部部都是非常迷人的精品。

人物:

Lauren Graham as Lorelai Gilmore

Alexis Bledel as Lorelai Leigh "Rory" Gilmore

Melissa McCarthy as Sookie St. James

Keiko Agena as Lane Kim

Yanic Truesdale as Michel Gerard

Scott Patterson as Luke Danes

Kelly Bishop as Emily Gilmore

Edward Herrmann as Richard Gilmore

Jared Padalecki as Dean Forester

Liza Weil as Paris Geller [ 2- ]

Milo Ventimiglia as Jess Mariano [ 2- ]

Sean Gunn as Kirk Gleason [ 3- ]

★Queer As Folk 制作:Showtime 首播:2000 播出:3季

剧情介绍:

改编自英国同名电视剧集 Queer as Folk 叙述一群同志男女在美国匹兹堡的生活,剧情重心由原来三位男主角 Brian, Michael, Justin 之间的三角关系扩展至他们的生活、朋友与家庭。男男女女均在匹兹堡的同志街——自由大道 (Liberty Ave.) 上展示同志的生活的悲喜,正如制作本剧的ShowTIME频道所说的一样,本剧是大胆、挑衅、无可否认的不同。

人物:

Gale Harold as Brian Kinney

Hal Sparks as Michael Novotny

Randy Harrison as Justin Taylor

Peter Paige as Emmett Honeycutt

Scott Lowell as Ted Schmidt

Michelle Clunie as Melanie Marcus

Thea Gill as Lindsay Peterson

Sharon Gless as Debbie Novotny (episode 2+)

Chris Potter as Dr. David Cameron (episode 5+)

Brian Kinney 是自由大道上最性感的野兽,他崇尚性爱,生活对他来说是永无止境的欲望追寻。他最好的朋友 Michael Novotny 暗恋多年无法自发,但他最清楚:这世界上没有人能占有 Brian 。

Michael 和 Brian 的相遇在1985年夏,兩人14歲 Brian 是人見人怕的惡霸小鬼,Michael 則是家家歡迎的善良大使。在兩人同意青蜂俠比蜘蛛人更酷,而且X戰警超級酷之後,他們馬上就喜歡上彼此。至於那本裡面印著派屈克•史威茲的《熱舞十七(Dirty Dancing)》劇照的《人物》雜誌... "你說你覺得派屈克•史威茲很性感?"這可能是前無古人的未完成青少年性愛樂章的序曲──這還得感謝Michael他媽,那個突然開門嚇壞三個人的好事者。他們從未"完成"那段往事,但從此他們就一直是彼此最好的朋友。

Justin Taylor 是初尝禁果的17岁高中男孩,第一次的性与爱都给了 Brian ,对 Brian 爱的难以自拔,并以惊人的毅力跟只要性不要爱的 Brian 意志角力,虽然年轻,但是他知道自己要什么,而且一定要得到。

Brian 和 Michael 的朋友们还包括 Emmett Honeycutt, Ted Schmidt 前者是一个喜爱打扮的娘娘腔同志,后者则是暗恋 Michael 很久而且最没自信的同志。

美术老师 Lindsay Peterson 和律师 Melanie Marcus 是一对女同志爱侣,他们的儿子 Gus 则是前者与 Brian 的试管婴儿,在 Gus 出生当天 Melanie 便和 Brian 成了死对头。

Michael 的母亲 Debbie Novotny 则是所有人的依靠,她热心、开朗,不仅完全接受儿子的性向,而且长年照顾患有艾滋病的同志哥哥,更是自由大道的意见通知餐厅的招待,招待同志们来来去去,并用行动支持他们。

當 Michael 把他的國中同學 Brian 拖回家的那次是 Debbie 第一次見到他。她一眼就看出 Brian 會是個大麻煩... 但她也知道他是個真心在乎 Michael 的好孩子。沒多久她發現 Brian 和她的兒子一樣是正為了性取向而掙扎的同志少年,她也有預感,這個高壯的男孩會保護 Michael,但有一天也可能會讓他心碎。

★spin city[政界小人物]  制作:ABC 首播:1996-2002 播出:共6季


Michael Flaherty是纽约的副市长,并且也是Randall Winston的得力助手。他能够熟练的使市政厅的事务和合伙人在自己的展控之下,但对自己的却个人生活无能为力。继任的查理•辛延续了福克斯平易近人又风趣的风格,而且形象更加帅气、更有男人魅力,令"查理"这个围着市长打转的副市长多了几分硬郎的个性;保罗还是那个善良迟钝、说错话还一脸无辜的保罗;卡特还是那个追求时髦、好管闲事的卡特;而史特也是那个让人又爱又憎、向往自由自在的史特。这些混在纽约高层的小人物们依然保持以往的可爱与幽默,凯瑟琳的加入,给这个全男班组合增添了几分活力,在编剧的安排下,凯瑟琳跟查理成为一对欢喜冤家,两个人互相欣赏又有自己的见地,特别是在市长的形象宣传上。上周为了提高市长的支持率,凯瑟琳请来了形象顾问为市长作包装,与查理发生分歧。而且形象顾问对查理也不友好,并炮制了一场让查理当场出糗的电视脱口秀。保罗因为民意调查里没有人注意到他这个新闻发布官,绞尽脑汁,让自己有缺陷,史特则再次陷入被前妻控制的危机中……几经周折众人将难题一一解决,却把笑料抖了出来,史特战胜自己的软弱,与前妻告别,抱着心爱的巨型裤安睡;查理在为自己愚蠢的关于"女人会生孩子"的理论懊悔时,得到了形象顾问的香吻,每个人各有所得,只有保罗即使语出惊人也没有人关注他。就是这样一些在辅佐着市长处理着日常事务,很难让人相信他们能把事情圆满完成。

《政》里的幽默不是靠演员夸张的表演来体现,而是完全靠语言的魅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叙述方式。就是这群行行色色的人物给市政厅增添了无限的活力。

人物:

Barry Bostwick as Mayor Randall Winston

Michael J. Fox as Deputy Mayor Mike Flaherty [ 1-4 ]

Charlie Sheen as Deputy Mayor Charlie Crawford [ 5+ ]

Richard Kind as Paul Lassiter

Alan Ruck as Stuart Bondek

Michael Boatman as Carter Heywood

Heather Locklear as Caitlin Moore [ 4+ ]

Lana Parrilla as Angie Ordo馿z [ episodes 102+ ]

Connie Britton as Nikki Faber [ 1-4 ]

Victoria Dillard as Janelle [ 2-4 ]

Alexander Gaberman as James Hobert [ 1-4 ]

Jennifer Esposito as Stacy Paterno [ eps 34-74 ]

Carla Gugino as Ashley Schaeffer [ eps 1-12 ]

★the practice 制作:ABC 首播:1997年 播出:8季

内容简介:

此剧是完全仿真的以法律调查为主题的系列剧。这是一家充满激情的律师事务所。对他们来说,每一个案子都是重要的,也会为每一个客户的利益争取到底。运用合法的策略是他们的工作方式,他们更依靠科学,把最受质疑的论点变得具有说服性。并且仍把追求正义放在首位,直到最终的结果被宣布……有时也会在宣判之后。然而追求正义,也常常使他们要面对伦理道德的是非问题。

人物:

Dylan McDermott as Bobby Donnell

Lisa Gay Hamilton as Rebecca Washington

Steve Harris as Eugene Young

Michael Badalucco as Jimmy Berluti

Camryn Manheim as Ellenor Frutt

Kelli Williams as Lindsay Dole

Lara Flynn Boyle as A.D.A. Helen Gamble [ 2- ]

Marla Sokoloff as Lucy Hatcher [ eps 44+ ]

Jessica Capshaw as Jamie Stringer [ 7- ]

Bill Smitrovich as A.D.A. Kenneth Walsh [ 6- ]

Jason Kravits as A.D.A. Richard Bay [ 4-5 ]

Ron Livingston as A.D.A. Alan Lowe [ 6 ]

★that 70's show 制作:FOX 首播:1998 播出:6季

内容简介:当六人行由20's sitcom成长到30's sitcom时,成员开始不可避免的衰老,剧情也进入了瓶颈区。对于我这20刚出头的年龄,还是比较喜欢青春一些的sitcom,所以我选择了the 70's show,暑假一口气把现有的5季全看了一遍,真有当时看六人行的劲头。

the 70's show是比较让咱东方人欣赏的sitcom,说得直白的,有点像成长的烦恼与六人行的混合体。既有青春期的躁动与父辈的冲突,又有朋友之间的友情和爱情,主要成员也是六个人。the 70's show最大的特点是以美国70年代为背景,众所周知70年代是个疯狂的充斥着sex, drugs and rock and roll, not to mention disco, leisure suits,Led Zeppelin 8-tracks, Tab colas and Farrah Fawcett posters的年代。the 70's show以全70年代风格作布景,串插其中的70年代的歌曲,伴着现在怀古的风潮,把我们带回到了宣扬民主,自我,开放的疯狂年代。值得一提的它的拍摄手法与一般的sitcom有很大的不同,在这一点上the 70's show可以说是sitcom中24。

人物:Topher Grace as Eric Forman

Laura Prepon as Donna Pinciotti

Ashton Kutcher as Michael Kelso

Danny Masterson as Stephen Hyde

Mila Kunis as Jackie Beulah Burkhardt

Wilmer Valderrama as Fes (Foreign Exchange Student)

Kurtwood Smith as Red Forman

Debra Jo Rupp as Kitty Forman

Tanya Roberts as Midge Pinciotti [ 1-3 ]

Don Stark as Bob Pinciotti

Lisa Robin Kelly as Laurie Forman [ 2-5 ]

Dawson's Creek[恋爱时代] 制作:WB 首播:1998-2003 播出:共6季

内容简介:Even viewers who consider themselves beyond their teen-angst years might find Dawson's Creek compelling watching. For years Dawson (James Van Der Beek) and Joey (Katie Holmes) have watched movies and slept in the same bed, but they find that as they enter high school their relationship will inevitably change. That becomes especially clear when Dawson is immediately attracted to Capeside, Massachusetts's sexy new arrival, Jen (Michelle Williams). Meanwhile, their friend Pacey (Joshua Jackson) pursues an unachievable love object.

Creator Kevin Williamson based Dawson's Creek on his own youth, and sure, the characters may not really look or sound 15, but the Dawson-Joey-Jen interplay--especially embodied by the sad-eyed and cynical (but still adorable) Joey and the smart but emotionally inept Dawson--gives the show its heart. And just like Williamson's fresh take on the teen-horror genre, Scream, Dawson's Creek has a winking self-awareness, for example when Dawson says they're having a '90210 moment' or explains that they use big words because they watch too many movies. Highlights of the first season include Dawson's discovery that his perfect home life may not be so perfect, an unwelcome reminder of Jen's past, the Breakfast Club takeoff 'Detention,' the Scream takeoff 'The Scare,' a beauty contest in which two unlikely competitors square off, and the heart-rending finale.(稍后翻译)

人物:James Van Der Beek as Dawson Leery

Katie Holmes as Josephine "Joey" Potter

Michelle Williams as Jennifer "Jen" Lindley

Joshua Jackson as Pacey Witter

Kerr Smith as Jack McPhee [ 2+ ]

Meredith Monroe as Andrea "Andie" McPhee [ 2+ ]

Mary Margaret Humes as Gail Leery

John Wesley Shipp as Mitchell "Mitch" Leery

Mary Beth Peil as Evelyn "Grams" Ryan

Nina Repeta as Bessie Potter

★Dead Like Me 制作:Showtime 首播:2003 播出:1季

内容简介:讲一个生活毫无生气的刚从大学辍学的18岁女孩George Lass意外身亡,被选中成为提取临死的人的灵魂的grim reaper,她如何面对全新的生活,如何才能适应眼睁睁的看着幼小的生命死亡却无能为力。虽然是Drama,可是有着不少黑色幽默,题材新颖,很有看头。此片一出大获好评,影评和观众反响都不错, 这片子前段时间在IMDB还做了好久的头条。

人物:

Ellen Muth as Georgia "George" Lass

Mandy Patinkin as Rube

Callum Blue as Mason

Jasmine Guy as Roxy

Cynthia Stevenson as Joy Lass

Greg Kean as Clancy Lass

Britt McKillip as Reggie Lass

★《Beverly Hills 90210》(贝弗利山90210) 制作:FOX 首播:1990-2000 播出:共10季

内容简介:

一部讲述朋友之间关系的剧情类作品,故事的背景是落杉叽的富人区——贝弗利山,这些生长与富裕家庭的孩子们在高中相遇,相识,逐渐成为朋友,随着他们的慢慢长大,朋友们之间的关系开始发生变化,有些相互产生恋情,有些产生怨恨,直至他们升入大学,进入社会。本剧花费了10年时间,随着演员们的成长刻画了一群朋友们的成长。

人物:

Jason Priestley as Brandon Walsh [ eps 1-247 ]

Shannen Doherty as Brenda Walsh [ 1-4 ]

Jennie Garth as Kelly Marlene Taylor

Ian Ziering as Steve Sanders

Gabrielle Carteris as Andrea Zuckerman [ 1-5 ]

Brian Austin Green as David Silver

Douglas Emerson as Scott Scanlon [ 1 ]

Tori Spelling as Donna Marie Martin

James Eckhouse as Jim Walsh [ 1-5 ]

Carol Potter as Cindy Walsh [ 1-5 ]

Luke Perry as Dylan Michael McKay [ eps 2-154; 249+ ]

Tiffani-Amber Thiessen as Valerie Malone [ eps 113-249 ]

Mark Damon Espinoza as Jesse Vasquez [ 5 ]

Kathleen Robertson as Clare Arnold [ 6-7 ]

Joe E. Tata as Nat Buccigio [ eps 145-281, 289, 292+ ]

Jamie Walters as Ray Pruit [ eps 145-157 ]

Vincent Young as Noah Hunter [ 8-10 ]

Hilary Swank as Carly Reynolds [ eps 210-226 ]

Lindsay Price as Janet Sosna Sanders [ 9-10 ]

Daniel Cosgrove as Matt Durning [ eps 246+ ]

Vanessa Marcil as Gina Kincaid [ eps 249-285 ]

★《cheers》(干杯) 制作:NBC 首播:1982 播出:共11季

内容简介:

讲的是一个小酒吧的故事,从酒吧老板、酒保,到服务生、酒馆的常客,再到邮递员和心理医生,每个人看起来都一塌糊涂,工作不理想,家庭不幸福,大家一起挣扎,互相打趣鼓励,故事分支、转折层出不穷,曾经在美国热播11年。甚至其中一个常客,心理医生Frasier,现在都有了自己专门的剧集《Frasier》

人物:

Ted Danson as Sam "Mayday" Malone

Rhea Perlman as Carla Victoria Angelina Teresa Apollonia Lozupone Tortelli LeBec

George Wendt as Norm Peterson

John Ratzenberger as Clifford "Cliff" C. Clavin Jr. [ 2-11, recurring otherwise ]

Woody Harrelson as Woodrow "Woody" Tiberius Boyd Woody Boyd [ 4-11 ]

Kelsey Grammer as Dr. Frasier W. Crane [ 5-11, recurring otherwise ]

Kirstie Alley as Rebecca Howe [ 6-11 ]

Bebe Neuwirth as Dr. Lilith Sternin [ 10, recurring otherwise ]

Shelley Long as Diane Chambers [ 1-5 & eps 202,271-273 ]

Nicholas Colasanto as "Coach" Ernie Pantuso [ 1-3 ]

★Dharma & Greg《达尔玛和格莱格》制作:ABC 首播:1997-2002 播出:共5季

内容简介:

一个当红的情景喜剧。里面的达尔玛用我们的标准来衡量更是病的不轻:嬉皮父母带大,没上过学,是个瑜珈老师,相信一切事情都是宇宙决定的,和老公见面第一天见面就登了记,和一群年轻人组织乐队在楼顶裸体演奏,甚至会叫陌生人到家里来住,就因为人家错打电话到她家。和菲比一样,达尔玛她们是很多美国人梦想中的另一个自己,善良,单纯,天真,更重要的是一颗极度自由的心。

人物:

Jenna Elfman as Dharma Finklestein

Thomas Gibson as Greg Montgomery

Mimi Kennedy as Abby Finklestein

Alan Rachins as Larry Finklestein

Susan Sullivan as Kitty Montgomery

Mitchell Ryan as Edward Montgomery

Shae D'lyn as Jane

Joel Murray as Pete

★《Home Improvement》(家庭改建计划)制作:ABC 首播:1991-1999 播出:8季

内容简介:

蒂姆•艾伦主演的一部极具观赏性和动手性的系列喜剧。每集他都会想出一些家庭动手计划,然后他用独有的技术将片场搞的一团糟。所幸蒂姆并没有因此消沉,他仍然坚信自己就是最伟大的"家庭改建者",妻子及三个儿子也坚定的支持着他。对于那些从小就在父亲工具箱长大的美国男人来说,这样的家庭改建计划每天都在进行中,更何况每集蒂姆都会一番大摧毁,着实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反面教材。此片因此也成为全家一起观赏的最佳选择。

★《Mad About You》(为你疯狂)制作:NBC 首播:1992-1999 播出:共7季

一对新婚燕尔的小夫妻——巴弛曼夫妇,慢慢的他们发现,婚后生活并不象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两个人还有许多需要相互了解并适应的地方,接踵而来的就是无尽的争吵。好在,两个人只是争吵,并由此解决问题,并没有太多的过激行为。除了吵架俩人也会坐下来谈谈人生,说说未来,毕竟在二人心底还是为彼此疯狂的。本片人物简单,以清新的风格着墨于刚刚步入婚姻殿堂的年轻人,一经播出就倍受各界好评。女主角海伦•亨特因此剧成为艾美最佳喜剧女主角。

★《Roseanne》罗珊娜 制作:ABC 首播:1988-1997 播出:9季

内容简介:

此剧将故事设定在一个中下阶层家庭,女主人罗珊娜和丈夫为了每天的生活而共同努力,一起面对并解决诸如孩子教育、婚姻关系等日常生活问题,着重描写了普通人的烦恼,同时体现了人们面对困难时的团结和坚强。是80s末到90s初风靡一时的经典作品。

人物:

Roseanne as Roseanne Conner

John Goodman as Dan Conner

Sara Gilbert as Darlene Conner

Laurie Metcalf as Jackie Harris

Michael Fishman as David Jacob "D.J." Conner (except pilot)

Lecy Goranson as Becky Conner [ 1-4, 8 ]

Sarah Chalke as Becky Conner Healy [ 6-7, 9 ]

★《Married...with children》(奉子成婚) 制作:哥伦比亚/三星 首播:1987-1997 播出:共11季

内容简介:

这一家人可不简单,终日无精打采,没有生活目标,坐下就把手放进裤子里并整天唠叨着口头禅"30秒的快乐、18年的痛苦"、抱怨着生孩子的父亲;描眉画眼、整天挑拨是非、乱传小道消息的母亲;空有美色,毫无智慧,一心想勾引男人的大女儿和自认为风流倜傥、一事无成无时无刻都对身边的美女们胡思乱想的二儿子;还有一个经常和女友吵架过来避难又臭味相投的邻居。这就是伟大的邦迪一家。不过他们心地还都善良。就是这么一家在美国播了10年之久。展示了一个与日常生活不同的全新世界,想你所想,做你所做,地地道道的限制级。

人物:

Ed O'Neill as Al Bundy

Katey Sagal as Peggy Bundy

Christina Applegate as Kelly Bundy

David Faustino as Bud Bundy

Amanda Bearse as Marcy Rhoades D'Arcy

David Garrison as Steve Rhoades [ 1-4 ]

Ted McGinley as Jefferson D'Arcy [ 6-11 ]

★《7th Heaven》7重天 制作:WB 首播: 1996 播出:8季

内容简介:这是个牧师的家庭,有七个孩子,年龄从三岁到二十岁不等,任何家庭里面可以遇到的麻烦都集中到这一家来,小朋友要养宠物,大孩子要私奔结婚,妈妈更年期,爸爸开胸手术,整个就是一团糟,但每一集的最后,你都可以看到他们互相拥抱,互相谅解。

人物:

Jessica Biel - Mary Camden (1996-present; few episodes in Season 7)

Rachel Blanchard - Roxanne Richardson (2002-present)

Nikolas Brino - David Camden (2001-present, recurring previously)

Lorenzo Brino - Sam Camden (2001-present, recurring previously)

Stephen Collins - Reverend Eric Camden (1996-present)

Maureen Flannigan - Shana Sullivan (1999-2000, recurring otherwise)

David Gallagher - Simon Camden (1996-2003; few episodes in Season

Catherine Hicks - Annie Camden (1996-present)

Tyler Hoechlin - Martin (2003-present)

Adam LaVorgna - Robbie Palmer (2000-2002 recurring previously)

Scotty Leavenworth - Peter Petrowski (2003-present; recurring previously)

Jeremy London - Dr. Chandler Hampton (2002-present)

Beverley Mitchell - Lucy Camden-Kinkirk (1996-present)

Carlos Ponce - Carlos (2003, recurring previously)

Mackenzie Rosman - Ruthie Camden (1996-present)

Chaz Lamar Shepherd - John Hamilton (1999-2001, recurring previously)

Ashlee Simpson - Cecilia (2002-present)

Geoff Stults - Ben Kinkirk (2002-2003, reccurring otherwise)

George Stults - Kevin Kinkirk (2002-present, recurring previously)

Barry Watson - Matt Camden (1996-present; few episodes in Season 7)

★And starring pancho villa as himself[墨西哥风暴] 制作:HBO

内容简介:该剧把墨西哥极有争议的人物潘丘•维拉的生活搬上了银幕,有人评价其戏剧冲突和人物设计和[阿拉伯的劳伦斯]有相似之处,没有绝对的好人坏人,似乎每个人都生活在灰色地带,也没有样板似的大英雄,个性化极强。影片制作严谨,阵容强大,其中的主角更是重金请来来了大帅哥安东尼奥•班得拉斯,是HBO近期的佳作。

★twin peaks[双峰] 制作: ABC 首播:1990-1991 播出:共2季

内容简介:这部剧集与大卫•林奇的电影作品有很大不同之处,人物众多但个性分明,故事线索分支不多但剧情峰回路转,许多人被Lora的死亡之迷所吸引,也为侦探怪异的侦破方式着迷,虽然到最后也在电视版本中也没交代谜底(虽然林奇宣称他在第二集告诉了观众凶手是谁了),但对人类欲望中产阶级的生活的剖解的相当深刻。而林奇的忠实影迷也不会失望,整部剧集所呈现的特异风格,纠结了怪诞唯美与迷离的气氛,都是大卫•林奇的经典本色。其中Lora还被《Time》誉为电视史上最性感的死尸

人物:

Kyle MacLachlan as Special Agent Dale Cooper

Michael Ontkean as Sheriff Harry S. Truman

Mädchen Amick as Shelly Johnson

Dana Ashbrook as Bobby Briggs

Richard Beymer as Benjamin Horne

Lara Flynn Boyle as Donna Marie Hayward

Sherilyn Fenn as Audrey Horne

Warren Frost as Dr. William Hayward

Peggy Lipton as Norma Jennings

James Marshall as James Hurley

Everett McGill as Big Ed Hurley

Jack Nance as Pete Martell

Kimmy Robertson as Lucy Moran

Ray Wise as Leland Palmer

Joan Chen as Jocelyn "Josie" Packard

Piper Laurie as Catherine Packard

Sheryl Lee as Laura Palmer

Eric DaRe as Leo Johnson

Harry Goaz as Deputy Andy Brennan

Michael Horse as Deputy Tommy "Hawk" Hill

Russ Tamblyn as Dr. Lawrence Jacoby

★hack[骇客] 制作:CBS 首播:2002 播出:

内容简介:

前警官因偷窃罪被开除警籍,他的妻子海瑟为此离开了他。麦克尔不得不靠开出租来维持生计,虽然不再是一名警官,但是他尽力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们,并时常叫前搭档Marcellus来协助他解决棘手问题。Marcellus仍然收黑钱,但他不象麦克尔那样倒霉,他现在不仅是自由身,而且还继续当着警察。不久,麦克尔不得不面对法律的审判了,而此时,他的新生活在一步步的走上正轨。

评价:hack的上映后反响并不好,但有人看过后表示还不错,很吸引人。

人物:

David Morse as Mike Olshansky

Andre Braugher as Marcellus Washington

George Dzundza as Father Tom "Grizz" Grzelak [ 1 ]

Jacqueline Torres as Liz Garza [ 2 ]

Matt Czuchry as Jamie Farrell [ 2 ]

Matthew Borish as Michael Olshansky, Jr.

Donna Murphy as Heather Olshansk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