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3日星期五

冯一刀:2003年,中文论坛这样走过

2003年主要中文论坛简评

我一直认为,论坛(或者说BBS)是互联网中的一朵奇葩,所以当回顾一年中文互联网的时候,论坛毫无疑问应该占据一席之地。

新 华网发展论坛(forum.xinhuanet.com)。新华网发展论坛可以说是目前国内最有舆论影响力的论坛之一——如果一定要真正选出一个“最”有 影响力的,我认为就是发展论坛。新华网是新华社主办的一个权威新闻网站,它的论坛建设也搞得越来越有声有色,人气超旺;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因为发展 论坛是“新华网”的论坛,所以它的舆论口径反而比一般论坛要大得多。2003年的几乎所有焦点事件,都是发展论坛网友关注和讨论的话题。新华网发展论坛的 特色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人气旺、对社会民生关注度高、网友回帖热情积极。你可以发现《e时代周报》每周的板砖排行榜上,发展论坛的帖子几乎每期都有。

人 民网强国论坛(bbs.people.com.cn)。人民网强国论坛的背景、讨论的话题内容和发展论坛差不多,并且强国论坛的影响力也很大。让网民“我 为伊狂”一帖成名的著名网友《深圳,你被谁抛弃?》,即首发在强国论坛。强国论坛网友在对重大社会民生和国家问题的关注上,不亚于新华网发展论坛,而且强 国的帖子刷新速度很快。但是强国网友不爱回帖,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远远没有发展论坛网友高。

天 涯杂谈和关天茶舍(www.tianyaclub.com)。这是天涯社区的两大人气版块。《e时代周报》的板砖排行榜,几乎每期都会从这两个论坛里挑选 帖子。天涯杂谈在于它的“杂”,什么话题都可以谈;关天茶舍相对来说严肃一点,它更关注“人文和学术领域”,但又不是那种过于正统的讨论。国内一些知名学 术、思想界人物,也经常活跃在关天茶舍。处于民间和学术之间的这种讨论氛围,使得关天茶舍网友回帖的积极性很高。总体来讲,天涯网友不但爱发帖,而且爱回 帖。至于2004年,据笔者得到的消息,天涯社区将进一步拓展,不仅在人文领域,还希望在IT领域也有所建树。

猫眼看人和网络批评(www.cat898.com)。“猫眼看人”和“网络批评”应该是凯迪的两个主打版块。凯迪社区的“网络批评味”比较浓,而且大都比较理性,所以论坛里的好帖子不少。但相对于上文提到的几个论坛来说,凯迪的人气不够旺,好帖子多但回帖的人少。

西 祠胡同(www.xici.net)。西祠胡同去年弄出了点有影响的事,那就是在2003年元旦刚过,便开BBS收费先河,正儿八经地赚起了BBS的钱。 西祠胡同是目前国内最有特色的论坛社区,版面数量和种类众多(共8万多个版面),其中有不少是属于私人聚会性质的非公开版,网友之间的人情味比较浓。可以 说西祠胡同是大众化论坛和小众化论坛的典型结合体。

新 浪论坛(bbs.sina.com.cn)。新浪论坛号称最大的中文论坛,目前共有论坛693个。虽然新浪论坛曾经有着辉煌的过去,但是现在它的人气已不 如往日——尽管2003年新浪在论坛建设上加强了一些手段,比如在新浪首页推出话题帖子链接;为更多网友制作“网友文集”,新版论坛也一直在酝酿改版中, 但是,在其他众多特色鲜明的论坛的冲击下,新浪论坛在2003年,仍然没能阻止自己在中文论坛地位下滑的趋势。

网 易乱弹广场(bbs.netease2.com/culture)。网易乱弹广场在2003年继续保持着它的搞笑和无厘头风格,目前已经是当之无愧的互联 网“乱弹体”网文的集散地。网易社区虽然论坛数量众多,但能拿得出手的也就只有乱弹广场。2003年是乱弹广场值得纪念的一年,因为乱弹广场的帖子终于被 整理成一本名为《网络文丛》的书出版了。

世纪沙龙论坛 (forum.cc.org.cn)。世纪沙龙论坛在2003年继续保持了其思想性、严肃性的特点。比起天涯的关天茶舍,世纪沙龙是一个较为严肃的思想学 术性论坛,而且话题的口径更大。虽然由于论坛的“定位”导致人气不够旺盛,但世纪沙龙在中文论坛里无论如何都占据着一席之地——一个没有思想性论坛的中文 论坛世界,是不够完善的。

其他论坛。其实,中文互联网 上存在着大量“默默无名”的小论坛,这些论坛虽然人气不旺,影响力不大,但是往往各具特色,比如关于电影和音乐下载的论坛,关于Flash技术的论坛,各 类贴图论坛……大量这类小论坛的存在,丰富了中文互联网的内容,而且推动着中文互联网个性化时代的到来;2003年,中文互联网也因它们而更加精彩。

2003年论坛民间意志

2003年是“民间意志年”——这句话虽然不敢完全苟同,但现在“民间意志”对我们这个社会的影响,确实开始“茁壮成长”起来。而目前“民间意志”最能得到体现的地方,非互联网论坛不可。

“孙 志刚案”、“李思怡案”、“日本人珠海买春案”、“刘涌案”、“京沪高铁大讨论”、“抨击教育产业化”、“农民工维权”……互联网论坛在这些事件和话题 上,表现出了极大的关注和持续的思考与争辩。尽管大部分报道首先由平面媒体报出,但之后的民间舆论则更多地由互联网论坛来承担,并显示了强大的舆论作用。 在新华网发展论坛年终“十大热帖”和“十大焦点话题”评选中,几乎都是和社会民生、国家问题相关的重大事件。2003年“民间意志”最大的胜利,恐怕要属 “收容遣送制度的废除”和“刘涌最终被判死刑”。专家学者的意见固然重要,但是在2003年,我们更多的是目睹了“民意意志”的力量。

关注论坛小众化趋势

互 联网论坛的一个特色是大众化,即谁都可以在论坛上发帖子、参与讨论,这也是论坛最吸引人的地方。一直以来,互联网论坛几乎都保持了大众化这个特色,但是, 在2003年刚刚成为过去的时候,我们可以做出这样一个判断:论坛小众化已成为一种趋势,虽然小众化并不是从2003年才开始的。

所 谓小众化,就是指论坛只面向部分网民开放,或者说只有部分较为固定的网民参与到论坛中来。具体的理解可以分成两点:一是论坛本身是个封闭式的论坛,不对外 开放注册;二是越来越多的网民开始自己架设论坛。这些论坛虽然规模小、人气不旺,但特色比较鲜明。这里可以举出两个小众化中文论坛的典型:一是完全封闭式 的"第欧根尼俱乐部(www.dogn.net)"——要想成为这个社区论坛里的一员,必须要有人推荐并通过"批准"才行,论坛不接受任何注册;二是泡网 江湖(www.paowang.com)——这个私人俱乐部式的社区,虽然接受注册,但要在几个主论坛里发帖子,得首先从管理员那里获得权限才行。

小众化论坛主要有以下几类:一、思想学术性论坛;二、网友私人聚会和吃喝玩乐论坛;三、业界交流论坛,这个主要集中在IT业界;四、资源共享论坛,主要是电影、音乐共享下载的论坛。这四类小众化论坛当中,第二类论坛的数量可以说是最多的。

小 众化并不是什么坏事。小众化恰好说明了互联网论坛正在越来越“现实化”——现实社会里,小众化、小团体是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尤其是在西方发达国家,民间团 体的存在非常普遍,并且承担着大量的社会功能。互联网论坛小众化的趋势,说明了民间团体和私人空间这种形式的兴起——事实上,只有在平民化的社会中,才可 能有这种私人俱乐部的大量存在——网上网下皆如此。

(《e时代周报》)

-完-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